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精選12篇)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的音,形,義和一個多音字,會用“吩咐”、“分辨”造句。
2.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學習分清主次,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教會學生借助具體事例,練習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
4.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本文借助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的對比來認識花生平身的特點,然后再用花生的品格說明做人的道理。
學時計劃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解題,簡介作者
讓學生觀看花生的投影圖片,使學生明確“落花生”就是花生,因為它這種植物有長柄,開黃花,花落生果,果實生長在土里,所以叫落花生。作者許地山是我國現代作家。他十分喜愛花生的品格,生前曾以“落花生”為筆名發表文章,以此激勵自己。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自由讀文后,劃出不理解的詞,聯系上下文或討論或查字典理解,也可質疑全班共解。
開辟:本課指把荒地開墾成可以種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類的東西裝的亭子。
愛慕:由于喜歡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實用:本課指有實際使用價值的。
體面:本課指外表好看,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寫過花生收獲節時,一家人談論花生的事。)
三、自由讀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自由讀文,邊讀邊想課后第二題。
2.再默讀課文,用“‖”標出“議花生”這一內容的起止部分。(從
“那個晚上天色不好”到“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3.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為三段。
(1)(①、②節)寫全家人“種、收、嘗”花生。
(2)(③——倒數第二節)寫全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
(3)(最后一節)寫“我”從這件事中受到深刻的教百。
四、學習第一段
1. 默讀課文,思考:
(1)結合句子理解“怪”的意思(這里是特別,很)
(2)母親為什么提出要種花生?(有半畝空地;我們都愛吃花生)
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收獲十個字概括了種、收花生的過程,簡明扼要,這一段是略寫。
2.概括段意:我們在后園空地上種的花生收獲了。
六、課堂練習
1.書寫生字、組詞。
2.用下面的字組詞
播( )吩( )咐( )辨( )
翻( )紛( )附( )辯( )
慕( )辟( )便( )矮( )
幕( )避( )使( )短( )
3.正確流利地熟讀課文。
4.按課后提示預習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前課時內容
1.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寫過花生收獲節時,一家人談論花生的事。)
2.第一段講什么?(我們在后園空地上種的花生收獲了。)
二、學習理解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文,劃出你不理解的語句。
2.分組討論理解。
3.匯報。(根據學生質疑相機打出語段,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所在的小組是如何理解。)
1.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理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待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1)抓重點詞展開對比理解。(板書)
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掛在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可貴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2)明確花生的可貴之處:有用卻默默無聞。(這是它們生長方式的不同,在這里父親借花生的可貴,贊揚了那些不只追求外表美、不圖虛榮,而能踏實肯干,愿意為人民多做貢獻的人。)
(3)生談自己的看法:要做—個怎樣的人?(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等?)為什么?(引出后兩句的理解學習)
2.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這里爸爸用花生來比喻有用的人,用桃子、石榴、蘋果來比喻外表
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父親要我們做一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不要只講究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既要講究外表美,又要做一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
3.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生理解后聯系實際舉例:
(1)什么叫有用的人?(有真才實學的人;不求名利,默默無聞,為社會做貢獻的人。如清潔工等。)
(2)什么叫“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指那些貪圖名
利,追求表面光彩,不學無術的人。)
4.小結:同學們,我們應該做怎樣的人呢?當你周圍遇到那些“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時,你應該怎么勸他?
三、學習第三段
1.讀課文。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
1.通讀全文,邊讀邊想那些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2.用分清主次的方法,歸納本課主要內容。(主要內容:“我”家在收獲節的晚上,一邊品嘗新花生,一邊談論花生的事。)
3. 學習了課文之后,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發?
五、課堂練習。
1.朗讀課文,準備分角色朗讀課文。
2.抄寫你喜愛的句子。
3. 用下面的詞造句。
吩咐: 分辨:
板書設計: 落花生 味道美
種花生 吃花生 議花生 可榨油 對人有好處
價格便宜
最可貴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辟、茅、榨、慕”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居然”、“愛慕之心”。
2.理解課文思想感情,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謎面: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著個白胖子(花生)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
2.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認識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糾正學生讀音。
3.本文主要內容及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父親的話
。1)什么是“愛慕之心”,“之”什么意思?“生愛慕之心”什么意思?
。2)父親對什么產生愛慕之心?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3)“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
五、學生再讀課文,并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3.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六、生活中有沒有其它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有沒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它事物?
七、講讀“我”的話
1.什么叫只講體面?
2.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3.我們要做怎樣的人?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九、小結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能理解“父親”和“我”的話,并進行說話練習。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有用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詞語并給課文分了段。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二大段,著重理解重點段中父親說的話。對了,大家想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作者的名字叫許地山(板書),是現代的作家。許叔叔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落華生”,為什么取這個名字,你們知道嗎?我們這節課就從課文中解開這個秘密,看誰肯動腦,最聰明。
二、整體感知第二段。
師:同學們各自讀第二段,完成填空。
這篇課文描寫了( )、( )、( )、( )、( )五個人物,描寫時又重點抓住人物的( )去寫,其中又重點描寫了( )的語言,他說了( )次話,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點學習父親的話。
1、誰先來讀父親第一、二次的話。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樣回答的?
(1)我們三姐妹的話分別從花生的哪些方面來說它的好處的?
(2)把我們三姐妹的三句話合成一句,怎樣說?
3、師:我們三姐妹是從花生的味道、用途、價錢來談花生的好處,而且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是什么呢?我們來讀父親第三次說的話,完成填空練習。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 )、( )、( )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 )、( )、( )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 )相比,還是( )最可貴。
4、“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呢?我們再默讀父親的話,用筆劃出花生的哪些特點與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
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
不好看 鮮紅嫩綠
埋在地里 高掛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 鮮紅嫩綠
師:花生果實的好處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從不顯耀自己,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給人們,(板書:默默無聞)這正是花生的可貴之處,父親這是在贊美花生。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父親的話,該怎樣讀,自己先練練。
5、師:丁丁和小華這兩們同學讀了這段話后,他們是這樣理解的,是否正確,為什么?
丁丁說:“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小華說:“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掛在枝頭的上東西都是不好的!
過渡: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嗎?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說的?
四、學習“我”的話。
1、出示“我”的話,齊讀。
2、“體面”是什么意思?(處表好看)“講體面”是什么意思?(講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講體面?
3、“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樣的人?
5、“有用的人”與花生有什么聯系?(板書:有用的人)
6、我們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7、同學們學到這里,心中肯定充滿了對花生的喜愛之情,贊美之情,好,誰想用自己的話語來贊美花生,贊美許許多多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 )。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
8、朗讀對話。
五、談話解疑,深化教育。
1、你們知道許叔叔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嗎?
2、師:許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談到了他的筆名,他是這樣說的,我們來讀一讀。
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六、課外延伸。
課文學完了,老師要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每位同學回家后,買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嘗嘗花生。可別光吃,還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媽媽談談有關花生的話題,好嗎?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4
《落花生》這篇習作例文在寫作上主要的特點是以物喻人。例文通過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品嘗花生時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我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去學習這篇例文。
1.例文在結構上以“落花生”為線索,按“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順序寫的。收獲節時對花生的議論是重點,至于種花生和收花生的情況寫得簡略。這樣組織材料文章脈絡清楚、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2.重點要學習例文以物喻人的寫法。在重點段中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孩子們去認識花生的好處和特點。父親以花生生長的情況與桃子、石榴、蘋果作了對比,用來說明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點。接著是以花生喻人,闡明了做人的道理。我們在學習借鑒這類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借物是為了議論。借物是為了喻人,闡明做人的道理。只有議論部分寫清楚了,中心自然就突出了。所以我們說借物是手段,喻人才是目的。
3.采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要寫的事物。例文就是通過與桃子、石榴、蘋果的對比,來認識花生本身的特點,然后再用花生說明作人的道理。采用對比的手法使物更鮮明、更便于讀者去理解。◆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偉大、體面的人。“對他人有益,對社會有用,是一個人的真正價值,是一個人真正的體面”。
2、初步學習在自讀、交流后,把要點復述一遍。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花生大家都非常地熟悉,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花生。
生:我知道花生是春天播種,秋天收獲,花生的果實埋在地底下。
生:我知道花生的味道非常美,花生可以生吃,也可以煮著吃、炒著吃。
生:花生還可以榨著吃。
生:花生的果實可以榨油,我們吃的花生油就是用花生榨出來的。
……
師:同學們對花生這么熟悉,想必一定非常喜歡花生了,(生答是),有一位叫許地山的作家也非常喜歡花生,他還寫了一篇關于花生的文章,大家想不想知道許地山筆下的花生是什么樣的?(生答想),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落花生》這一課。(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師:下面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然后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課文圍繞落花生都寫了哪些內容?
。ㄉx課文,思考)
師: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上面的思考題。
生: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獲花生和怎樣過收獲節。
生:在過收獲節時,主要是在議論花生。
師:還有補充意見嗎?(生搖頭)課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議花生三部分。而且這三部分作者在寫時不是平均用力的。
師: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一部分是主要內容?
。ㄉx尋找主要內容)
師:誰來說說哪部分是主要內容?
生:我認為議花生是主要內容。
師:誰有不同意見?(生不語)
師:那好,大家都同意議花生是主要內容。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
三、重點品讀,理解主旨。
師:默讀“議花生”部分,用筆畫出在過收獲節時父親所說的飽含哲理的話。(生默讀勾畫)
師: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生1:“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生2:我認為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偉大、體面的人。”
師:這兩句都是父親所說的,哪一句是飽含哲理的話呢?
(生思考后,同意生2的意見)。
師:我們一齊讀一下這一句好嗎?
。ㄉR讀)
師:下面我們來重點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請同學們默讀閱讀要求。
。ǔ鍪鹃喿x要求:聯系上下文先勾畫出具體表現落花生“很有用”這一特點的語句,再講講父親說這句話的目的。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在現實生活中你要做像花生那樣的人還是像蘋果那樣的人。)(生默讀)
師:大家按閱讀要求先獨立閱讀課文,然后小組交流,交流觀點,補充完整。
。ㄉ茸宰x課文后,再合作學習)
師:哪個小組先來讀讀你們勾畫的語句?
生:我們組勾畫的有“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制油,無論何等人都可以用賤價買它來吃。”
生:我們組不同意你們的說法“賤價”是好處,不是用處。
師:說得好,你們組真細心。(板書:很有用、味美、制油)哪個小組接著講講父親說這句話的目的。
生:我們組認為父親想讓孩子們像花生把果實埋在地里那樣默默奉獻,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ò鍟郝裨诘乩、默默無聞、做有用的人、不只講體面)
師:講得真清楚,那么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要做怎樣的人呢?
生1:我想做像花生那樣的人,因為它默默地奉獻。
師:誰能最說得具體些。
生2:我要做像蘋果那樣的人,因為蘋果也對人們有用,而且外表也美。就像那些電視節目主持人,一出場光彩照人,觀眾就喜歡了,又很有才華,成功的機會更大。
生3:我要做像花生那樣的人,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生4:我要做像花生那樣的人。金字塔是壯觀的,可是離不開下面的基石,我就愿意做這默默的基石。
生5:我既想做像蘋果那樣的人,更想做像花生那樣對社會有用的人。
……
師:正像同學們所說的,無論像蘋果還是像花生,做人最重要的是對社會有用。有時由于工作需要不能那么講究體面,默默奉獻就該是我們的人生追求,我想這也是父親的本意。
師:在這一部分中,有一些話可以作為我們人生的格言,同學們自由地選擇一句,然后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
。ㄉx擇句子—感情朗讀—互相評價—再感情朗讀)
師:大家就這樣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句話,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它背下來。
。ㄉ痴b后舉手)
師:我們一齊來背誦好嗎?(生齊背)
師:大家背得真快,許地山先生和你們一樣,把這些話深深地印在心底,并用“落花生”這個筆名來激勵自己。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的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一家人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設計理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在自讀的基礎上自悟,進而再體會如何讀好,聯系上下文品讀、體味,體現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概括課文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主次。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句。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有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3、了解本文的寫作方法。
導學案
1、自學生字詞
。1)學習生字:畝、嘗、茅、榨、榴、嫩、慕
。2)會讀詞句:品嘗、茅亭、榨油、石榴、嫩綠、愛慕等
(3)根據課文注釋,查字典我弄懂的詞語有:( )、( )、( )、( )……
。4)我還不理解的詞句有:
2、 熟練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 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為什么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分別在第幾自然段,寫出小標題
(2)那部分是詳細描寫?那部分是略寫?
4、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在旁邊寫出你的體會或者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花生)
3.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么,他的父親關于花生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板書:19.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
。ㄒ唬┰~語檢查
1、填寫生字表
本課生字不多,但每個生字都有要提醒學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兩個讀音,通過組詞讓學生區分并掌握
“榨”是翹舌音zhà,糾正學生口語習慣讀音“zhá”
“慕”字下面最后是橫這點的兩點
2、理解詞語:
居然、愛慕、分辨、體面、開辟的意思
(二)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1、同桌合作讀課文,互聽互讀,檢查朗讀情況。
2、集體抽讀:出示難讀的句子,抽讀并評價。
(三)檢查了解內容情況: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質
三、根據導學案內容品讀感悟:
1、課文為什么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分別在第幾自然段,寫出小標題
學生找到課文中相關的句子,體會:落花生是本文議論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為題
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過收獲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2、那部分是詳細描寫?那部分是略寫?
。1)“居然“是什么意思?在這里起了什么作用?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2)、分角色朗讀課文,討論回答思考題:
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么不同?
。▋纱巍5谝淮伟鸦ㄉc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進而說明做人的道理。)
(3)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里”“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出花生的默默無聞,樸實無華。
a思考:花生的果實長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蘋果將果實掛在枝頭,是個是花生故意鉆進土里不讓人知道,桃子、石榴、蘋果放意炫耀自己?為什么?
(這是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
b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理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么?
。ú磺筇撁,默默奉獻,樸實無華)
。4)齊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思考: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
3、作者對父親的話理解了嗎?你從哪里看出的?讀出有關的句子
4、背誦課文最后四個自然段
小結:這篇課文的重點是過收獲節,議花生是主要的,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三、總結: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
四、擴展:
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和事,讓我們懂得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舉出例子說說?把它寫下來
課堂檢測:
1、我能分辨下列漢字并能組詞
辯( ) 辨( ) 辮( ) 瓣( )
紛( ) 吩( ) 份( ) 扮( )
2、我能按一定順序重新排列詞語
播種 買種 澆水 收獲
市 省 國 鄉
3、選詞填空
居然 果然
。1)父親早上說要回來過花生節,晚上他( )回來了。
。2)父親早上沒說要回來過花生節,晚上他( )回來了。
研制 制造
。1)經過艱苦攻關,他們終于( )出中國第一臺超級計算機。
(2)他們( )的吵架計算機一秒鐘可以運算幾十億次呢。
4、父親的話中提到 、 、 、 、 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 、 、 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 相比,還是 最可貴。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2、分清課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議花生”部分。
教學過程 :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落花生
2、由筆名引入課文:作家許地山有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
3、翻開書,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
對作者影響最大的是哪件事?
4、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們談論花生的什么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5、分角色朗讀,老師讀敘述部分,其他孩子邊聽邊勾畫,他們各自認為花生的好處是什么?
6、引讀齊答:對于花生的好處,姐姐說:
哥哥說:
我說:
爸爸說:
7、其中誰的談話對“我”的影響最大?
8、指名讀爸爸的話,其他的孩子勾畫出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
9、全班齊讀。
10、從父親的話語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
11、從這里可看出爸爸將=花生和蘋果,石榴,桃子鄉比較在哪一點上贊美了花生?
12、自己想一想,讀一讀。引導:爸爸在贊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學生結合爸爸的談話內容談,不炫耀,默默奉獻的精神。
13、全班一起讀,讀出這種精神。
14、爸爸只是在贊美花生的精神?嗎不是的。他是在教孩子們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樣的?人因此,父親接下去說:引讀第12自然段。
15、爸爸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呢聯系爸爸的話,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是啊,爸爸教育孩子門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不摹虛名,默默奉獻。怎么讀爸爸的話?練讀,指名讀,全班讀。
16、爸爸由贊美花生的可貴之處,談到怎樣做人,許地山聽懂了爸爸的話嗎?所以,他說:引讀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親的話?的聯系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
18、許地山懂了,同學們也懂了,男孩子讀,女孩子讀。
引讀:人,要做:不要做:
19、許地山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后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許地山說的話。
20、學到這里,我們知道課文是將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來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那么,你長大以后,準備做象花生一樣的人,還是準備做像桃子,蘋果,石榴那樣的人呢?為什么?
21、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議花生這部分,作者為什么把議花生作為主要內容來寫?
22、這篇課文樸實無華,使讀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染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相信也感染著你,把你感受最深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讀一讀,再練習背一背。
板書:
種花生
收花生
準備過節
議花生可貴:果實埋在地里{默默奉獻不炫耀}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1.探究學習。強調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探究,自己體驗,在探究中獲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合作學習。重視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重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充分發揮群體中每個成員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加深理解,加深體驗。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解決重點問題。
3.情感體驗。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參與和情緒體驗。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受到文中情感的感染,而且能體會到探究和發現的快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學習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現在,老師說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生:花生
師:(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么,他的父親關于花生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師:(板書:19.落花生)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陶行知說:“創造始于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教者引用猜謎語,營造和諧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朗讀感悟
師:自由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生: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師: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師: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生:姐姐說它味美;
生: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生: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理在地里。
師: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么不同?
生: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板書:花生——桃子、石榴、蘋果
師: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可貴之處的?
生: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卻埋在地里。
師:回答得真好。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語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生:我認為應該抓住“埋在地里”“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這些關鍵詞語;
生:我認為還應該抓住“矮矮地長在地上”。
師:板書:埋在地里、高高地掛在枝上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
生:抽一生讀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樣?
生:我認為他抓住了關鍵詞語來讀。
生:我認為他讀得很有感情,讀得很流暢。
生:他讀出了桃子、石榴、蘋果那種炫耀自己的語氣。
生:(齊聲說)想。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朗讀。
生:有感情的朗讀。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教者在教學活動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還做到了學生在做上學。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去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
師: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理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么?
生:我體會到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
生:我體會到花生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我體會到花生不求名利,樸實無華的精神;
師: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用——勾劃出來。誰來讀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
生:一生讀。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個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的人;
師:作者“我”怎樣理解父親的話?在文中用~勾劃出來
生:“我”認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你怎樣理解作者的話?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生:有些人,你看他儀表堂堂,可是他卻沒有什么本事;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見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邊走邊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過路的老大爺、老奶奶摔到了,怎么辦?
生:有些人,雖然長得很丑,可是他很樂于助人。
生:我的鄰居是個清潔工,他每天天沒亮就開始打掃衛生,我覺得他就是一個有用的人。
師:其實,我們的身邊像那位普通的清潔工一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有很多,他們就是落花生那樣的人。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呢?舉例說明。
生:有,老師為了學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獻
生:清潔工,為了一方的清潔,寧愿犧牲自己的青春。
生:蠟燭是偉大的,犧牲了自己的身體給我們帶來光明。
生:春蠶,為了讓人們穿上華麗的衣裳,到死都還在吐絲。
生:太陽,因為你無私地奉獻光和熱,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機昂然、萬紫千紅。
師:大家說得真棒,在我們的身邊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有心人。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陶行知先生也說:“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于啟發、誘導,在語文和生活之間架起一座彩虹,讓語文走向生活,讓生活走向語文。]
師:這篇課文,從種花生到收花生、嘗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嘗花生到議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生:作者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強調我們應該做像落花生那樣的人;
生:課文重點寫議花生,目的在于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議花生,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師: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本課“借物喻理”的寫法。
[設計意圖: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先生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教學有法,貴在授法。教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巧妙地把課文的閱讀與寫作的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讓閱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
三、總結升華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愿意毛遂自薦?
生:我想說:“我要向花生學習”。
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寶裝扮自己,不如用知識裝扮自己”,我覺得說得真好。
生:我又學會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兩種寫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會更好。
生:我認為父親的話有些不對,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
生:老師,你不是說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時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嗎?難道像桃子、石榴、蘋果敢于展示自己才華,錯了嗎?
師:你們提得真好,的確現在的社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但父親為什么要這樣說呢?這里父親只是打個比喻,作個對比,詣在強調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當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腳的。
師:現在的社會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樣的默默奉獻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中倡導教學要個性化和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人格,張揚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深刻領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布置作業。
師: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看老師留給你們的作業。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一篇讀后感;
2.讀許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師推薦書──《空山靈雨》《春的林野》,網址印在發給學生的資料上);
3.搜集整理許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跡,寫出你的評價文章。(當然這個作業,可以用一學期,也可以用更長時間)
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或兩項作業。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9
一、說教材
精讀課文《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訓練重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哪些啟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解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那些內容是詳寫的,那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重點難點的確定均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的知識結構。
四、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是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衡量語文活動效果的重要標志。”因此,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于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五、說學法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為了給學生“點金術”,授之以漁,我著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用讀、思、說、議、悟的學習方法。
六、說教學準備
一堂課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師生必須有充分的準備。所以在上課之前我要求學生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許第山的資料;教師也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完成教學。
七、說課時安排
根據這篇課文的容量,我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我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下面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
八、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設疑入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上課伊始,我用多媒體播放歌曲《小草》,讓學生說說心中小草的形象和品格,再想想有哪些植物和小草一樣,自然導入落花生。在了解作者后發問:“許地山”為什么取名叫落華生呢?設下疑問,又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巧解字詞,理清脈絡。
雖然已是五年級學生,但我認為字詞的學習仍不可放松,而且要穩扎穩打。所以,我課前安排學生預習,課堂進行生字詞檢查,并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記憶生字詞,理解生字詞。之后結合課后思考練習一,配合多媒體課件理清文章脈絡。
三)分清主次,學習質疑。
“學貴有疑,疑則生進”。我在讓學生找出文章的重點段后,仔細、認真的讀重點段,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四) 抓住重點,釋疑解難。
這一環節設計是一個亮點。我們常說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關鍵在于怎么解決問題。
我出示了課文的重點語段,讓學生讀,配合了桃子、石榴、蘋果和花生的圖片,讓學生從對比中體會花生特點。(不炫耀自己的好處)并通過情感朗讀,體會父親對花生的贊賞,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像花生一樣的人。從而逐個擊破學生提出的一個個疑問。讓學生真正學會了自己提出問題,通過研究探討解決問題,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
五) 模擬辯論,精煉總結。
為了避免學生產生“桃子、石榴、蘋果沒有用處”這樣的歧義和只做”像花生這樣的人”的不夠正確的理解,我設計了小小辯論會,讓想做花生那樣的人站起來,想做蘋果、石榴那樣的人坐下面,分成兩個陣營,開展一次小小的辯論賽。通過辯論讓學生明白在現代社會,既需要落花生那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也需要像桃子、蘋果那樣外表美麗、敢于展現自我的人。以此尊重學生人格,張揚學生個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10
一、 板書課題,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么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在不要打開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不知道,打開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么?
2、指名說板書
種花生
過收獲節
3、課文就這兩大部分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己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學習課文
(一)
1、下面我們采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一部分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板書:看詳略
2、現在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我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我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學生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況下?課文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我們就采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獲節”是重點內容,我們就重點學。
。ǘ
1、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
3、好,現在我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獲節,收獲節的第一個節目,干什么?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干什么?板書:談花生
5、現在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部分“收獲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里“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么“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干什么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 板書:我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穿插)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內容”?锤赣H說的話重要,還是我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角色讀這部分,只讀他們說話的內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后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我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么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容確定重點
“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后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余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我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過“看內容”我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我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贊花生的。再讀一遍,通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么花生有什么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么?對,不像什么一樣?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那為什么要這么說?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點?(不炫耀自己的好處)
(2)我們再看“學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么父親是讓你給我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接著父親又是怎么說的?那父親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我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 “看目的”。在這里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F在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贊一番呢?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花生?我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我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我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里找根據。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里,哪一點表現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么樣子的?父親的談話是什么內容?再讀一遍。 這句話深深地表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么?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我們講了一個道理。是借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板書: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獲節△ 我們談
談花生 △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ǖ览恚
。ㄕ抑攸c的方法)看詳略、看內容、看目的!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11
落花生廣植于各地,我國亦多栽培,種子供食用或榨油,莖葉為很好的綠肥;ㄓ谑芫笙聫,且由于花柄的伸長使幼莢穿入土中成熟。低矮草本;莖常匍匐;偶數羽狀復葉,有小葉2-3對,無小托葉;托葉與葉柄部分合生;花單生或數朵聚生于葉腋內,最初無柄,但有一極長、類似花柄的萼管;花冠蝶形,黃色,花瓣和雄蕊生于萼管頂部;花絲合生成一管,花藥2型;子房有胚珠2-3顆;莢果長圓狀圓柱形,稍呈念珠狀,有網脈,不開裂,于地下成熟。
落花生為豆科作物,優質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種之一,又名“花生”或“長生果”。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約于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十九世紀末有所發展,F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布于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其中以山東省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
落花生的果實為莢果,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形狀有蠶繭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蠶繭形的莢果多具有種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莢果,一般都具有種子3粒以上。果殼的顏色多為黃白色,也有黃褐色、褐色或黃色的,這與花生的品種及土質有關。花生果殼內的種子通稱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種皮的顏色為淡褐色或淺紅色。種皮內為兩片子葉,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落花生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內含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據測定花生果內脂肪含量為44%-45%,蛋白質含量為24-36%,含糖量為20%左右。并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含有人體必須的氨基酸,有促進腦細胞發育,增強記憶的功能。
落花生的種子富含油脂,從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黃色,透明、芳香宜人,是優質的食用油。花生油很難溶于乙醇,人們可以通過將花生油注入70%乙醇溶液加熱至39-40.8度,看其混濁程度,來鑒定花生油是否為純品。
【藥理作用】
、僦寡饔
②其他作用
種子中含某種植物血球凝集素,能凝集以涎酸酶處理過的人紅細胞,屬抗p凝集素;ㄉ字幸桩a生黃曲菌毒素,能致肝癌。
【性味】
甘,平。
、佟侗窘浄暝罚"甘,溫,無毒。"
、凇妒澄镆思伞罚"性平,味甘。"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肺。"
【功能主治】
潤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腳氣,乳婦奶少。
【臨床應用】
、僦委煾鞣N出血癥
將落花生衣制成100%注射液,一般少量出血癥每日肌肉注射1~2次;每次2~5毫升。通常在1~2日內即可收到止血效果。嚴重大出血可行靜脈注射,每日1~2次,每次20~40毫升,在數小時至12小時內即可止血。曾使用于內、兒、外、婦產科等出血癥285例,80%以上病例都獲得較滿意的止血效果。尤其是對血友病,原發性及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病出血,手術后出血,癌腫出血及胃、腸、肺、子宮等內臟出血的止血效果更為明顯。
、谥委熉詺夤苎
取落花生衣2兩,加水煎約10小時以上,過濾,濃縮到100毫升,加糖。每日2次分服,10日為一療程。治療407例,近期控制8例,顯效74例,好轉230例,無效95例。
③治療凍傷
將花生皮炒黃,研成細粉,每50克加醋100毫升調成漿狀,另取樟腦1克,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入調勻。涂于凍傷處厚厚1層,用布包好。治療50余例,一般2~3天即愈。
作家許地山——落華生
許地山(1893~1941),現代作家、學者。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祖籍廣東揭陽,生于中國臺灣臺南一個愛國志士的家庭。回大陸后落籍福建龍溪。1910年中學畢業后曾任師范、中學教員。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1920年畢業留校任教。期間與翟秋白、鄭振鐸等人聯合主辦《新社會》旬刊,積極宣傳革命。“五·四”前后從事文學活動,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葉圣陶、鄭振鐸等12人,在北平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小說月報》。1922年往美國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較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后轉入英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學、印度哲學、梵文、人類學、民俗學等。 1927年回國在燕京大學文學院和宗教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時致力于文學創作。 1935年應聘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教授,遂舉家遷往香港。在港期間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 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發表文章、演講,宣傳抗日,反對投降。"皖南事變"發生,即與張一廛聯合致電蔣介石,呼吁團結、和平、息戰。同時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展開各項組織和教育工作。后終因勞累過度而病逝。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臺、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主要著作有《空山靈雨》、《綴網勞蛛》、《危巢墜筒》、《道學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篇12
作文:讀《落花生》有感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遞鋪小學五年級⑶班 謝 鵬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边@句話和父親教育孩子的過程使我終生受益。
小作者的爸爸教育孩子的方法是非常好的。他的爸爸拿花生跟石榴、蘋果等好看的食物比,贊美了花生深藏不露的特點和為了突出花生特有的可貴之處,告訴我們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像落花生一樣的人。
清晨,人們還睡在暖洋洋的大床上,可是,清潔工人們已經早早地起床,正在大街上不分晝夜地掃地。他們穿著樸實無華的清潔服,不求虛名地在為人們掃地。難道,這些人沒有落花生那樣無私奉獻的品質嗎?
再想想我自己,到了雙休日,每天睡得很晚才起床寫作業;地上有垃圾也不撿,只是一躍而過;別人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也不去扶他起來,而是在他身旁笑話他。現在,想到以前,我真的是太不應該了。落花生就比我強,它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但是,它卻非常有實用價值,可以榨油、味道美、價錢便宜等等。
從今天開始,我要向落花生學習,不只是講體面,還要做一個對國家的科學發展有用途的人。我相信,只要刻苦學習,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將來報效祖國!
【指導老師:楊瓊英】
作文:學《落花生》有感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學五年級⑶班 徐遙辰
落花生,一種埋在地里,一種不起眼的小東西,卻好處多多。小小的花生里面蘊藏著深奧的道理。
《落花生》這篇課文通過作者對兒時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品嘗花生談論花生的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篇文章的作者許地山,筆名叫落華生,他特意給自己起了個落花生的諧音筆名,這是因為作者許地山要做一個品格像落花生的人,不張揚,不只講外表,要做一個務實有用的人。一顆不起眼的花生居然能夠指引一個人生活的方向,多么偉大。
是的,這世界上的一切都默默地各自生活著,只要你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就會發現每種事物的不同,你的思想會突然得到啟迪,你的心靈因震撼而激動。也許它們只是一只頑強固執的小螞蟻,一支為寫字而用完的鉛筆,一張可任人畫鴉的白紙……
《落花生》這篇文章,不僅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它更讓我們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正用無聲的語言告訴著我們更多的道理,讓我們從中領悟而健康地成長。
作文:賞《落花生》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小學五年級⑷班 顧舒鳴
花生,大家一定嘗過吧!它很便宜,是我們餐桌上常有的一道菜。可是,大家卻不知花生的可貴之處。這學期發下新書,我發現書里有一篇課文叫《落花生》。我初讀了一下,知道課文是以物喻人,寫花生雖然不體面,但對別人有用!翱蔀槭裁催@么簡單的課文會出現在課本里呢?”我疑惑不解。
過了幾個星期,我們學到了這篇課文。同學們都知道這篇課文的道理。可老師又告訴我們,花生有藏而不露的品質。我仔細一想,對啊,花生把自己的果實埋藏在地里不體面,可它卻有很多好處,不是表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
是啊,我們的生活中,不也有這樣長得體面,但心里不體面的人。有一次,我在路上,看見以為阿姨,穿著打扮十分體面,很高貴。她手里提了只硬塑料袋,走到半路,她就把塑料袋隨手一扔。我過去一看,只見那袋里有許多垃圾。
人,就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對別人有好處的人,講不講體面,不是最重要的。
花生,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花生的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