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及其種類教案
新課標要求(一)知識目標
1、識記稅收、稅收的基本特點、增值稅、個人所得稅。
2、理解稅收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
(二)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辨別比較能力,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增強學生國家觀念,教育學生懂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愛國的具體表現,偷稅等行為是違法的,可恥的。
教學重點、難點
1、 稅收的含義
2、 稅收的基本特征及其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憶第八課財政收入的組成,說明財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組成,其中最主要的來源是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回答問題:財政收入由稅、利、債、費四部分組成,其中,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教師引導: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可見稅收對國家財政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稅收的有關知識。
(二)進行新課
一、 稅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稅收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79頁虛框內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積極思考
教師點撥:從稅字的構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稅就是送給國家的農產品,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稅收的共同點就在于,都是交給國家的財富。請大家想一想,交給國家的稅收財富有沒有直接的補償?國家憑什么讓人們不得不交這部分財富?國家收取的這些財富有什么作用?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稅收是沒有直接補償的,但是為了實現國家的各項職能,國家必須收取一部分社會財富,形成國家財政收入。為此,國家依靠政權的力量,強制收取這部分收入。(歸納出稅收的本質)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國就有稅,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從稅收的含義中我們可以想到,稅收應該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2、稅收的特點
(1)強制性。請大家想一想,沒有政權力量作后盾,強制人們繳納,能不能獲得?
學生活動:積極回答問題。不能。
教師點評:強制性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的主要標志。請看教材80頁“相關鏈接”,了解一下我國稅法的有關規定。
(2)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收入,不需要償還納稅人,納稅人也不能提出回報要求。
(3)固定性。稅收是無償的、強制的,處理不好就會引發社會矛盾,因此,國家征稅之前必須依法律形式,規定好征稅對象和稅收數額之間的比例,不能隨意變動、征收。當然,國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稅收政策。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80頁虛框內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稅收的這三個特征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請大家閱讀教材80頁內容,看看能否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
學生活動:閱讀討論。
教師點評:無償性要求必須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無償性決定了必須具有固定性。
二、我國稅收的種類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想一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具體稅收項目?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教師總結:農業稅、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關稅等等。根據稅收的征稅對象,目前我國的稅收分為五大類,共20多種。請大家看教材80頁“名詞點擊”,了解一下五大類稅收的特點,看看它們都是針對什么對象征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