消費及其類型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的三種分類及其含義;消費結構與恩格爾系數的含義
2、理解收入與消費水平的關系;收入分配狀況與消費水平的關系;物價變動對人們消費的影響;幾種消費類型的區別;恩格爾系數變化的含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的類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深入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及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2、在學習“消費結構”時,可讓學生收集資料,了解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從而增強學生們關注現實生活的能力與動手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重點
1、 影響消費的因素
2、 貸款消費
★教學難點
1、 收入與消費的關系
2、 貸款消費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對象:高中一年級
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影響消費的因素教學:把學生分成a、b兩組,設置情境,讓學生分小組討論。1、情景一(a組)假設你所在的家庭是一個三口,你是家里的“財政部長”,每月的家庭收入是800元,你怎么分配各項家庭支出?請設計出分配具體的方案。(衣食住行)(b組)假設你所在的家庭是一個三口,你是家里的“財政部長”,每月的家庭收入是XX元,你怎么分配各項家庭支出?請設計出分配具體的方案。
一、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學生充分討論設計出方案后,每組派出代表展示小組的設計方案教師記錄在黑板上。【教師提問】兩組的消費有什么一樣?為什么?【結論】居民的消費受當前的收入影響。情景二如果你們兩個小組的收入變為3000元,你們的分配方案會發生什么變化?
學生發言,教師記錄。教師引導學生分析a組的3000元分配與b組的3000元分配方案的不同點。例如:在食物一項中,原來收入較低的a組比b組少,是受什么因素影響?
【結論】消費受過去收入水平的影響。
情景三:如果你們目前的收入還是3000元,但從下個月開始,預計收入會增加為5000元。你們這個月的分配方案會作怎樣的改變?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記錄并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變化原因。
結論:消費受未來收入水平預期的影響。
情景四:假如甲社會上有兩個富人,月收入各是30萬;有100個窮人,月收入只有500元。乙社會上也是102個人,但他們的月收入水平都在2500到3000元之間,差距不大。空調、洗衣機等消費品在哪種社會里的消費量大?為什么?
【結論】收入差距影響社會的總體消費水平。一般來說,對于高收入者來說,收入中用于收費的比例較低,用于儲蓄的比例較高,而對于低收入者,收入中用于消費的比例較高,用于儲蓄的比例較低,低收入者的消費傾向高,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有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小結】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教材中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當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這里的可支配收入是已經扣除了個人所得稅,“三險”以及住房公積金等,余下的收入才是用于生活消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