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案例評比——多媒體作品合成;
本環節是該課的重點,重點講解場景的導航。在上面探討環節的基礎上,學生對于導航技術有了基本了解,通過這環節教師的演示和解析使學生把技術掌握的更加清晰。
經過前面深入探討的環節,學生對于影片播放和作品場景間導航的腳本命令有了基本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我利用教師示例演示制作過程,同時在過程中強調幀命令和動作按鈕命令的不同。然后圍繞設計的問題展開演示、和學生互動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在這一環節中,由于對學生的學習程度沒有合理的把握,導致在授課時對知識點的講解過于詳細和繁瑣,雖然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比較充分,但也造成學生自己制作實踐的時間受到限制,導致一部分學生沒能按時完成作品。
(七)[場景合成與導航]:學生制作實戰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在每一場景的最后一幀添加關鍵,并在“動作-幀”面板中添加“停止播放影片”幀命令。
2、在首頁分別給“攝影社團”按鈕和“街舞社團”按鈕,添加跳轉到相應場景的動作按鈕命令。
3、在“攝影社”場景和“街舞社”場景中,完成“返回首頁”按鈕的動作按鈕命令。
4、保存文件名為“班機學號.fla”,并把文件發布成一個影片文件(*.swf)。
5、作品上傳,要求:在作品上傳頁面表單中輸入,姓名、學號、標題(合成作品的標題如“縉中社團萬花筒”)、 swf 影片文件、fla源文件文件、自評說明(依據評價標準給自己評分,并說明一下主題思想)。
評價標準:
評價內容
權重
新場景的創建
1分
合成其他同學的場景
1分
幀命令
1分
場景間跳轉導航動作按鈕命令
2分
6、提高練習:
(1)如何使一個場景結束時返回第一幀重新播放?
(2)瀏覽其他同學作品給以評論。
學生完成場景間的導航任務。同時思考作品完成后,能否對作品有進一步的改進,探索提高任務,如何讓作品一個場景播放完后,在本場景內循環播放。同時也可以在教學系統的作品展示欄目中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評論。
學生在有選擇下載作品的同時瀏覽、觀摩作品,可以在以后的制作中取長補短,同時對于那些被其他同學好評的學生產生激勵作用。
學生合成作品,應用了其他同學的制作成果,體現了合作學習的思想,為下一步合作創作大型的作品時打下基礎。
這一環節是學生的第二個制作任務,也是本課的重點任務。要求學生在多場景合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作品的影片控制和按鈕交互功能。然后把作品上傳到教學平臺的作品展示欄目中,同時學生依據評價標準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描述自己作品的亮點和不足。另外引導學生在平臺上瀏覽和觀看其他同學的作品并進行評價。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利用教學系統的制作助手自行解決問題,整個制作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非常少,但是由于上一個環節的影響,學生制作的時間稍顯不足,同時造成作品互評環節不是非常熱烈。
(八)[作品展示評價和小結]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結合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對學生作品進行展示點評,在點評中滲透人文素質的教育。
2、回顧知識,總結多媒體作品合成的過程。
學生對作品進行評價,闡述自己觀點。
檢查學生作品情況,激勵優秀,有利于形成競爭意識,通過點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這一環節,利用教學平臺實時展示學生的多媒體作品,學生通過平臺對作品進行了自評和互評。教師利用教學平臺,有選擇的展示一些有問題的作品和優秀的作品,通過有問題作品的展示分析總結了學生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優秀的學生作品展示激勵先進。在作品展示的同時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的自評和其他同學的評價,對于優秀的評價給予激勵,創設健康積極的評價環境。在授課中,這一環節的時間分配上過短,造成有一些好的課堂生成問題被浪費,如有一個學生開始上傳了一個有問題的作品,在上傳后發現問題并進行了修改,之后上傳了正確作品。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課堂生成,學生的制作問題可以被利用,同時這個同學在自評過程中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