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精選10篇)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學習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
2.了解舉例子、制圖表在說明中的作用。
3.用科學的眼光審視生活,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課文提示】
1.華羅庚,是我國的數學家。
2.本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
【正音正字】
裨 bì
【詞語積累】
錯綜復雜 千頭萬緒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急急忙忙 小題大做 不無裨益 通力合作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運用下定義說明方法介紹什么是統籌方法,總領全文。
第二部分(第2—14段),介紹統籌方法的原理及應用。這部分由兩層構成。
第一層(第2—8段),寫統籌原理運應用到生產管理方面。
第二層(第9—14段),由“抓燒開水這個環節”引出在近代工業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環節、主要矛盾,統籌方法在近代工業管理中的應用。
第三部分(第15、16段),說明統籌方法在其他領域的運用。
【課文分析】
本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及其運用方法。
本文講述的科學方法雖然知識性、科學性都很強,但是由于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泡茶加以說明,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文章顯得通俗易懂。
【思維訓練】
1.統籌方法是什么方法?在應用時,它的主要點是什么?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主要點是把工序安排好。
2.從全文看,運用統籌方法的好處是什么?
運用統籌方法的好處是: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
3.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
本文主要運用了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制圖表等說明方法。
4.列數字、制圖表有什么作用?
在復雜的工序中,難以用文字一一表述清楚。改用數字和圖表說明,就變得簡單明了,具有直觀形象、清楚醒目的特點。
5.舉例說明,你自己是怎樣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設例子、配圖表的說明方法
2、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本文通俗活潑的語言
3、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在學習生活中,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說明:
本文是數學家華羅庚的一篇科普說明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及其運用方法。本文講述的科學方法雖然知識性、科學性都很強,但是由于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燒水泡茶加以說明,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朗讀通俗活潑的語言中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設例子、配圖表。另外,在學生學習了統籌方法的基本原理后,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必將學會更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激發興趣
以“春季校運會班級學生報名參加比賽,因沒有合理安排,而丟失了比賽的機會”事例導入。
傾聽、思考、初步交流。
以較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引入課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初步的交流,會產生矛盾的沖突,意見的紛呈,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學習課文
掌握原理
提出要求:
自讀課文,什么是統籌方法?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散讀課文,圈劃課文主要內容。“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明確:使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培養學生讀書必須動筆墨的好習慣。
深入學習
懂得方法
作者是怎樣給我們介紹這種方法呢?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可抓住一些“路標”;
講解“舉例子”和“設例子”的區別;
講清:抓住主要環節,合并次要環節
1、 抓住文中的關鍵句,給課文分段分層:“如何應用呢”——承上啟下;“當然,這種方法……”——承上小結。
2、 明確本文的說明方法:設例子、配圖表;并明確:“設”,是設計出來的例子;“舉”是列出事實存在的例子。
3、 學習“燒水泡茶”例子
各組派代表到黑板上畫圖表,并借說自己所畫的含義。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逐步教會學生自己閱讀的習慣,學會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概括內容。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可以將此環節的教學更為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具體明確各環節之間的關系,明確其中的關鍵的環節。
通過文本的閱讀,轉化為自己動手實踐的能力,并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朗讀課文
品味語言
范讀課文11節,并說明科普作品是讓廣大人民群眾閱讀,語言須通俗活潑。
體會并舉例說明通俗活潑的語言特點。
口語: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通俗)
成語、文言詞匯:錯綜復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卑之無甚高 (活潑)
教師的范讀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就將感受說明文語言通俗活潑的特點。再指導學生歸納小結,就將更容易掌握了。
拓展練習
學會應用
提出生活中的現象,運用統籌方法懂得在生活中運用科學:張洪每天早上起床后,需要花費:淘米一分鐘,燒早飯八分鐘,漱口一分鐘,洗臉一分鐘,整理被子一分鐘,早鍛煉四分鐘,然后吃早飯上學去。
用統籌方法原理,合理安排順序,設計出方案,并用圖表法將七件事的合理順序表示出來:
淘米1燒早飯 8
整理被子 1
漱口 1
洗臉 1
早鍛煉 4
吃早飯、上學
學生運用剛學的統籌方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又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將自己所畫好的圖表講述出來,口頭表達能力有得以訓練。
思路點撥
以課文中所設的例子為突破口,提出要完成燒水泡茶這件事該如何安排?在同學們意見分歧的情況下,先不急于回答,而是適時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再來對照自己原先的設計,找出差距,孰優孰劣,說明理由。
練習舉隅
1、詞語積累:錯綜復雜 通力合作 臨事而迷 不無裨益
2、請將下面的設例繪成統籌圖表:李強每天下午放學后5點10分到家,他要做這幾件事:①做作業(30分鐘)②燒飯(40分鐘)③疊衣服(8分鐘)④洗碗(2分鐘)⑤整理書桌(2分鐘)他必須趕上父母親6點10分下班回來吃飯。
3、結合日常生活、學習的實際,自己設例并繪出統籌圖表。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通俗活潑的語言;
2、學習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
3、學會運用統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了解統籌方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設例子、配圖表的說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潑的語言。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掌握字詞及文章結構;
2、了解統籌方法的定義,初步感知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由日常生活時間安排導入。
二、示標。
三、結合課后注釋,簡介作者。
華羅庚,現代數學字,江蘇人。
四、檢查預習。
1、注音。
2、解詞。
五、解題及理清課文結構。
1、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及其衫范圍。
2~15設置燒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圖表,具體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特點。
16指出統籌方法應用的廣闊前景。
六、學生自學課文。
1、劃出統籌方法的定義,思考統籌方法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在應用上有什么特點。
2、甲乙丙三種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種最省時,為什么?
3、你能理解設例子和舉例子的區別嗎?(P88)
4、三幅圖表之間有什么不同?
生讀課文,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教師邊巡視邊點撥引導。
七、師生討論明確。
1、下定義:
統籌方法的性質:數學方法。
特點:安排工作進程。
實用價值:應用極為廣泛。
2、合理——不合理的順序。
第一次設例,表明安排好工序的好處在于節省時間,提高了效率。
第二次再次設例分析并將幾個工序之間的關系歸結為箭頭圖,據圖解說,進一步指出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主要環節(怎樣應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
第三次,舉泡茶為例進行分析,說明次要環節可以合并。
說明統籌方法應用時,可以合并次要環節。
3、(P88)
4、繁》簡,具體》抽象
八、課堂小結。
九、練習。
見課課練。
板書:
統籌方法
華羅庚
1.統籌方法
燒水泡茶:甲→乙→丙
2~15具體說明: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4
魏書生
師:同學們會在主席臺上,臺下千萬位教師聽課,大家有些緊張吧?我教大家一種放松的方法,雙手放在膝上,閉上兩眼,內視鼻尖……(邊講方法邊指導,學生按教師要求做動作)
師:同學們有什么感覺?
生:感覺心情輕松多了!
師:心情輕松了,咱們上課。(全體起立,師生互相問好)
師:老師要講的這篇課文大家可能不愿意學。同學們愿學小說、散文、詩歌、不愿學說明文。今天我們學一篇說明文,施加一個意念,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不愿學的文體學起來都快樂,那語文學習不就是一件樂事嗎?我們這節課學《統籌方法》。(用隸書體板書:《統籌方法》)
師:先不要翻開書,同學們知道這篇課文是誰寫的嗎?
生:(集體)華羅庚。
師:華羅庚的身份?
生:(集體)我國著名數學家。
師:我再提一個問題,什么叫“統籌方法”?誰能不看書,憑自己獨立思考,回答這個問題?
生:就是籠統說明事物的方法。
師:她敢于獨立思考。
生:就是系統的完成一件事的方法。
師:有點接近正確答案。下面不再猜了,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統籌方法吧?那好,請同學們到書中去找答案。爭取一分鐘內找到并記住這個概念,現在開始!(學生看書,半分鐘后陸續舉手要求回答)
師:請找到答案的同學一起回答。
生:(齊)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師:對,同學們沒用一分鐘就找到并記住了這個概念。同學們說,這叫什么說明方法?
生:下定義。
師:對。作者用下定義的方法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誰愿意到前面,在黑板上默寫這個定義?男女同學各推薦一名寫字好的同學到前面來比賽好嗎?(學生們熱情的推薦,被推薦的男生說:“我一定能取勝”。教師贊許,男生同女生上臺板書。)
師:寫得正確,字很工整,看上去男同學寫得更好一些。(男同學會心地笑)
師:學習這篇課文,教師準備教會大家哪幾件事呢?(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邊重復邊板書:學習重點:1、字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無裨益。)
師:大家聽我喊“預備-起”,用一分鐘看課文下面注釋,然后自問自答,可以出聲。(學生迅速翻開書看)
師:我暫時不提問,下面做第二件事,我想領著大家思維的戰艦駛向何方呢?(1、學生邊思考邊說,教師板書;2、學習用圖表說明事物的方法;3、讀懂全文,會說、會寫、會用。)
師:先學習用圖表說明事物的方法。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同學們想用多長時間在課文中找到這個例子并記住它?
生:(齊)一分鐘。(接著學生立即看教材,全神貫注,學習積極性極高。教師看表一分鐘后。)
師:時間到。作者舉一個什么例子?
生:泡壺喝茶。(聽眾大笑)
師:(笑著糾正)是“燒開水泡茶”。請你把燒水泡茶過程講一遍好嗎?(學生回答)
師:他說得對不對呀?
生:(齊)對!
師:他說泡茶有幾道工序?(學生歷數五道工序)
師:作者說這五道工序有三種安排方法,書上還畫了圖表說明。大家看書上圖表是對哪一種方法的說明?
生:(集體)是對辦法甲的說明。
師:辦法乙和丙怎么樣?
生:這兩種辦法都窩囊。
師:作者沒說“窩囊”,他的說的是“窩工”。好,下面準備把辦法乙和丙也分別用圖表加以說明,請男女學生各自推薦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畫圖。(男女生各一名到前面在黑板上畫圖表。)
師:讓他們兩人先畫,咱們看書上圖表,大家想,如果文章沒有文字解說,只有圖表,能不能看得懂?
生:光有圖表,我認為也可以看懂。因為圖很清楚,圖上又有文字。(學生指著圖述說了一遍。)
師:好!他說得很明白,的確只看圖也能懂。現在大家看黑板。(女學生已經畫完,教師對她小聲說了句話,她轉身在圖上改了一處。)
師:同學們看,他們畫得對不對?
生:辦法乙我認為畫對了,辦法丙畫得不對。(教師請他上黑板訂正,并交待下面的同學可以商量,可以上臺幫助修改。一男生在座位上小聲說圖畫得不對,坦親切的拍拍他的頭,笑著問:“你怎么不上去改?”男同學站起來跑到黑板前修改。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有的熱烈商討,有的跑上前去。黑板前有四五個學生爭爭搶搶,你擦我畫,很是活躍。)
師:(男女生都已畫完,回到座位)好,我們比較一下,看起來還是女同學畫得好一些,一看圖就一目了然。男同學的圖表用序號表示,也算是一種創造。(女生非常自豪,男生們也覺得公平。)
師:圖表說明法同學已經掌握了。現在看我們思維的戰艦距離第三個目標“讀懂”還有多遠呀?請同學們把全篇閱讀一遍,重點讀結尾一段。(學生讀)
師:讀懂了沒有?
生:(集體)基本懂了。
師:懂了,還要會說。每們學生都把辦法甲說一遍,七嘴八舌的說,大聲說,說錯了也不要緊,要解放自己。(學生紛紛大聲述說)
師:不僅會給別人講,還要會寫。今天這節課,我們沒有時間用筆寫了,課上我們說,其實是用“口”寫,回去以后把說過的話整理出來,就是用筆寫,同學們愿意的話,回去 寫一篇短文,作業 我不檢查,因為我明天就要走了。請同學們增強寫作業 的自覺性。除了會說、會寫、還要會用。同學們思考一下,生活中我們應用統籌方法的實例,大家愿意商量還是愿意自己想?
生:自己想。
師:自己想也可以,商量也行。(過了兩分鐘學生要求發言)
生:比如說打掃一間房子、桌子、凳子、墻壁、那就可以先踏著桌子、凳子。
師:她說的凳子屬于統籌安排工作過程范疇,但跟今天所學的聯系還不太緊密。誰能舉一個做事窩工的例子?
生:比方我星期天幫媽媽做飯菜,我家有兩個煤氣灶,可我卻先摘菜、淘米,然后才想起燒水做飯,做完飯,才想起做菜,這樣就窩工了。
師:怎么做才不窩工呢?
生:我先燒水,等水開的這段時間,淘米、洗菜。水開后,米下鍋,等飯熟的這段時間炒菜。這樣就節省了不少時間。
師:他講得很好。誰能讓自己的思維從廚房和家庭中解放出來,舉一個別的例子?
生:學校開運動會,總是在進行競賽項目的同時,安排田賽和團體賽,這就節省了時間。
師:這個例子說得很好。大家如果細心,還可以發現更多的使用統籌方法的例子。同學們以后參加工作,就可以用作者教給我們的統籌方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學會這樣做工作就等于---
生:延長生命。
師:對!延長生命。請同學們商議總結一下咱們這節課的學習重點與學習過程。(學生們興高采烈的說本節課三個學習重點及難忘的學習過程)
師: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盼望大家今后能經常運用統籌方法,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為人民、為祖國多做實實在在的事情。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認識統籌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制圖表在說明中的作用。(3)運用統籌方法對生活事例進行合理設計,并能運用圖表和文字進行說明。 2、方法與過程讀說結合、合作探究、拓展實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學習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和生活的效率。(2)了解科學對于生活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教學重點與難點】了解制圖表在說明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將統籌方法的初步能力。【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策略說明一、導入,激發興趣 1、講述:我看到這么一則用“數學”書寫的格言——在學習中要敢于做減法,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請問這是誰說的話。2、出示屏幕:統籌方法1、聽講2、介紹自己了解的華羅庚(1)著名數學家,生于1910年,卒于1985年(2)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3)身殘志不殘,致力于數學研究,成就卓越。(4)重視創導把數學應用到生產實踐中。(5)一生最大的希望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創設情景,設置疑問,目的是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二、初讀課文,認識統籌方法 提出要求:快速閱讀,提取信息,解決2個問題(1)什么是統籌方法? (2)應用統籌方法有什么好處?(出示屏幕)1、迅速瀏覽,圈劃關鍵詞句2、回答交流第1節: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第10節: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 *快速閱讀,抓住關鍵詞句獲取主要信息。三、再讀課文,探討制圖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統籌方法有這樣的好處,對個人乃至國家來說都很重要,那就有必要普及這種科學原理,可是統籌方法是一種數學方法,很抽象,課文中作者是怎樣將這種抽象的事理說清楚的呢?2、引導學生體會制圖表的說明方法的作用。(1)在燒水泡茶喝的事例當中,甲文字說明與圖表1說明有什么區別?板書圖表的作用。(2)同為圖表,圖表1-1與圖表1-3有什么區別? 3、板書統籌原理4你在平時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有沒有遇見過這兩種說明方法,你覺得對你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幫助大不大?舉例說明。 1、自由回答2、以小組的形式合作探究,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3、其余小組成員補充說明。(1)舉事例燒水泡茶喝(2)制圖表圖1:安排工序 抓主要環節圖2:合并次要環節圖3:將圖表數字化 用圖表說明可使說明直觀形象,簡單醒目,使讀者清晰地了解統籌方法應用的主要原理。 *合作學習,發揮生生互動作用,通過探討、聯系實際經驗了解舉例子、制圖表在說明中的作用。 四、拓展應用,提升能力1同學們能不能運用統籌方法來解決我們生活當中碰到的問題。比如學習、生活等等。提示:可以用前兩種圖示表示出來。2、講述丁渭造皇宮統籌規劃的故事,告知學生統籌思想的應用范圍很廣,應在生活學習中運用統籌方法,合理利用時間,提高效率。3、拓展作業(1)向家人介紹“統籌方法”,并結合日常生活、學習的實際,運用統籌方法從時間統籌角度設計一個學習生活方案,并用圖表和文字作說明,比較安排前后的差異。(2)閱讀文言文故事(兩則和運籌學統籌思想有關的古代故事),借助注解和工具書讀懂故事,了解故事內容,感受古人的聰明才智。《黃懷信修龍船》《田忌賽馬》1、解決問題,繪圖交流 *聯系生活實際,向課外拓展,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滲透文言文閱讀,積累文言詞匯,細水長流,提高學生古文閱讀能力。
上一篇:《統籌方法》教案4
下一篇:專題“系統思想與統籌方法”教學設計1(內含大量插圖)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6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設例子、配圖表的說明方法 2、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本文通俗活潑的語言 3、了解統籌方法的簡單原理,在學習生活中,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說明: 本文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一篇科普說明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及其運用方法。本文講述的科學方法雖然知識性、科學性都很強,但是由于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燒水泡茶加以說明,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朗讀通俗活潑的語言中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設例子、配圖表。另外,在學生學習了統籌方法的基本原理后,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必將學會更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導入課文激發興趣以“春季校運會班級學生報名參加比賽,因沒有合理安排,而丟失了比賽的機會”事例導入。傾聽、思考、初步交流。以較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引入課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初步的交流,會產生矛盾的沖突,意見的紛呈,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學習課文掌握原理提出要求:自讀課文,什么是統籌方法?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散讀課文,圈劃課文主要內容。“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明確:使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培養學生讀書必須動筆墨的好習慣。 深入學習懂得方法作者是怎樣給我們介紹這種方法呢?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可抓住一些“路標”;講解“舉例子”和“設例子”的區別;講清:抓住主要環節,合并次要環節1、 抓住文中的關鍵句,給課文分段分層:“如何應用呢”——承上啟下;“當然,這種方法……”——承上小結。2、 明確本文的說明方法:設例子、配圖表;并明確:“設”,是設計出來的例子;“舉”是列出事實存在的例子。3、 學習“燒水泡茶”例子各組派代表到黑板上畫圖表,并借說自己所畫的含義。“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逐步教會學生自己閱讀的習慣,學會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概括內容。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可以將此環節的教學更為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具體明確各環節之間的關系,明確其中的關鍵的環節。通過文本的閱讀,轉化為自己動手實踐的能力,并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課文品味語言范讀課文11節,并說明科普作品是讓廣大人民群眾閱讀,語言須通俗活潑。體會并舉例說明通俗活潑的語言特點。口語: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通俗)成語、文言詞匯:錯綜復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卑之無甚高 (活潑) 教師的范讀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就將感受說明文語言通俗活潑的特點。再指導學生歸納小結,就將更容易掌握了。拓展練習學會應用提出生活中的現象,運用統籌方法懂得在生活中運用科學:張洪每天早上起床后,需要花費:淘米一分鐘,燒早飯八分鐘,漱口一分鐘,洗臉一分鐘,整理被子一分鐘,早鍛煉四分鐘,然后吃早飯上學去。用統籌方法原理,合理安排順序,設計出最佳方案,并用圖表法將七件事的合理順序表示出來:淘米1燒早飯 8 整理被子 1 漱口 1 洗臉 1 早鍛煉 4 吃早飯、上學學生運用剛學的統籌方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又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將自己所畫好的圖表講述出來,口頭表達能力有得以訓練。思路點撥以課文中所設的例子為突破口,提出要完成燒水泡茶這件事該如何安排?在同學們意見分歧的情況下,先不急于回答,而是適時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再來對照自己原先的設計,找出差距,孰優孰劣,說明理由。 練習舉隅 1、詞語積累:錯綜復雜 通力合作 臨事而迷 不無裨益 2、請將下面的設例繪成統籌圖表:李強每天下午放學后5點10分到家,他要做這幾件事:①做作業(30分鐘)②燒飯(40分鐘)③疊衣服(8分鐘)④洗碗(2分鐘)⑤整理書桌(2分鐘)他必須趕上父母親6點10分下班回來吃飯。 3、結合日常生活、學習的實際,自己設例并繪出統籌圖表。
上一篇:閱讀選文——九個炊事員(片斷)
下一篇:《統籌方法》教案3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7
華羅庚學習參考
【學習目標】
1.學習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
2.了解舉例子、制圖表在說明中的作用。
3.用科學的眼光審視生活,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課文提示】
1.華羅庚,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2.本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
【正音正字】
裨 bì
【詞語積累】
錯綜復雜 千頭萬緒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急急忙忙 小題大做 不無裨益 通力合作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運用下定義說明方法介紹什么是統籌方法,總領全文。
第二部分(第2—14段),介紹統籌方法的原理及應用。這部分由兩層構成。
第一層(第2—8段),寫統籌原理運應用到生產管理方面。
第二層(第9—14段),由“抓燒開水這個環節”引出在近代工業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環節、主要矛盾,統籌方法在近代工業管理中的應用。
第三部分(第15、16段),說明統籌方法在其他領域的運用。
【課文分析】
本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統籌方法的科學原理及其運用方法。
本文講述的科學方法雖然知識性、科學性都很強,但是由于作者列舉了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泡茶加以說明,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文章顯得通俗易懂。
【思維訓練】
1.統籌方法是什么方法?在應用時,它的主要點是什么?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主要點是把工序安排好。
2.從全文看,運用統籌方法的好處是什么?
運用統籌方法的好處是: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
3.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
本文主要運用了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制圖表等說明方法。
4.列數字、制圖表有什么作用?
在復雜的工序中,難以用文字一一表述清楚。改用數字和圖表說明,就變得簡單明了,具有直觀形象、清楚醒目的特點。
5.舉例說明,你自己是怎樣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合理利用時間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效率。2、體會舉例子、制圖表、列數字在說明中的作用。3.體會文章簡潔準確的語言。教學難點:學習合理利用時間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效率教學重點:體會本文簡潔準確的語言。教學過程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教學準備:
導入: 新授: 拓展 作業 安排學生利用信息課收集華羅庚的相關信息,布置預習。 展示收集到的資料并介紹。 思考以下的問題:一、文中主要是借助什么事情來介紹統籌方法的? 二、三種方法的區別主要在哪里? 三、作者比較三種方法,提出最好的方法,主要是哪個方面的考慮? 四、根據以上問題,結合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什么是統籌方法? 結合日常生活或班級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的問題,應用統籌方法提出解決辦法。1.抄寫課文后積累部分詞語。 預習課文,收集資料。 .學生交流、展示得到的資料。 學生思考問題,可以讓學困生先概括,然后由其他概括能力較好的導生補充、精練。 學生對語段閱讀并概括,進行比較概括。 學生思考文中最好方法好在哪里,體會統籌方法的最大優點,并用詞語概括(如提高效率、加快時間) 學生思考,從文章中學長依據,不必拘泥定論,不可脫離文本。 采取學生小組討論的形式。 2.用統籌方法安排自己的一天。 熟悉文本、提高上課效率。 培養學生利用現有條件收集有用信息的習慣。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訓練學生的濃縮比較能力。 訓練學生對信息的處理、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準確的概括和提煉能力。 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上一篇:專題“系統思想與統籌方法”教學設計1(內含大量插圖)
下一篇:《統籌方法》教案1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1.了解本文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說明文,必須把事理說得具體、形象。
2.了解統疇方法在生產中的價值及其意義。
教學方法:
通過預習,劃分段落,初步懂得“統疇方法”的應用,通過實例繪制圖表,掌握統疇方法的運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訂正字詞:
文學常識:華羅庚,著名數學家,我國最早把數學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數學家,他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優選法”、“統籌法”,并大力推廣。
解題:
《統籌方法》和《死海不死》一樣,通過標題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提供了文章的線索,但《統籌方法》不同于上篇文章的是以一個科學術語的含義及其應用來安排文章的內容和結構。
閱讀課文,劃分段落(見書)
(一)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及其實用范圍。
(二)說明統疇方法的應用及其價值
(三)說明統疇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分析課文
第一部分,第1句是什么句子?兩個重點詞語是什么?
(判斷句,“安排工作”和“數學方法)
判斷句,這是用下定義的方法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為什么要給它下個定義呢?就因為它是個科學術語,不下定義,不用簡明語言揭示它,我們就不明白,下定義是說明文中很重要的一個說明方法。
第二部分
①2節前句是何句式?
(白問白答的設問句)即抓住“應用”提示下面的說明內容,扣住上文“安排工作進程”這個特點,那么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
②下面文章三次以泡茶為例加以說明,這是什么說明方法?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的?
(舉例)以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說明,使人們對一個陌生的、深奧的科學術語容易理解,感到親切。
(圍繞統籌方法“如何應用”這個問題展開的)
③三次舉例有何不同?
(側重點不同)
一.說明合理安排工作程序的重要性。
二.要縮短工時,提高工效,必須抓主要環節。
三.次要環節可以合并。
課文三次以“泡荼”為例都是圍繞“如何應用”統籌方法來展開的.,那么統籌方法的應用價值是什么?文章在舉例之后,明確說明“這里講的主要是有關時間方面的問題,”因此,本文只是突出了它的一個特點: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④總結三次舉例中的說明方法
(一)舉例、比較,畫圖表
(二)舉例、畫圖表
(三)舉例、畫圖表
第三部分(略)
小結:說明方法
1.下定義(注意與作詮釋的區別)
2.畫圖表
[例]①洗鍋(1分)②燒開水(15分)③煮面(5分)
④洗碗筷(1分)⑤配湯料(3分)⑥拿面條(1分)
⑦盛面條(4分)
語法·句子的主干
(一)句子主干的定義
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語、狀語、補語(即“枝葉成分”)逐層壓縮掉之后剩下的部分。
(二)句子主干組成
一般是由主語或主語中心語,謂語或謂語中心語和賓語或賓語中心語組成的。
[例]“統籌方法”(見書)
(三)抓住句子主干的意義
遇到結構較復雜的句子,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結構,準確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檢查句子的結構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無毛病。
[例]“今天的青年擔負著在下個世紀把我國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見書)
(四)注意問題
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等)要把否定詞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意相反。
滬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統籌方法》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通俗活潑的語言;
2、學習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
3、學會運用統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了解統籌方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設例子、配圖表的說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潑的語言。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掌握字詞及文章結構;
2、了解統籌方法的定義,初步感知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由日常生活時間安排導入。
二、示標。
三、結合課后注釋,簡介作者。
華羅庚,現代著名數學字,江蘇人。
四、檢查預習。
1、注音。
2、解詞。
五、解題及理清課文結構。
1、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及其衫范圍。
2~15設置燒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圖表,具體說明統籌方法的應用特點。
16指出統籌方法應用的廣闊前景。
六、學生自學課文。
1、劃出統籌方法的定義,思考統籌方法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在應用上有什么特點。
2、甲乙丙三種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種最省時,為什么?
3、你能理解設例子和舉例子的區別嗎?(p88)
4、三幅圖表之間有什么不同?
生讀課文,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教師邊巡視邊點撥引導。
七、師生討論明確。
1、下定義:
統籌方法的性質:數學方法。
特點:安排工作進程。
實用價值:應用極為廣泛。
2、合理——不合理的順序。
第一次設例,表明安排好工序的好處在于節省時間,提高了效率。
第二次再次設例分析并將幾個工序之間的關系歸結為箭頭圖,據圖解說,進一步指出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主要環節(怎樣應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
第三次,舉泡茶為例進行分析,說明次要環節可以合并。
說明統籌方法應用時,可以合并次要環節。
3、(p88)
4、繁》簡,具體》抽象
八、課堂小結。
九、練習。
見課課練。
板書:
統籌方法
華羅庚
1.統籌方法
燒水泡茶:甲→乙→丙
2~15具體說明:< 合理→不合理
箭 頭 圖:繁→簡
16.前景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
二、目標:
1、進一步學習設例子、配圖表等說明方法的應用;
2、領會語言通俗活潑的特點。
三、自學課文。
1、學生板演:畫出三幅箭頭圖。
讓學生結合圖表講述統籌方法的性質、特點及其原理。
2、精讀課文16節。
統籌方法原理中要求“統籌”,我們的制度為此提供了前提條件。
3、結尾的作用。
點明了統籌方法在我國得到更加廣泛應用的廣闊前景。
四、全文小結。
1、本文在說明統籌方法的概念之后,設置燒水泡茶的例子,由現象到本質的說明了統籌方法的基本原理、應用方法及應用價值。
2、運用設例子、配圖表、下定義等說明方法。
3、學生事速讀課文,體會語言通俗活潑的特點。
五、練習。
1、日常生活舉例
2、填空:
統籌方法是一種_____數學方法,應用統籌方法的目的是____,關鍵是____。
上一篇:《統籌方法》教學設計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