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鳥蛋》教案范文(精選5篇)
魯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鳥蛋》教案范文 篇1
學習目標:
1、能初步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定、向”兩個生字。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以及了解相關的鳥類知識。
4、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珍愛動物的生命,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變化的過程。
教學準備:
1、學生
向長輩們了解小鳥是怎么樣出生的。
2、教師
兩個鳥蛋、一個寫有“魔術箱”的盒子、寫有“涼涼的鳥蛋”和“鳥蛋涼涼的”的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件神奇的禮物──魔術箱。這里面有什么呢?
請一個小朋友伸手到里面摸一摸,把你摸到的這個東西的大小、形狀說給大家聽,看誰最先猜出來,是什么?
鳥蛋。
2、咱們接著往下看,這鳥蛋還能變魔術
播放鳥蛋孵化過程的錄像。
鳥蛋變成了什么?
3、這鳥蛋真奇妙,能變出小鳥。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題目就是《兩只鳥蛋》。
(出示課題)
4、題目里有一個生字寶寶,我們還沒認識呢,你們想跟它交朋友嗎?
(學習生字“蛋”)
二、創設情景,初讀課文
1、小朋友們看這兩個鳥蛋舒服地躺在鳥窩里,其實它們還經歷了一段小小的旅行呢!請大家讀讀課文,說說鳥蛋有什么經歷?
注意生字的讀音。
2、讀后和學生一起交流。
(在課件上用箭頭表示)
三、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1、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
自己喜歡的小節可以多讀幾遍,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2、選擇你喜歡的一段
用你最美的聲音讀出你喜歡的原因。
3、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這兩個鳥蛋,誰來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涼涼的、小小的、滑滑的……)
⑴你能用上鳥蛋把話說完整嗎?
(如“涼涼的鳥蛋、小小的鳥蛋……)
隨機出示卡片“涼涼的鳥蛋”和“鳥蛋涼涼的”,比較有什么不同?
⑵你能學著卡片上的樣子說短語嗎?
(課件出示各種鳥蛋的圖片)
如:鳥蛋圓圓的、鳥蛋滑滑的、圓圓的鳥蛋、滑滑的鳥蛋……
4、如果這鳥蛋就拿在你手里,你會怎么想?
(朗讀體會“真好玩”)
5、如果你是鳥媽媽,看見這情景你的心情會怎么樣?
(理解“焦急不安”)
⑴啟發想象
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⑵媽媽看見了又是怎么說的?
請你找出來讀給四人小組內的同學們聽。
6、讀了這一段,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如
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呢?
7、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
請你讀讀書上的第三段,那位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如果能加上動作讀就更好了。
(自由讀、指名讀)
8、聽,我仿佛聽到小鳥在說話了
(播放小鳥的叫聲)
你聽懂了什么?
9、你喜歡課文中的“我”嗎?
說說為什么。
四、寫字指導
學寫生字“定、向”。
魯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鳥蛋》教案范文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
2、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課前準備:
1、《百鳥朝鳳》錄音帶。
2、課文插圖(掛圖)。
3、小鳥破殼而出的圖片。
4、2個鳥蛋。
5、帶和不帶拼音的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鳥蛋,板書課題
學習生字“蛋”
同學們在哪兒見過“蛋”這個字?
(蛋黃派、蛋糕、動畫片中的人名)
你們可以給“蛋”字找個朋友嗎?
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應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學習新課之前,小朋友們該做什么呢?
1、自由讀
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不懂的可以輕聲地問同桌。
2、選擇讀
請小朋友選擇自己讀得的或最喜歡的小節,讀一讀,其他小朋友認真聽,比一比誰的耳朵靈,能發現這個小朋友哪個字音讀得最準,你要向他學習,哪個字音不夠準,讀完后你提醒他。
3、互相讀
同桌互相讀一讀,糾正字音。
4、抽讀帶拼音的生字詞
鳥蛋取下涼涼的一定捧著
連忙輕輕仿佛抬起投向
5、抽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鳥蛋取下涼涼的一定捧著
連忙輕輕仿佛抬起投向
6、齊讀生字詞。
采用靈活多樣的朗讀,自由讀、選擇讀、對讀、帶拼音讀、不帶拼音讀,讓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和生字“見面”,克服單一呆板的識字方法,多見幾次“面”,生字就熟了。
三、細讀課文,促進感悟
小朋友們生字詞讀得很準確,這回再讀課文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準確、更流利。
1、自由讀全詩
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分小節細讀詩
學習第一節
⑴指名讀第一節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出示鳥蛋
盡量讓每個學生摸摸鳥蛋,并說說摸鳥蛋有什么感受?
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讀出“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的感覺。
①剛才,同學們摸鳥蛋有什么感受就怎么讀第一節。
②指名讀
說說他讀得怎么樣?
③比賽讀
哪個小朋友讀的“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這些詞?
“摸鳥蛋”多么有趣呀!一下子喚醒了孩子們內心深處的童真、童趣,“摸一摸”、“說一說”、“讀一讀”,不露痕跡地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中。
學習第二節
⑴這時候,媽媽看見我正在玩鳥蛋,說些什么?
⑵找出媽媽的話讀一讀
“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
①自由讀媽媽的話。
②出示小鳥破殼而出的圖片。
③看了圖,你知道什么?
(一個鳥蛋就是一只小鳥)
④如果鳥媽媽知道了鳥蛋不見了,會怎么樣?
(焦急、擔心、不安、痛哭)
⑤什么情況下你會很焦急?
用“焦急”說一句話。
⑥再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焦急不安的心情。
⑦指名讀,評議,再讀,齊讀,評價時引導學生抓住“一定”、“焦急不安”。
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張小鳥破殼而出的圖片,一眼就讓小朋友們明白一只鳥蛋就一個生命!
學習第三節
⑴聽了媽媽親切而又意味深長的話, 假如是你拿走了鳥蛋,你會怎么做?
(指名說)
⑵課文中的“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①指名讀第三節,說說“我”是怎么做的?
(小心地捧輕輕地送還)
②動作表演理解“捧”“小心”“輕輕”。
③指名演
演后評一評。
指導學生抓住“小心地輕輕地捧著”,體會“我”的心情。
④全班齊讀
一邊讀一邊演。
一年級兒童都是活潑好動的。“演一演”、“動一動”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求,而且內化理解了“我”的做法,真正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
學習第四節
是啊!一只鳥蛋就是一個生命,我們怎么能毀了如此美麗的生命呢?
⑴出示插圖
看圖,出示小男孩,說說此時小男孩在干什么?心里想些什么?
⑵指名讀詩。
⑶閉目聽音樂《百鳥朝鳳》展開想象。
⑷說說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⑸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跟著老師慢慢抬起頭,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藍天上許多小鳥在追逐,在嬉戲,在學飛,它們是那么快樂!那么幸福!此時此景,我們也感到快樂,感到幸福!
⑹讓我們快樂地讀這一節,幸福地讀這一節!
(指名讀,評價讀)
教學中通過提出探究的問題,來揭示主題;通過聽音樂,展開想象,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小男孩的心里,學習內容不斷充實,使學生盡情地享受學習的快樂!
四、借助想象,升華情感
聽音樂讀全詩,邊讀邊想象課文所描述的情景。
五、書寫生字“聽”、“唱”
1、出示生字“聽”、“唱”。
2、觀察、比較兩字的異同點。
3、說說寫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4、范寫。
5、描紅、仿寫,同桌互相評議,再寫。
魯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鳥蛋》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讀中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寫字
突破方法:
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引導學生分析字形、指導書寫書空、描紅,學會6個生字的書寫。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知道保護環境,愛護小動物。
突破方法:
朗讀時,聯系生活感受,想象、表演相結合,理解詩歌的意思,達成共鳴。
教學時間:
2課時
課前準備 :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能正確認讀本課的14個二會字,正確書寫本課的6 個二會字。
教學過程:
一、切入舉偶 激趣導入
1、播放鳥叫聲,讓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師:鳥類可是人類的好朋友。無論在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可以看見它們。那鳥媽媽又是怎樣把它們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
——生說——點擊小鳥破殼的課件
(激趣,為課堂學習創設一個妙趣橫生的和諧氛圍。同時也為后面的學習做好學生認知上的鋪墊)
3、揭題——齊讀課題
二、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3、教師巡視、指導。(著重指導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的方法,看看是否每個成員都發言)
三、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合作識字。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讓學生先進行小組學習,會讀的讀給小伙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然后請小伙伴合作讀。
2、交流識字。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你是怎樣認識的?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字。
熟字加偏旁猜謎語如:還不走車來了。(連)千少萬多。(仿)
同座交流,看誰的辦法。
3、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在自主發現中引導學生體會漢字之美。)
1、出示本課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2、老師出示生字:連遠,學生觀察,問:你發現了什么?
3、讓生說說都是什么偏旁?
4、老師范寫這兩個字,生觀察。師邊寫邊提醒學生看清“走之兒”的寫法(點和橫折折撇兩個筆畫間要空一些,捺要平,稍稍有些弧度。)
5、生描紅、臨摹
6、出示:定向
7、師:誰能把這兩個字寫漂亮?指名板書。
8、評議,師強調“定”的最后兩筆,“向”的“口”要往上一些。
9、生描紅、臨摹(老師巡視,并對寫得學生表揚)
10、你們想一想,課文中哪兩個字都帶有口字旁的?(聽、唱)
11、生說說為什么這兩個字都是口字旁?
12、這兩個字怎樣寫才美呢?師在田字格中范寫,邊說筆畫的位置。
13、寫完“唱”,讓學生說說“唱”中的兩個“日”哪里不太像?(上面一個小,下面一個大,并且扁扁的)
14、在書上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
五、課外擴展
尋找、搜集有關鳥的知識介紹和圖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 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生字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 進行短語練習:什么( )、( )的什么,能進行句式變換說話。
過程方法
讓學生掌握通過想象、表演等多種形式,在體悟、感知的基礎上,入情朗讀,動情表達的朗讀方法。
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回憶課文
多媒體課件展示森林中,各種鳥在林間飛舞,最后定格在一棵大樹,樹上有一個鳥窩,窩里有兩只鳥蛋。讓學生說一說:圖上有什么?看著這幅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二、復習鞏固
認讀游戲:“幫助鳥蛋回家”(課件出示十二只寫有本課生字的鳥蛋。學生讀準一個字,這只鳥蛋就不見了,回家了。)
(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上課伊始的復習鞏固是必不可少的。而通過精心設計,既復習鞏固,讓生做好認知上的儲備,又激發學習興趣,為生做好情感上的準備)
三、創設情境,初讀課文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鳥蛋們都回了家。(點擊出示課文)
可是,還有兩只鳥蛋要經歷一次危險的旅行。是什么呢?仔細看!認真聽!
——師配樂范讀課文
2、讓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3、一人選擇一段,四人小組合作互聽互讀,互正音
(1)、擴大朗讀正音的校正面,提高課堂效率。
(2)、培養學生互相傾聽的能力,并在聽的過程中,鞏固字詞的正確讀音。)
四、再讀課文,感悟體驗
(一)感悟、體驗、朗讀第一小節
1、出示鳥蛋,讓生摸鳥蛋,體悟鳥蛋的有趣、好玩。
——讓生把看到、摸到的鳥蛋用上“鳥蛋( )”說一說。
——生說,師點擊出示,齊讀:鳥蛋(小小的)、鳥蛋(圓圓的)、鳥蛋(涼涼的)
——換樣子,讓學生換一下位置,朋友可以換位,換了位還是朋友,詞語也一樣換了位置,表達的意思相同(點擊出示):( )的鳥蛋,讓生再說。
(“什么( )、( )的什么”是本課語言訓練的重點。通過“摸、看鳥蛋”的實踐活動,讓生在切身的體驗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從而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2、師:是呀!多可愛的
鳥蛋啊!誰不喜歡呀!如果你能把它拿在手上玩,肯定會覺得——點擊出示課文第一小節,引導學生讀出“真好玩”的語氣。(指名讀——齊讀)
(在實踐感悟、語言實踐的基礎上再朗讀,情感自然而發,朗讀水到渠成)
(二)重點感悟、體驗、朗讀第二小節
1、大問題(一),引領學生縱深思考:可是媽媽看到了我在玩這么好玩的鳥蛋,又是怎么說的呢?(點擊出示課文插圖)
——讓生再讀課文,找出這一節,讀一讀。(點擊出示學習方法)
(1) 自己把媽媽的話多讀幾遍。
(2) 邊讀邊想:媽媽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3) 同桌討論。
——學生自讀
2、請生讀媽媽說的話,師點擊出示第二小節——齊讀
3、讓生說說讀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對這句話的理解,因為有了導入部分的鋪墊,這里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突破難點。)
4、 生自由說,師小結(充滿感情地)
是啊!可愛的小鳥就是從鳥蛋里孵化出來的。(再次播放小鳥破殼的課件)一只鳥蛋就是一只可愛的小鳥,那么“兩只鳥蛋就是( )”(點擊出示,不斷請生說,強化認識)
——是的!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可愛的小鳥,就是兩個寶貴的生命!如果拿走了鳥蛋,就等于把小鳥也——那小鳥會找不到媽媽的!
5、進一步啟發想象,強化情感體驗:小朋友們,如果你是鳥媽媽,你的小寶寶被人拿走了,你會怎么樣?
那又會說一些什么話,做一些什么動作呢?請你做一做鳥媽媽,來演一演!
6、師:鳥媽媽多焦急呀!快勸勸那個取走鳥蛋的小男孩吧!(點擊出示第二小節)
(自讀——指名讀——師生分角色讀)
(先挖掘情感體驗,再把這種體驗貫徹到朗讀中,并在朗讀中再次升華感悟。)
(三)重點感悟、體驗、朗讀第三小節
1、大問題(二):既然鳥媽媽這么焦急,那小男孩聽了媽媽的勸告,又會怎么做呢?
——讓生再讀課文,找到寫小男孩是怎么做的那一小節,讀一讀,準備演一演。(點擊出示學習方法)
(1)、自己讀讀這一節
(2)、再讀讀,邊讀邊劃出要演的地方
(3)、同桌討論,合作來演演。
(初步教給學生品讀詞句的方法,嘗試挖深學生朗讀的深度)
2、請生上來演一演
3、請生評一評(評價時,引導學生抓住:小心地捧、輕輕地放、連忙)
4、演得不錯!那讀呢?引導學生讀出“小心、愛護”的語氣。(男女生分讀——齊讀)
(先通過表演的實踐,使學生自主獲得情感體驗,再潛移默化地把這種體驗通過朗讀來表達)
(四)感悟、體驗、朗讀第四小節
1、師:瞧,鳥蛋又回來了,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里。你猜,過幾天這兩只鳥蛋會怎樣?
2、師:是的!會孵出可愛的小鳥,飛向高遠的藍天。
你聽!(播放鳥叫聲)——你能說說你仿佛聽到了什么嗎?
你看!(點擊出示鳥兒在藍天中飛翔圖)——你能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嗎?
3、齊讀第四小節
4、課內有時間可以動手把小男孩想到的景象畫下來。
五、齊讀課文——小結:讓我們人人都來做一個愛鳥、護鳥的小衛士,讓可愛的鳥兒們能快樂地飛翔在藍天上。
板書設計:
9、兩只鳥蛋
取下 小心地捧著 連忙走 輕輕地送還
愛鳥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里著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魯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鳥蛋》教案范文 篇4
《兩只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為了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將本次授課進行反思如下:
1.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為此,我首先播放歌曲——《小燕子》把學生帶進無限美好的學習情境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欲望。
2.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首先布置了三道預習題: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句子
讀通順。
(2)標出自然段。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并做生字卡片。
讓學生按要求提前進行預習,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通過布置學生課前預習,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速度和效率。
3、利用課件進行識字教學,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
在本節課中,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不僅提高了認讀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識記生字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我又利用課件進行識字教學,通過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再讀單字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和識字興趣。
4、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在本節課中,我加強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每一小節我都進行了細致的指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朗讀課文,并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內容,理解內容,受到愛鳥護鳥的教育。此外,我還讓學生齊讀,指名讀,分節讀等形式,加強了朗讀訓練的頻率,提高了朗讀能力和興趣。
5、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兩只鳥蛋》這一課,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極大地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培養了學生愛鳥的意識和情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之情,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但是,這次授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我沒有強調識字的方法等,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力爭創建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魯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鳥蛋》教案范文 篇5
工作將近一年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充滿活力與歡聲笑語的語文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面對新課標,面對新教材,面對新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我重新學習,甘愿當一名小學生,認真領悟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區別新課程標準與以往我們所學的教學大綱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點,重構新的教學體系。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載體,還有必要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充當教研的先鋒。我邊教學,邊研究,努力成為學者型的教師。同時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還要注意充當不同的角色。既要當學生的教練員,又要當學生的陪練員,有時還是學生學習中的伙伴。另外,輔導落后生鼓勵積極進取,應當說,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課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會失去方向,無所適從。
小學語文人教版《兩只鳥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從樹杈上取下兩只鳥蛋后,通過媽媽的教育,把鳥蛋送還的故事。在進行教學時,我先用課件放出圖片:一個鳥窩里躺著兩只鳥蛋。同學們看到這個都很興奮,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到學習第一節時讀到“小小的鳥蛋涼涼的”還以實物讓學生們感受自己拿著鳥蛋是否感覺到了鳥蛋涼涼的。通過實物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后面的教學中同學們回答問題都很積極,有些同學基本每個問題都舉手了,而且基本領悟到了課文的意思,對課文的朗讀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我還通過板書的形式讓同學們再次感悟課文,同學們也能根據板書能回憶起課文內容。對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如“仿佛”的理解很難,但是我用替代的辦法,讓學生們把它換成“好像”后,學生們基本都能理解了。這節的教學目標識字和感受課文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本堂課中,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地融入到課堂中,很多同學也很積極地回答問題,但是同時我在課堂中也忽略了其他沒舉手的學生了,很多學生一節課回答了幾個問題,而有些同學卻一個問題也沒有回答。教學是面向所有的學生,教師作為這個教學的中心、載體,應引領好所有的學生加入到課堂學習中來,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同學認真思考問題。另外,在后面的課文感悟中,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教師應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在學習中玩,在玩中學習。多設計些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的游戲,比如在課文朗讀中,可以讓學生邊比劃動作邊讀課文這樣不僅更能讓學生們記住課文內容,而且還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兩只鳥蛋》這篇課文一共有四小節,在學習中,還可以把四小節的順序打亂,讓學生給課文排順序……另外我作為教師,也缺少一種教學的激情,本課文在讀的時候,一小節應讀出小男孩玩鳥蛋很欣喜地樣子,讀課文要注意讀出感情。低年級學生在朗讀課文上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應適當作泛讀,但是在本節課中,我卻犯了一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應犯的毛病:沒范讀課文。在學生讀課文需要幫助時,教師應及時范讀,引領學生讀準課文,讀好課文。
在課文學習中,同學們的回答讓我看到了我們班很多同學課外知識積累的還不錯,比如課文中“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并不是通過老師的講解讓他們明白的,而是讓學生自己說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都認識到了要愛護小動物:“我們要愛護每一只小鳥,珍愛每一個可貴的生命。”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低年級教學中,更應讓學生多讀課文,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理解。以后在教學中,我會多給學生讀書思考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感情體驗。
教師是在教學中不斷學習而得到提高的,我會在每次上課后及時作反思,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讓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我的語文課更有意思。
對于一個剛參加工作的我而言,教學還處在初級階段,并無經驗可談,要不斷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斷創新上進。我經常鞭策和勉勵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心靈雞湯,追求的精神元素。努力讓我的語文課堂越來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