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消費及其類型》導學案分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識記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的三種分類及其含義;消費結構與恩格爾系數的含義
理解收入與消費水平的關系;收入分配狀況與消費水平的關系;物價變動對人們消費的影響;幾種消費類型的區別;恩格爾系數變化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采用探究學習或問題教學法;在消費類型的分析時,采用案列教學法,教師列舉實力,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對問題進行探索,得出答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重點1、影響消費的因素
2、 貸款消費
教學難點1、收入與消費的關系
2、貸款消費
教學時數:1課時
課前準備:制作課件
教學方法:探究學習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回顧第二課所學內容,總結影響價格的因素及價格變動的影響。讓學生知道價格對消費的影響又是價格機制調節作用的結果。
進行新課
(一)影響消費的因素
把學生分成a、b兩組,設置情境,讓學生分小組討論。
問題1:(a組)假設你所在的家庭是一個三口,你是家里的“財政部長”,每月的家庭收入是800元,你怎么分配各項家庭支出?請設計出分配具體的方案。
(b組)假設你所在的家庭是一個三口,你是家里的“財政部長”,每月的家庭收入是XX元,你怎么分配各項家庭支出?請設計出分配具體的方案。
學生充分討論設計出方案后,每組一個同學發言,把他的設計方案告訴所有同學,教師記錄在黑板上。問:兩組的消費一樣嗎?(不一樣,b組消費水平高一些。)
為什么?(收入不一樣。)
結論:居民的消費受當前的收入影響。
問題2:如果你們的收入變為3000元,你的分配方案會作怎樣的改變呢?
學生發言,教師記錄。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a組的3000元分配與b組的3000元分配方案的不同點。例如:在食物一項中,原來收入較低的a組比b組少,是受什么因素影響?
結論:消費受過去收入水平的影響。
問題3:如果你們的收入還是3000元,但從下個月開始,收入會增加為4000元。你的分配方案會作怎樣的改變呢?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記錄并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變化原因。
結論:消費受未來收入水平預期的影響。
小結: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
2、問題4:如果你的收入還是3000元,而物價上漲了20%。你的分配方案會作怎樣的改變呢?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記錄并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變化原因。
結論:消費品價格影響消費。
(2)消費品價格
首先,消費品價格的變化會影響人們的購買能力。人們在一定時期的總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費品價格上漲,會引起購買力下降,因而消費需求就降低。反之,則購買力提高,消費需求就增加。因此,物價的穩定對保持人們的消費水平,安定生活和穩定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也因為此,使得穩定物價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
其次,不同消費品的價格變化,對人們消費的影響不同,一般說來,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要遠遠低于奢侈品。人們不會因為價格變化而導致對基本生活消費品消費的減少,那么,會使消費支出增加,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嚴重的會影響社會穩定。這也就是國家特別關注農產品,尤其是糧食、蔬菜等價格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