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常識下冊期末復習要點
第五課 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1、★ 積累與消費的關系p5-6
[關系]---⑴積累和消費具有相互促進的一面:積累主要用于擴大再生產,而生產的發展是提高消費水平的基礎;消費是生產的目的,也是促進生產發展的重要措施;
⑵二者同時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在一定時期內,國民收入的總量是既定的,積累和消費兩部分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積累過多,消費萎縮,不利于生產發展;消費過多不利于積累,生產發展沒有后勁。
[怎樣處理]---首先,在生產發展、國民收入增加的基礎上,積累部分和消費部分都應當有所增長。
其次,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必須同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相一致。具體說,積累基金必須同社會增加的生產資料相一致;消費資金必須同全社會的消費資料數量相一致。
再次,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還必須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的關系。
2、★財政的作用
⑴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
⑵促進經濟發展。
⑶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
⑷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⑸財政也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p12-15
3、稅收及其基本特征
稅收的含義: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稅收的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相連的:第一,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第二 ,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又決定它必須有固定性。
4、★我國稅收的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我國稅收的作用:①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
③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5、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一個單位或個人是否成為納稅人,是由稅法規定和企業或個人所處的經濟地位決定的
一方面,增強納稅人的義務意識,自覺納稅。原因:①國家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來源于稅收,因此稅收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幸福。②公民在享受著國家提供的各種社會服務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否則會導致國家的衰落,個人的幸福生活也得不到保證。③社會主義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民自覺納稅是為國家做貢獻,也是為了公民的長遠利益。
另一方面,增強納稅人的權利意識,公民應懂得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和國家對稅收的使用。
第六課 銀行和儲蓄者
1、 ★中國人民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性質: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國家機關,是我國政府的組成部分。是我國銀行金融機構的領導力量。
職能:①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
②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的流通
③經理國庫
④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2、 銀行的業務和作用
業務: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
[地位]—在我國,銀行作為信貸中心、轉帳結算中心和現金出納中心,是資金活動的中樞神經,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關鍵部門,是整個經濟活動的總樞紐。
[銀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①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②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作出正確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③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