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a.代表了我國先進的生產力
b.與公有制經濟可以在市場中平等競爭
c.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
d.已成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主體部分
28.《廈門日報》2004年9月8日報道:上了年紀的人都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人們手中有許多票券,如糧票、油票、布票、魚票、糖票等。今天,人們早就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進入幾乎所有商品都十分豐富的買方市場時代。而產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費反作用于生產,人們需求的增長,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b實行了經濟體制改革,激發了人們的生產熱情
c生產決定消費對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產品越來越豐富
d社會主義分配制度使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2004年以來,我國國內市場銷售穩定增長,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通訊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興力量。據此回答29-30題。
29.上述材料表明( )
a.生產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質量
b.生產發展水平決定人們的消費水平
c.消費拉動了我國經濟增長
d.人們的消費水平決定生產發展水平
30.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b.居民消費品不斷豐富
c.我國人口增長的成功控制 d.我國物價水平平穩回升
二、非選擇題:
1.危機中蘊含著新的發展機遇。在北京舉行的“sars”與亞洲經濟研討會,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談及“非典”的影響時是這樣總結的――在旅游、餐飲、交通等行業遭受到打擊的同時,卻刺激了傳媒、電信、醫藥、汽車等行業的市場需求,出現了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趨向。
為什么說“sars”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危機中蘊含著新的發展機遇?
2.某國有企業改制前后的情況:
某國有獨資企業 投資主體 投資額(萬元) 盈利(萬元)
改制前 國家 2000 -100
改制后 國家 2000
600
某私營企業 4000
公司經營者 600
上述圖表體現了哪些經濟學道理?
3、材料一:到XX年底,3468家重點企業完成公司制改革,改革面接近80%。這些由重點國有企業改制形成的股份制企業,國家投入資本7710億元,但全部注冊資本卻達到了13304億元。三中全會指出:要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材料二:xx屆三中全會決定:“清理和修改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為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請回答:(1)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⑵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會不會影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為什么?
4.材料一:一個被認為是個體私營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大省,在全省工業產值中比重只有11.5%的國有企業卻牢牢的控制了能源、交通、通訊和重要材料等工業領域,使國有經濟的質量和控制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國有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個奇特現象被稱為“浙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