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A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贛南游擊詞》教案范文(精選5篇)
語文A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贛南游擊詞》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
2.能看注釋,查字典或結合查閱資料,了解課文內容。
3.能朗讀和背誦課文。
4.體會紅軍游擊隊員滿懷革命理想在艱苦斗爭生活百折不撓、堅韌不撥的頑強革命斗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主要教法
自主探究 教具 實物投影 學法指導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
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有一位解放后被授予元帥軍銜,曾先后擔任上海市市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同志,他一生酷愛文學,被譽為“元帥詩人”。他就是陳毅。郭沫若在《贈陳毅同志》一詩中這樣評價他:“一柱天南百戰身;將軍本色是詩人!标愐阃居1935年至1937年曾在梅嶺開展過三年游擊戰爭,經歷了革命斗爭中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作為軍人,他以自己的行動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偉大革命力量;作為詩人,他為我們留下了像《登大庾嶺》《梅嶺三章》《贛南游擊詞》等氣壯山河的詩篇。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贛南游擊詞》(板書)
二、引導自學
1.明確訓練重點(見教材,齊讀)
2.聽范讀。提出要求:注意一些字的讀音和字形結構,初步了解詩人的感情。
3.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從內容上看,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每部分講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前8節,分別攝取了晨醒、午飯、開會、行軍、野營、潛伏、覓食、請戰等8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戰斗生活細節和場景,具體生動地展現出紅軍游擊隊員風餐露宿、周副業出的艱苦戰斗生活和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頑強革命斗志。第二部分寫紅軍游擊隊的戰略戰術、遠大理想和與人們群眾的血肉關系,揭示紅軍能在敵人日搜夜剿下堅持斗爭并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
三、細讀課文,加以理解
1.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讀后你知道了什么?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 學生群體自學
3. 小組交流
4. 集體匯報:
第一小節,晨醒
。1)這小節寫的是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為什么戰士們會起的這樣早呢?
。3)是哪個字讓你感受到雖是夏夜,但空氣仍舊寒冷呢?(侵)
(4)從這小節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小節,午飯
。1) 從這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三小節,開會
。1)從這你知道了什么?
。2)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感受到的?
第四、五小節,寫行軍和野營的艱苦和月下野營是的高度警惕性。
交流(反饋)
五嶺深山晝夜溫差很大,夜風很涼,戰士們席地而臥,裹在身上的衣服、被子又被露水打濕了,所以雖值夏時夜里還是覺得很冷。知了也早早地在四周唧唧地叫起來,寒冷加吵鬧,又怎能讓人睡得著呢?
第六、七小節,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表現游擊隊員堅韌不拔的戰斗精神。
第八小節,寫敵人對五嶺山區的瘋狂清剿和軍民高昂的革命斗志。
第九小節,寫游擊隊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
第十小節,寫出了紅軍游擊隊與人民群眾的雨水關系。
第十一、十二小節,是勉勵戰友們克服悲觀失望情緒,練好本領,穩住陣腳,放眼未來,爭取革命的最后勝利。
5.全課小結六、自由朗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抽查兩個學生,并作背誦指導)
6.再讀課文,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7.講述:詩歌具有抒情的特點,強烈的情感從哪里來,是從詩人情懷中流露出來的。“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魯迅語)。
8.集體背誦課文
指導語:讓我們懷著對將軍的敬仰,再背一遍《贛南游擊詞》,希望能進一步感受那真實而又生動的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
四、拓展延伸
陳毅將軍還寫了許多優秀的詩歌,如:《梅嶺三章》、<<偷渡梅關》、《野營》等,有興趣的話可以讀讀。
交流(反饋)
語文A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贛南游擊詞》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掌握難認難寫的字。
2. 正確流利與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3. 利用查字典或查資料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十二課《贛南游擊詞》。
2、齊讀課題,說一說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贛南指:____。點明了: 游擊告訴了我們:____。詞點出了文章的____。
3、作者簡介: 史實。
1934年10月, 中央蘇區紅軍主力踏上 了漫漫長征路。為了加 強蘇區的政治、軍事領 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 蘇區中央分局,由項英、陳毅等領導。到了1935年元月, 蘇區地域縮小。 面對強大的敵人,蘇區 。中央分局決定分9路突 圍。3月,項英、陳毅 等先后到達以油山為中 心的贛粵邊地區。項英 向黨中央發出最后一封 電報,報告部隊突圍情 況, 并收到了中央回電。 因中央更換了密碼,無 法譯出,項英便命令埋 藏電臺,燒毀密碼。從 此蘇區紅軍與中央失去 聯系,并在白色恐怖中 堅持艱苦卓絕的游擊戰 爭。敵人動用重兵,采 取移民并村和趕群眾出 二、過程
活動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自學生字新詞;自主積累詞句。
。1) 我會讀。
贛南 探囊取物 淫雨 兼并 咳嗽 怨嗟 陳列 腸子 兼旬 遮擋 屯集 泄露 屠殺 難堪
。2)我會寫。
(3)理解詞語。
侵: 交通: 淫雨: 兼旬: 若云屯: 二更長: 。 。 。 。 。 山的手段,長期搜山、 圍山、燒山,企圖把游 擊隊困死在崇山峻嶺之 中。紅軍將士整年整月 都在野外露宿,大風大 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 獲錦歸: 。
2、朗讀品析:讀一讀,想一想每一小節寫了什么?(用一個詞概括) (1) 詞的前八節分別描寫了游擊隊員 ( ) 、 ( ) ( ) 、 ( )、( )、( )、( ) 、( )八個典 型代表意義的戰斗生活細節和場景, 生動展現了游擊隊員風餐露宿、 晝伏夜出 的( )。
。2)詞的后半部分分別寫了( )、( ) ( )( ) 這正是我軍取得勝利的力量源泉。
活動二:品析感悟。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中你最感動的小節,想一想自己的感受,并在旁邊 做好批注。
2、 張開你想象的翅膀, 選取自己喜歡的小節, 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活動三:小練筆。
用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你讀了《贛南游擊詞》之后的感受。
1936年1月下旬至2月,贛粵邊地區出現罕見的大雪封山。 游擊隊的糧食斷絕, 只能摘野果、采野菜、 剝竹筍充饑。面對紅軍游擊隊的困境,贛南地 下黨的同志組織群眾利 用每月初一和十五開禁進山砍柴的機會,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 把食鹽溶進棉襖里,設法丟在山上,轉交游擊隊。陳毅在油山秘密據點吃著從山上“撿”來的大米飯,感慨萬千, 寫下了這首動人的《贛南游擊詞》 。 正是依靠 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掩 護,我紅軍將士才堅持了贛南游擊戰,奪取了 反“清剿”斗爭的勝利。正如陳毅同志1942年在一封信中指出的: “南方的3年游擊戰爭,也同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樣,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不可戰勝的偉大革命力量!
語文A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贛南游擊詞》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掌握難認難寫字。
2.查字典或查閱資料,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會紅軍游擊隊員在艱苦斗爭生活中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頑強斗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有關游擊戰爭的背景資料、錄像,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有一位元帥,曾先后擔任上海市市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他一生酷愛文學,被譽為“元帥詩人”。他就是—— 陳毅(板書)。郭沫若在《贈陳毅同志》一詩中這樣評價他:“一柱天南百戰身,將軍本色是詩人!标愐阃居1935年至1937年曾在梅嶺開展過三年游擊戰爭,經歷了革命斗爭中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在此期間,他為我們留下了《登大庾嶺》《贛南游擊詞》《梅嶺三章》等氣壯山河的詩篇。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贛南游擊詞》(板書)。
贛:江西省的簡稱。贛南:就是江西的南部,梅嶺一帶。
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二、初步感知
1.以你認為最有效的方式讀讀課文,要求:
(1)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遇到不懂的句子或小節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讀音。
。1)指名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
。2)出示生字組詞,再指名讀或開火車讀。
。3)把這些生字詞放到課文中去,你還能讀準確嗎?請同學們再自由讀讀課文。
4.課文中有不理解的詞語,找出來先自學,不能解決的,再全班交流。
侵:侵蝕;浸潤。
交通:指當時游擊隊的聯絡員。
淫雨:久雨。漢代鄭玄注:淫,霖也,雨三日以上為霖。
兼旬:兩旬,一旬為十天。
若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多而盛。
二更長:二更多。更,中國傳統的夜間計時單位。每夜分作五更,每更兩小時,二更大約相當于夜晚十時前后。
獲錦歸:衣錦還鄉,即富貴后回到故鄉。詞中指勝利而歸。
三、再讀課文
1.請12名學生每人讀一小節,教師適時糾正學生的讀音。
2.思考:
。1)課文描寫了游擊隊員的哪些生活?(晨醒、午飯、開會、行軍、野營、潛伏、覓食、請戰)
。2)課文描寫了哪幾部分內容?(游擊生活、游擊戰術、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和對戰友的勉勵四個部分)
3.交流自學情況。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語。
2.課文描寫了哪幾部分內容?
二、品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描寫了游擊隊員的哪些生活?你從他們的生活中體會到了什么?
。2)畫出讓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場景。
2.討論交流:
。1)課文描寫了游擊隊員晨醒、午飯、開會、行軍、野營、潛伏、覓食、請戰等八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戰斗生活細節,從他們的生活中我們體會到紅軍游擊隊員在艱苦斗爭生活中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頑強斗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生自由答)
師:你能把這一節讀給大家聽嗎?(生讀)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覺到了你對紅軍游擊隊員的贊美之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場景?
(在茂密的叢林間,天還沒有亮,游擊隊員們就早早醒來了。為什么起得這樣早呢?這是因為戰士們席地而臥,裹在身上的衣服、毯子又被濃重的露水給打濕了,所以雖然是夏夜,戰士們還是覺得很冷。不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樹間唧唧地叫起來。既冷又鬧,可能還有蚊蟲的叮咬,怎么能睡得著呢?由于衣服都給露水打濕了,所以起身之后,渾身都沾滿了野草。)
師:你從哪個詞體會到露水的濃重?(侵)
師: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t軍游擊隊員白天要跟敵人戰斗,晚上又睡不安穩,他們的戰斗生活是多么的艱苦。)
師:帶著這樣的感受,誰來讀讀這一節?(指名讀)多么堅強的游擊隊員啊,誰再來讀?(另一位學生讀)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忍受著蚊蟲的叮咬、知了的吵鬧,連覺都睡不安穩,但他們沒有怨言,多么可愛的戰士啊,大家齊讀。
師:文章還有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2—8節教法和第一節類似,教師根據學生說出的不同小節進行指導,可以打亂順序進行教學)。
過渡:面對艱苦的斗爭生活,我們的游擊隊員還是頑強地跟敵人進行斗爭。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游擊隊員具有頑強的斗志呢?
。ǜ叱挠螕魬鹦g,使他們對革命勝利充滿信心;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相信革命一定能取得勝利;離不開陳毅對戰友們的勉勵,他教育戰友面對困難不氣餒,練好本領,為祖國為人民立大功。)
師:你們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的?(9—12節)
在解釋重點詞句后進行: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生讀)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覺到了你對游擊隊員的贊美,對賣國賊的痛恨。誰再來讀?(生讀,教師適時評價,讓學生讀出感情。)
3.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你想對身處密林、艱苦斗爭的游擊隊員們說些什么呢?
三、作業
1.選取課文中你最感動的場景,把讀后的感受講給大家聽。
2.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板書
贛南游擊詞 艱苦生活
高超戰術
群眾支持
勉勵戰友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頑強斗志
語文A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贛南游擊詞》教案范文 篇4
這種形式的詩歌,學生接觸不多,讀的時候,不容易把握感情,讀時斷句有時掌握不好。需要在教師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感悟讀法。本首詩歌理解起來不難,應該在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語文A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贛南游擊詞》教案范文 篇5
陳毅對詩歌的主張是,不反對形式技巧上的探索,但鄙視單純玩 弄形式技巧,不能讓死板的形式規則束縛住!囤M南游擊詞》正體現 了他的這種藝術追求。這首詞是按《憶江南》詞牌的句式寫成,但并 不依照《憶江南》詞的平仄格律。
各節都含著豐富充實的生活內容、 思想內容和思想情感,極富生活情趣,而在形式和格律上則給了自己 相對的`自由,不過分拘泥于死板的形式規則。在語言上,陳毅采用群 眾口語,如“乖乖聽安排”、“重生親父母”、“好兒郎”等,同時 又善于吸取有生命力的古語詞,如“兼旬”“怨嗟”、“禹鼎”等。 在用典上, 承其義, 如“鐵樹要開花”。 在風格意境上, 或質樸無華、 明白暢曉,如第 9、10 節;或雅致灑脫,含蓄有味,如第 1、4、5 節; 或有民歌的情趣,或有古詩的風韻,不拘一格,而又多樣統一,構出 一派清新豪邁的格調。全詞意趣盎然,情味畢現,極具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