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教學設計
教師出示一組圖表:
圖:XX年世界發明專利授權比例
表: 我國關鍵設備進口和自產比例
項目 數控機床 石油化工裝備 航空設備、醫療設備、精密儀器 芯片制造裝備 光纖制造裝備
進口 70% 76% 80% 80% 100%
自產 30% 24% 20% 20%
圖:中國與創新型國家在科技諸方面的比較
教師設問:上述圖、表、圖分別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我國的發明專利較之發達國家少、自主創新能力弱;
我國缺乏核心技術,關鍵設備依賴進口;
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建設創新型國家任重道遠。
教師歸納總結:
要真正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的轉變,必須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因此,黨和國家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戰略。
學生閱讀材料:自主創新磨礪競爭之刃 “吉利”勇闖世界汽車市場
(2)海爾經驗之二:向管理要效益──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海爾的巨大成就除了來自科技創新之外,還有它的管理制度,如明星獎勵制度、斜坡球體定律、激活休克魚等,正是海爾的管理創新促進了科技創新。
我們現代的企業管理,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這樣一種謀略。現在流行的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其實研究的就是如何在管理上使企業保持活力和發展的一門學問。任何一個大企業里,都有自己專門的管理營銷機構,管理過硬,管理上出鮮,使人財物有效地發揮作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以適應未來的經濟發展的要求。
學生閱讀材料:《銥星隕落 教訓深刻》
教師設問:耗資57億美元,66顆近地衛星覆蓋全球,世界最先進的通信技術,并沒有使企業獲利,反而使企業破產,為什么?
學生討論、歸納:
市場預測錯誤、市場定位錯誤 、運行成本太高
“他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市場,投入了錯誤的產品。”
教師特別提示: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不僅要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還要遵守市場規律,符合消費需求。即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有科技、管理、員工素質、成本、質量、市場等──海爾經驗之四:向市場要效益
(3)海爾經驗之三:向規模要效益──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教師設問:請同學回憶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概括總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在價值規律資格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企業必然會優勝劣汰,又是企業吞并劣勢企業,這就是兼并,劣勢企業在競爭中被淘汰,這就是倒閉、破產。
可見,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
現在是社會化大生產,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大企業之間也需要合作,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有一批企業向世界尋求合作伙伴,如海爾集團,合作伙伴很多,有摩托羅拉,有東芝,有ibm等。在合作中,它們相互學習對方的長處,對于自身的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有很大的作用。
教師設問:請同學列舉企業合并、破產的案例,并概括企業兼并、破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