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第三產業的概念及其四個層次;
(2)理解發展第三產業的客觀必然;
(3)理解并掌握我國發展第三產業的重大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提供材料,引發學生的思考,討論、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根據本框內容的特征,把課堂教學與課外調查訪問等方法配合使用,突出教學的實踐性,培養學生主體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談話、討論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澄清對第三產業的錯誤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緊迫性,并且能夠在情感上接受,行為上愿意將來投身到第三產業的發展事業中去。
[教學重點] 我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
[教學難點]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客觀必然性。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可先放映由黃宏表演的精彩小品《擦皮鞋》片斷,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個小品的主角是一個能請得起保姆,派頭十足的擦皮鞋者……那么,這個小品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思考)說明擦皮鞋、當保姆等第三產業在我國已迅速發展,我國人民傳統的世欲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那么: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行業是屬于第三產業的呢?學生發言踴躍(可通過競賽形式,看誰答得又多又快又準確)。這樣學生羅列出一系列行業書于副板書位置,通過去偽存真,可歸納得出第三產業的概念,及第三產業的四個層次,并使學生較好地把握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關系。(導入注重學生參與,注重聯系社會實際,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效果好。)
三、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板書)
1、第三產業的概念及其層次的劃分(板書)
(1)第三產業層次的劃分(板書)
在我國,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和建筑業,除第一和第二產業以外的其它各業都是第三產業。可見,第三產業包括的范圍是相當廣泛的。如此廣泛的第三產業是如何劃分的呢?請同學們看下面這張關于我國第三產業層次劃分的圖表。
(教師結合圖表講述我國第三產業劃分的情況,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歸納,在此基礎上引出第三產業的概念。)
從第三產業劃分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三產業包括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但是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特點。這一共同特點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思考回答。
(教師可向學生做如下提示,引導學生思考。提示:如果說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是向社會提供實物形式的產品,那么,第三產業向社會提供的是什么呢?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歸納)
總起來說,第三產業提供的不是實物形式的產品,而是勞務服務。如交通運輸服務業, 由于他們的服務,使貨物或乘客發生位置轉移;由了通訊服務業,由于他們提供的服務,使各種信息及時傳遞到所需要的地方。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業,它們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是第一、第二產業的“先行官”、“順風耳”、“千里眼”。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各行業之間的聯系以及生產、流通、消費之間的聯系都離不開他們的勞務服務。又如,飲食服務、商業服務、科研服務、教育服務、衛生保健服務、旅游服務、影視服務等,它們提供的勞務服務滿足了人們多種多樣,多方位、多層次的消費需求。由于第三產業提供的是勞務服務,所以,也可以把它稱為服務業。提供服務,這就是所有第三產業的共同特點。一般來說,世界上把第三產業劃分為四個層次。第四層次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黨政機關、社會團體、軍隊、警察等。我國對第三產業的劃分也是如此,分為四個層次。但嚴格來說,第四層次包括的內容不是產業部門,因為它們不生產任何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所以,在我國國內考核第三產業時,只按一至三層次來計算。而在進行國際對比時,為了計算國民生產總值,采用西方國家通用的計算口徑,按一至四層次計算。那么,什么叫第三產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