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美麗的家鄉教案(精選3篇)
小學音樂美麗的家鄉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唱歌曲,增加學生對中國北方地區音樂的了解,激發學生對民間音樂的學習熱情。
二、過程與方法:
1.體驗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歌曲中的不同情緒。
2.模唱的方法,唱準歌曲第一樂段曲譜。
3.視唱的方法,學習歌曲第二樂段曲譜。
三、知識與能力:
1.通過視唱曲譜,提高學生識讀樂譜的能力。
2.通過學唱歌曲,引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第一樂段;用優美的聲音演唱第二樂段。從而提高正確的表達歌曲的能力。
3.通過學唱歌曲,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二學情分析
此教學班為五年級的自然班,班級聲音條件整體較好,但是少部分學生音準較差,歌唱方法需要糾正和提高。有個別學生音準較差。由于班級容量較小,僅為18人,因此,個別音準差的學生,對整體效果影響還是較大。我的策略是,要求這些音準較差的學生盡量降低音量。班級學生,識讀樂譜能力較強,基本可以獨立完成本課的識譜任務。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素養。能夠準確理解歌曲要表現的內容和情緒,并用聲音表現出來。學習過10余首合唱歌曲,具有一定的合唱水平。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用歡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三度到六度音程的音準及和聲部分的和諧統一。
四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導入】
(一)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體會蒙古族對家鄉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二)提問喜不喜歡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家鄉都有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一課的主題,暢所欲言談談對家鄉的了解。
【講授】《美麗的家鄉》
(三)學習歌曲《美麗的家鄉》
1.初聽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初聽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認識,并感受歌曲的情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少數民族歌曲,他們的家鄉非常美麗。歌曲表達了人們熱愛家鄉,贊美家鄉的真摯情感。請你來感受一下,體會一下歌曲的情緒。試著說一說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曲?
播放歌曲《美麗的家鄉》(帶有達斡爾族圖片的課件)
生:欣賞歌曲,通過歌詞提示,判斷出歌曲是一首達斡爾族民歌。
師: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達斡爾族的風土人情。說一說他們居住在哪里?以什么為生?以呼號為節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間歌舞形式叫什么名字?
(居住在黑龍江北岸,以捕魚和打獵為生,以呼號為節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間歌舞形式叫“魯日該勒”。)
設計意圖:歌曲延伸,大致了解
2.復聽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聆聽,使學生能夠分辨出歌曲的段落構成。
師:再次播放歌曲,說一說兩個樂段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合唱)
生:再次欣賞歌曲,回答問題。
第一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合唱(出示課件)
3.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設計意圖:通過聽唱法,完成第一樂段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聽唱能力。
(1)學習第一段的前兩樂句
a.師:播放歌曲第一樂段。
b.師:再次播放歌曲第一樂段。
生:輕聲跟唱第一樂段。直接填詞演唱。
c.師:分句指導前兩樂句。注意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清楚、準確;八分附點音符的演唱要輕巧。
教師示范、指導“浪、滿”,注意強弱對比,用手勢幫助學生理解。
d.生:完整演唱前兩樂句。
注意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表現。
(2)學習第二段的前兩樂句
a.生:跟琴演唱第二段的前兩樂句
b.教師示范、指導“舀、飛”。
(3)學習后兩樂句
這樣美麗的自然美景我們怎能不熱愛?達斡爾族人們不由得唱出了歡快的旋律。
a.生:輕聲演唱后兩樂句。
b.師:為了更好地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我們加上重音記號再
試一試。教師示范指導。
c.生:演唱后兩樂句。
4.學習第二樂段
(1)師:聽聽歌曲的第二樂段是怎樣來抒發熱愛家鄉、贊美家鄉之情的。
生:欣賞第二樂段
(2)學習高聲部
a.師:這么美的景色,我們怎樣才能表達出來?
生:直接跟音樂(音樂大師軟件)學唱高聲部(填詞唱)
注意前八后十六、四分附點音符的準確。
師:示范、指導
b.高聲部同學視唱歌譜,低聲部同學看自己聲部的歌譜
(3)學習低聲部
a.生:低聲部視唱歌譜,高聲部學生輕唱歌譜進行配合。
b.生:低聲部唱歌詞,高聲部輕唱歌譜進行配合。
師:分句指導。
(4)合唱
生:高、低聲部輕聲合唱(填詞唱)
師:分句指導。注意歌曲的情緒,與第一樂段的區別。用優美抒情的聲音進行演唱。
師:我們怎樣用力度變化,來表達達斡爾人民對家鄉的熱愛。
生:個別學生試唱。
師:他用的是什么力度變化來表現的?(漸強)為什么用漸強?
教師示范演唱(旋律音,與歌曲中的旋律走向相符)(出示課件)
教師糾正指導。啟發學生情感的正確表達。(歌曲在這里加入合唱,能夠更加充分的表達情感,使歌曲更加立體、豐富。高聲部是美麗的喜鵲,低聲部是遼闊的大地、河流,二者相互呼應。使歌曲情感表達更加充分。)
5.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
生:心里默唱。注意歌曲的演唱順序。
(2)跟伴奏音樂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提示學生用不同情緒,正確表現歌曲。(第一樂段:歡快活潑,第二樂段:優美抒情)
五課后延伸
1簡介歌劇《傲蕾·一蘭》
師:出示課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歌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曲(達斡爾族)這首歌曲選自歌劇《傲蕾·一蘭》。她是歷抵抗沙俄入侵的達斡爾族女英雄。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三百多年,但她不畏*、誓死保衛祖國,保衛家鄉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揚。同學們可以回家查找相關資料,更深入的進行了解。
2.欣賞歌曲《忠實的心想念你》
師: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首斯琴格日樂演唱的達斡爾族民歌,感受一下它與我們學過的哪首歌曲的旋律相似?(《美麗的家鄉》)今天我們學習的《美麗的家鄉》就是在這首歌曲的基礎上改編創作而來。這位歌手使用現代的、流行的方式演唱的,你想不想用這樣的風格來唱一唱?我們就用聽的“那依吔——”來試試看。
生:個別學生試唱。
(五)完整演唱歌曲
師:讓我們再次感受達斡爾族人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用我們美妙的歌聲來表達我們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
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美麗的家鄉》這首歌曲,有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呢?我們的祖國56個民族,各民族兄弟姐妹風雨同舟,并肩向前。老師希望同學們刻苦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將來共同建設我們更美麗的家鄉。老師相信你們!讓我們伴隨這首《美麗的家鄉》結束本節音樂課吧!(跟伴奏演唱歌曲!)
小學音樂美麗的家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聲部時能做到音準到位,聲音和諧。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導入教學。可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師介紹歌曲的出處。簡要介紹歌劇《傲蕾一蘭》的主要內容,并播放歌劇片段,讓學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錄音或教師范唱。
4.讓學生跟著錄音或在鋼琴伴奏下輕聲哼唱第一段歌譜,要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譜后,填詞演唱。
6.教師教唱第二段曲譜,依次學習兩個聲部,唱熟后,可用鋼琴彈一個聲部唱一個聲部。
7.教師可將全班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演唱兩個聲部并互換聲部練習。練習時要注意音準以及聲音的和諧。
8.教師伴奏,請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小學音樂美麗的家鄉教案 篇3
目標
1、用充滿歡快喜悅的聲音演唱歌曲《美麗的家鄉》,在演唱二聲部時能做到音準到位,聲音和諧。
2、為歌曲劃分段落,并注意樂句間的聯系與旋律的行進特點。教學準備歌曲錄音帶歌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東海之濱—大連,我們非常愛她,你還去過什么地方,熟悉哪些城市?
生:學生交流,通過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師:是啊,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就生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這是多么大的一個“大家庭”啊,達斡爾族就生活在祖國的北方,聽,他們的歌聲多么動聽。
二、歌曲《美麗的家鄉》
1、初步感知歌曲
師:播放歌曲錄音,出示歌片
生:傾聽歌曲并初步感知歌曲
師:這首表現達斡爾族生活的歌曲充滿了怎樣的情緒?
生:愉快、活潑、喜悅„„
師:這首歌曲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為什么?
生: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歌曲的第一部分是齊唱,表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生活的幸福,第二部分是合唱,表達了他們熱愛自己家鄉、贊美家鄉的感情。師:大家分析得很正確,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
2、學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A、按節奏朗讀第一部分歌詞,進一步熟悉歌曲,找出節奏與旋律特點師:通過按節奏讀歌詞和你的觀察,在歌曲中出現了哪些典型的節奏?生:有后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附點八分音符。
師:說得很正確,請大家比較一下,你還有什么發現?
生: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的節奏基本相同,第三樂句與第四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師: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現在我們來唱一唱這部分的旋律,看看又有什么新發現?(教師指導學生演唱)
生:學唱第一部分的旋律,并在學唱后回答問題。
生:第三與第四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而且這兩個樂句只有最后一個音不同,其余的旋律都相同。
師:總結得很好。這種方法就是音樂中的“重復”。重復有完全重復——節奏與旋律都相同;而有的是不完全重復——節奏相同旋律不同,或者是旋律相同節奏不同。這種創作手法在音樂中經常運用,大家在今后的旋律填空與旋律續寫中呢
可以考慮運用這種“重復”的手法。
B、演唱第一部分的旋律,注意音準與附點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正確
C、加入第一部分的歌詞,指導學生處理好重音記號
師:第三與第四樂句的襯詞部分,怎樣表現更好?
生:歌曲中加上了重音記號,顯得更加活潑生動。
師:指導學生演唱第三與第四樂句中的重音記號部分。
D、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3、學唱第二部分
A、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在節奏旋律情緒上的比較
師:在學唱第二部分之前,請大家再來欣賞一遍歌曲錄音,想一想第二部分有什么特點?
生:隨歌曲錄音演唱第一部分,并傾聽第二部分,思考問題回答。
生:高低聲部的節奏只有一個小節不相同,其余完全相同。
師:它與第一部分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教師出示表格,學生共同總結)節奏旋律情緒演唱方式
第一部分緊湊平穩歡快活潑齊唱
第二部分舒展上下起伏優美抒情合唱
師: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不同通過表格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在演唱歌曲時大家就應該注意這些對比,更好地表現歌曲的意境。
B、分別學唱高聲部與低聲部的旋律,注意高聲部出現的附點四分音符與音準
C、合唱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合唱,
a.互換演唱,指導學生合唱中的六度和聲音準
b.用悠長的氣息更好地表現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三、鞏固與拓展
1、進一步了解歌曲
師: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北方民族達斡爾族的生活,你能介紹一下這個民族嗎?(學生介紹,教師演示課件)
生:達斡爾族是我國北方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還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新疆。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文字,使用漢文。以狩獵和農業為主,漁業發達。達斡爾就是“開拓者”的意思。
師:通過介紹我們對達斡爾族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今天我們學唱的這首歌曲《美麗的家鄉》選自于電影歌劇《傲蕾一蘭》,她是歷真實地抵抗沙俄入侵的達斡爾族女英雄,她不畏*、誓死保衛祖國、保衛自己的家鄉,雖然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但是她的民族精神值得我們繼續學習與傳揚。
2、鞏固歌曲
師:通過介紹,相信大家對歌曲有了更深地了解,現在就請大家再來演唱這首歌曲,表達出達斡爾族人民熱愛家鄉的感情。
生:有感情演唱歌曲,注意兩個部分的對比。
3、總結提升
師:今天我們通過《美麗的家鄉》這首歌曲了解了達斡爾族,其實在我國北方還生活著其它少數民族,象鄂溫克族、赫哲族„„他們每一天都在用勤勞的雙手耕耘土地,建設家鄉。在下一節課中呢,我們還要到祖國的北方,去了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其它少數民族,了解他們的生活,欣賞反映他們生活的音樂作品。
4、下課(播放歌曲《美麗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