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通用15篇)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嚴謹用詞準確以及在謀篇布局上的條理性。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關信息,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課文,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聯系實際思考總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教學媒體:
1、 重點詞句、段落的文字課件
2、 美麗地球動畫課件
3、人類破壞地球圖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她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愛的地球(板書:地球)
2、同學們都知道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3、大家的知識很豐富,真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詞語讀準確,語句讀通順。思考:課文又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請同學們看屏幕,對照課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說一說,抽生說。剛才我們通過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讓我們把括號里的詞語牢牢地記在你的小腦袋里,齊讀。
3、當宇航員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課件出示)板書:可愛;易碎
4、請同學們快迅瀏覽課文,用“——“劃出表現地球“可愛”的語句.
三、研讀課文
(一)研讀“地球可愛”
過渡: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地球的可愛”。
1、學習第一段(課件)
(1)“薄”字讀音。形容厚度小讀“bao”和淺在一起時讀“bo”
(2)從作者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書:美麗)你能具體說說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知道紗衣指什么嗎?(大氣層)運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書:打比方)
(3)運用打比方的手法讓我們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來把這段話,再美美地讀一讀。(4)齊讀。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5)小結:看,作者運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麗、可愛,更多的是對地球的贊美。讓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這句話。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難道僅僅就因為她外表美麗嗎?(課件:地球無私地向人類提供著各種資源)
(1)板書:無私 慷慨。
(2)你是如何來理解這兩個詞。
(3)用“慷慨”造句
(4)地球無私的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同學們都知道那些礦產資源?象這些要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地質變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遠消失的資源,我們稱它們為不可再生資源。除了這些資源,地球還向我們人類提供著什么資源呢?(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這些資源的特點是可以循環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資源。可見在這段話中提到的礦產資源只是地球的各種資源中的一種,你知道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嗎?(板書:舉例子)
3、總結:地球賦予萬物生命,哺育人類成長,可以說,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贊美自己的母親。齊讀(課件: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4、聽到同學們發自內心的贊美,我也被深深地感動,老師想寫一首小詩來贊贊我們的地球,大家愿意和我合作嗎?課件。地球媽媽:你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是你明亮的眼睛,——是你濃密的秀發,——是你寵愛的精靈,——是你呼出的氣息……
(二)研讀“地球容易破碎
過渡:是啊,“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同時它又太容易破碎了!”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第3自然段。
(1)第三段告訴我們,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是什么態度?(不加節制的開采)怎樣的開采叫不加節制,說說你的理解。這讓老師想起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資料,據科學家推算,依照現在的速度,煤再有100年左右將會完全枯竭。(板書:資源枯竭)你知道“枯竭”意味著什么嗎?
(2)作者面對這些殘酷的現實,他在寫這一段話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氣憤、不滿、著急、告誡……)
(3)那么,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
2、第4自然段。
(1)人類又是如何對待可再生資源的呢?抽生讀。
(2)“本來”是什么意思?換成“原先”再讀一遍。
(3)現在呢?為什么?
(4)“本來”這個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板書:不能再生。作者在表達方面注意用詞的準確,行文的嚴謹,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5)你知道人類的這些破壞行為,造成了哪些生態災難嗎?生交流。
(6)老師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關資料。(出示課件)
(7)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痛心,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
(8)是啊,地球媽媽因為人類沒有好好地保護你,你原來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而現在卻面容憔悴,傷痕累累。誰來接著說。(把詩補充完整。)
(9)把我們現在的心情融入到這段文字中,自己練習讀一讀。
(10)抽生讀。評價
四、上牽下連,引出第5——7自然段的內容
1、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資源又是那么有限,我們就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
2、 “至少”什么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萬億千米之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
3、那么40萬億千米是一個什么概念呢?
(課前,我做了一個計算,就拿飛機以每小時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計算。你們知道飛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猜猜看。600萬年!能到達嗎?人類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4、地球被破壞了以后,我們真的是別無去處。因為我們只有——生齊答:一個地球!
五、 回到課題,升華情感
1、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那么,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2、讓我們一起來向全世界呼吁,端起課本齊讀。板書:精心保護地球
六、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建議大家課后可以自主開展六個一的環保活動:發一則環保信息;收集一條環保小常識;提一個環保金點子;參加一次社會環保活動;寫一篇環保征文(故事,日記,讀書筆記、調查報告);編一份環保小報
2、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用具體行動,共同捍衛我們的地球媽媽!
板書設計:
太可愛: 美麗而渺小,慷慨無私
只有一個地球 精心保護地球
太容易破碎: 資源枯竭、不可再生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說出對句子的理解,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
2.抓住關鍵句子理解為什么只有一個地球,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找出有關的句子,了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親近地球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同學們,你們所有的快樂與憂傷,都在她身上留下印記;世界上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在她的記憶中存留。
2.她就是——地球,地球我們課文中還親切地叫她是„„(搖籃、母親)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一聲——母親。
3.作者運用什么(打比方)說明方法,把地球比作母親。你瞧地球母親正向我們緩緩走來,你們看!
4.投影出示:(創設情境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
5.她長什么樣?(比如:身材、衣服„„)
6.投影出示:(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7.這樣一位“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的母親在宇宙大家庭里,地位是渺小的。投影出示:(輪讀)師:同茫茫的宇宙相比,生:地球是渺小的。
8.這是運用什么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小?(作比較)作者接著還用什么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小?(列數字)體會“只有”一詞。說明地球小。
9.地球半徑6300多千米,如果我們把地球跟太陽作個比較,一個太陽抵得上130萬個地球呢!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葉扁舟。投影出示:一葉扁舟
二、體悟地球
(一) 1.這位人類美麗而偉大的母親——地球,宇航員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2.我們也來夸夸地球: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3.地球母親因為“美麗壯觀”顯得可愛;地球母親因為“和藹可親”而顯得可愛;地球母親更因為“慷慨無私”更顯得可愛。(板書:可愛)
4.宇航員目睹了這樣一位可愛的地球母親,為什么又發出了投影出示:“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呢?(板書:破碎)
(二) 1.自由讀3—7自然段,相信同學們能找到答案。請用波浪線畫出了。
2. 我想在你們畫的波浪線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處能讓你怦然心動的,是吧?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有沒有哪位同學畫出這一句?個別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
3.你讀這一段語句時心情這樣?(預設:擔憂、難過)
4.這個語段中哪個詞觸動了你的內心世界?(威脅)
5.“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罪魁禍首是——“生態災難”
6.我們現在一起讀讀剛才那位同學讀的那段話,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邊讀邊想想地球上發生了哪些“生態災難”。
7.學生匯報。
8. 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話。用你們的心靈你再細細地去琢磨那段文字,生齊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讀著讀著你會發現“生態災難”這四個字,它已經不是四個字了,在你們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
9.練筆:我仿佛看到了 “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三) 1.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投影出示:“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的礦產資源的枯竭。”導致“礦產資源枯竭”的原因是——“不加節制”
2.“不加節制”你們聯想到什么?
3. 學生匯報。
(四) 1.同學們,課文中告訴我們了,地球上供人類生存的空間很小,地球上的資源有限。那么宇宙這么大,我們人類能不能去找一個“后媽”呢?
2. 投影出示:齊讀“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這句話中“至少”去掉行不行?(學生討論)“至少”一詞說明距離的遙遠,體現了說明文科學性、嚴謹性。
3. 40萬億公里!猜一猜坐飛機得多少年啊?600萬年哪!誰去?
三、呵護地球
1. 正是基于種種的認識,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才發出一系列的感嘆,誰來為我們讀讀?
2. 投影出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3.了解了課文內容,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只有一個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 “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5.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讓我們一起問候地球——《地球,你好嗎?》 當天空不再是藍色,小鳥不會飛翔; 當江河不再有清澈,魚兒也離開家鄉; 當空氣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 當烏云遮住了太陽,世界將黑暗無光; 當冰山漸漸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 當大地干枯了村莊;眼睛也失去渴望; 當城市川流不息的車,從此沒有一點安詳; 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音樂起) 當玩具變成你的衣裳,從此沒有天真幻想; 當貪婪拼命的追逐,沒有動物與你歌唱。 讓我們一起熱愛吧!讓我們一起唱, 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工整地書寫10個生字,理解“晶瑩、恩賜、節制、枯竭、濫用、威脅、指望、破碎、和藹可親”等15個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說出課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課文中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聯系實際思考地球的可愛,地球太容易破碎,認識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課文的說明方法,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聯系實際,讓學生從心靈深處認識“只有一個地球”,從而樹立起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預習課文。課前發給每位學生一首詩《地球的孩子,你們在做什么》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讀詩——《地球的孩子,你們在做什么》。讀后談自己的體會,談自己從詩中讀出地球的孩子在做什么,談自己讀詩后心里的感受。
2、引入新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就課文的題目,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只有一個地球”?是一個什么樣的地球?
4、明確本課時的學習目標: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內容?有哪些讓你感觸最深?是什么感觸?為什么有那樣的感觸?
⑵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初讀課文、讀后交流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就自己感觸深的詞語、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課文寫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內容?有些什么說明方法?有些什么修辭方法?
3、全班交流(圍繞課文寫地球哪些方面內容,交流感受、說明方法、修辭手法),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重點內容板書(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渺小,資源有限,生態災難,無處可去,精心保護)
4、小結:(板書的內容)
三、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1、根據板書的內容,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生概括內容后,老師引導學生說出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四、全班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詩——
《地球的孩子,你們在做什么》,讀后談自己的感受。
那是一種心理的糾結,那是對人類愚昧無知的感嘆,那是一種對環境的憂慮。
宇航員遨游太空,也發出感嘆。讀出宇航員的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圍繞宇航員的感嘆,整體研讀課文
1、地球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⑴學生齊讀宇航員遨游太空所見的地球。
學生齊讀:“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⑵聯系實際,認識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的破壞,以及帶來的后果。
2、地球的“渺小”
⑴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
⑵結合地球的一些實際實際數據,認識地球太容易破碎
半徑:6300多千米 表面積:大約5.1億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億日 陸地面積:1.49億平方千米 可供人類居住:約0.8億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資源有限”
⑴何謂“恩賜”?為何不是恩賜?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礦物資源,認識在“自然資源的有限”。地球無私地、慷慨地向我們提供礦產資源。體會地球太可愛。
⑵聯系實際,人類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產,必將加速礦產資源的枯竭。那時人們將沒有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人類需要的工業原料就沒有了,進而認識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態災難”
⑴人類生活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服務的。何為“本來”?去掉“本來”,讀出地球的可愛;加上“本來”,讀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
⑵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主要有哪些?聯系實際談開去、想開去,體會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亂砍濫伐,捕殺野生動物,廢氣排放,濫用化學品等。并由此展開聯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三、道理
人類別無去處,生成保護地球的意識,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⑴科學家證明什么?是何意?科學家設想什么?是何意?
⑵展開想象,說說人類別無去處的結果?
⑶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說出怎樣保護地球。
四、作業
⑴正確工整地抄寫課后10個生字,15個詞語;
⑵談談自己要如何去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美麗壯觀 和藹可親
無私 慷慨 太可愛
不斷再生
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渺小
資源有限 地質變化 別無去處 太容易破碎
生態災難
附:
地球的孩子,你們在做什么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它從來不懂自私和吝嗇,
總是傾其所有。
可是人類,
曾經和正在做著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里廝殺,
為野心和貪欲去爭斗,
用刀槍去撕裂土地,
讓馬蹄去踐踏豐收,
硝煙窒息兒童的歌聲,
鮮血染紅清澈的河流……
還有:
無休止地砍伐森林,
綠葉為之顫抖;
把動物拎上肉案,
殘忍地捕殺人類的朋友;
無節制地侵占植物的領地,
坐視一個個物種滅絕;
還有、還有、還有……
——節選自《地球萬歲》(作者:薛衛民)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4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了解地球的知識,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2、感受教材中使用的說明方法,喚醒學生保護地球的緊迫性。
3、學生利用課內外資料了解地球所經歷的“生態災難”,激發起保護地球的危機感。
4、引導學生發現身邊正在發生的生態災難帶給我們的生態危害,并激勵學生付出行動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含義,明白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2、明確各種說明方法的用處并靈活運用。
3、利用課內外資料理解課文,進一步了解資源的寶貴和環保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發展
【學法指導】了解作者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理的方法,根據需要搜集整理和運用資料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同學們從圖書館,網絡搜集有關資料,獨立或與他人合作調查周邊的生態環境的現狀寫出調查報告。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談話激趣導入。(出示圖片)這是一張宇航員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拍下的照片。多么美麗的地球呀!你們能說一句贊美她的話嗎?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親愛的同學們,要知道地球用她博大的胸懷養育了無數生命并無私給予了幸福的生活,我們又該如何贊美她呢?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2、同學們說的多好呀!可我們偉大的宇航員還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又為什么呢?
為此,我們組織一次調查活動,分為圖片收集展示、生態播報、數學神探、權威警告這四個小組,結合教材內容與你們收集的資料做一個調查報告。
二、合作探究,體悟深意。
1、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深入每個小組進行指導調查與展示的方法。
2、小組展示調查結果。
圖片收集示組:(因編輯技術問題無法展現)
(1)這組圖片是我們美麗的地球風貌。
(2)這是我們地球母親正在遭受的災難。
生態播報組:(報告地球母親滿目瘡痍的現狀和原因)
(1)地球的渺小。(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2)介紹地球現狀時講清“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生態災難”的意思并舉例。
(3)講解原因時重點說明“不加節制”“隨意毀壞”“不顧后果”所帶來的生態災難。
(4)說一說我們周邊的生態環境的現狀和原因。(如政府招商引來了高污染企業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聽到并看到了地球母親正在遭受的災難,也似乎聽到了地球母親的哭聲。我們感到很痛心,更痛恨那些無知的舉動和非法的行為。
那么,當地球母親無法養育我們時,我們能不能另找住所呢?現在有請數學神探向我們報告。
數學神探:(報告無法找到一個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的星球的原因)
(1)引用科學家的證明。(列數字)
(2)引用科學家的設想。
(3)得出結論:只有一個地球(突出課題)
教師小結:看來,我們是無法選擇了,只有一個地球母親是我們的最親最愛的人了。那我們又該如何行動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不受磨難呢?
權威警告組:(激勵學生付出行動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就;如果就,所以,。
教師小結:我們聽了四個小組的報告深有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那么他們分別都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呢?同組學生互相找一找,議一議。
三、朗讀全文,感悟警醒。
四、課外拓展:
1、看著受傷的母親,蒼老的母親,青春不在的母親,此刻重溫她昔日的美麗,你的心情怎樣?你想對地球媽媽說說什么嗎?(有關幫助地球的話)
2、要保護地球,就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善待地球,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與同學合作,寫一兩句保護地球的宣傳標語。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調查報告:圖片收集展示:可愛同時破碎
生態播報:不加節制、隨意毀壞、不顧后果
數學神探:不能指望、遙遠的事
權威警告:如果……就……因為……所以……
宣傳標語: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情感目標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使學生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措施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
教具錄音機、地球儀
教學體會此文知識性較強,指導學生多查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雙邊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
今天我們學習的《只有一個地球》向我們介紹了有關知識。
(板書:只有一個地球)
(二)范讀課文。
想一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從整體上了解文章。
(三)檢查預習:
讀準字音
本課生字較多,有些字音不易讀準,教師要重點指導,使學生準確掌握生字的讀音
3、解釋詞語。
天際、遨游、映入眼簾、晶瑩透亮、紋痕、搖籃、和藹可親、璀璨、慷慨、濫用、枯竭、目睹。
(四)理清文章結構。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地球的?
2.討論分段并概括段意。
3.訂正:
第一段(1、2):講地球很小,地球上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小。
第二段(3、4):講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有些資源已遭到人類的破壞。
第三段(5、7):講在宇宙之中,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是地球。
第四段(8、9):講宇航員的感嘆,呼吁人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為子孫后代造福。
(五)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講讀第一段。
我們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隨宇航員到太空看一看。
學生讀課文用筆畫一畫有關詞語,然后討論出地球的特點。
(板書:美麗而又渺小)
提出問題,學生討論:
1、為什么將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因為有了地球才有人類和一切生命。)
2、為什么說地球是渺小的,人類活動范圍更小?
(地球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葉扁舟。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3、作者運用什么方法說明地球小,人們活動范圍更小。
(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地球小,人類活動范圍更小。)
指名讀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師小結引出下文。
通過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球是美麗的、壯觀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們人類所生活的范圍更是很小很小。我們應該珍惜它,愛護它。但有些人卻不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不了解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夠隨意破壞的。
(二)講讀第二段。
指名讀第二段。邊聽邊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來講的?畫出來。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什么是有限的?
(有一定的限度。)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表現在哪里?其結果如何?
(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不加節制地開采。結果:礦產資源越來越少。)
(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結果:不但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什么是“節制”和“不加節制”呢?
(節制的意思是限制,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不加節制就是沒有限制,沒有計劃地隨意進行。)
出示小黑板,解決思考練習的第2題。
指名讀句子,注意黑體字的部分,再舉個具體例子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自由讀這部分內容,概括地說一說。
板書:(自然資源有限)
(三)講讀第三段。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地球在宇宙中這樣渺小,自然資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說法,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這樣的說法能行嗎?為什么?
根據文章內容,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這部分用什么告訴人們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第一,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遙遠的事情,即使實現了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學生邊討論教師邊板書:
(不能移民)
教師引讀,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四)講讀第四段。
實際上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如果我們破壞了地球,我們就別無去處。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應該如何做呢?齊讀最后一段。
(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
(板書:精心保護造福后代)
自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第1、2句和第3、4句是什么關系?能試著說一說嗎?
(因果關系。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所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
(五)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本文列舉了大量事實數據,一層一層地讓我們了解了地球的知識,告訴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只有這么一個地球,如果不精心加以保護,那將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嚴重的威脅。我國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地擔負起保護地球的重任。
(六)談感受。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一談自己學后的感受。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大家要暢所欲言,為練筆服務。
(七)解決課后練習第3題。
1.讀詞語并用帶點的詞造句。
2.理解“渺小”和“貢獻”的詞義,體會這些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舉例:
渺小: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團結起來,群策群力,才能戰勝一切困難。貢獻: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鍛煉一副好的身體,長大才能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
(八)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美麗而又渺小
“母親”和“搖籃”?
因為有了地球才有人類和一切生命精心保護
造福后代自然資源有限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6
教材簡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的一篇課文。題目貫穿全文,先講人類擁有的地球美麗而渺小,接著講地球上人類活動范圍小、資源有限,然后講人類不能夠移居到別的星球,最后呼吁人類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賴以生存的星球。
教學目標:
1、學習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渺小、慷慨、枯竭、和藹可親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地球的自覺性。
重難點:
使學生懂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精心保護好地球。
學情分析:
使用本教學設計對學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學生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其次,要求學生對環境保護,人與自然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積累,這樣在課堂上才容易與文本共鳴,較快地進入情境。最后要求學生有積極表達的愿望和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樣師生、生生間的對話才會精彩,教學目標才能高質量的完成。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環保方面、地球知識方面的資料。
2、教師制作相關媒體課件。
教學策略:
1、利用多媒體課件一方面為學生創設情境,讓他們感受到地球的美麗壯觀,另一方面真實地向學生展現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兩種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
2、加強朗讀指導與訓練,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真正懂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必須要精心保護。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已初讀了課文《只有一個地球》,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來學習。
2、板書課題 只有一個地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并根據文章最后兩段填空(出示課件)
因為(1)這個地球太 ,同時又太 ;(2)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 ;(3)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 ,所以要精心保護地球。
2、指名練習填空,并齊讀這段話。
3、說說從課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護地球的原因。
過渡: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人類為什么要精心保護地球的原因。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一、二自然段
1、同學們請閉上眼睛,我們馬上就要跟隨費俊龍、聶海勝兩位宇航員叔叔去遨游太空了(播放課件)到了,快睜開眼睛看,我們的家在哪兒?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件內容:宇宙空間畫面,地球在太陽系中運行的畫面以及一組表現地球山青、水綠、天藍的壯麗畫面。
意圖:聯系時事,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營造宇宙空間的神秘氛圍,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直觀、真實、具體地感受地球的美麗壯觀,拉近了學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2、自讀自悟一、二自然段,畫出描寫地球“美麗、渺小”的句子。
3、交流畫出的語句,課件出示以下重點句子(注意帶點的詞語)
①.......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4、指導朗讀交流的句子,讀出對地球母親的感激,讀出自己獨特的
感受。
過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但它卻慷慨地為人類提供了與自己生存息息相關的各種資源,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呢?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自悟三、四自然段,畫出你感受最深的詞句。
2、交流。課件出示重點句段,加以點撥。
①、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
②、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濫用化學藥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害,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3、讓我們親眼來目睹一下人類的愚蠢行為吧!(播放課件)說說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畫面。
課件內容:地球遭到破壞的情景。如森林被毀、大氣污染、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海灣戰爭的破壞以及沙塵暴肆虐、伊拉克油井大火等畫面。
意圖: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人類對地球母親的摧殘,活生生的畫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說,怵目驚心,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激發了他們對人類這種“暴行”的憎恨,對地球母親的深切同情,其環保意識在他們心中不知不覺地就進一步增強了。
4、(出示課件)練習填空
我是( )資源,( )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可是由于人類的破壞,我( )不能再生,( )造成( )生態災害,如( )。
(任選一種資源來填空,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關聯詞語的用法,體會資源的有限、寶貴及其對人類的重要)
5、指導朗讀三、四自然段,讀出對人們破壞環境的焦慮、痛心,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過渡:茫茫宇宙,星球無數,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了,我們能否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呢?
(三)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1、自讀自悟這三個自然段,說說課文怎樣說明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聯系上下文理解“資源枯竭”。
2、抓住關聯詞“......但是......即使......也是.......再說......”領悟第七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3、展開小小的辯論(結合書本上的知識及課外收集到的資料)
人類是否能移居別的星球
小結:既然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那我們就更應該精心地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四、拓展延伸 升華情感
1、(播放課件)向學生展示一篇相關的文章《地球萬歲》學生自讀感悟。
意圖:這里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實現了課內外的溝通
2、今天,就讓我們站在萬里之遙,再看一看地球母親吧!(播放課件)當你看到這位飽經滄桑、傷痕累累的母親,作為她的孩子,你想對她說些什么,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動手寫下來。
五、作業
成立環保小分隊,擬定一份保護地球母親的活動方案。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7
設計思考: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四組的講讀課文。它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科普作品。課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該課文能引起學生探索與創造的興趣,學習時要求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要注意查閱工具書和收集有關資料;要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做到有資料互相交流,有問題共同探討解決。
這篇課文如果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模式來教學,絕對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把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利用網絡教學,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根據實際自己制定學習目標,自主地發現,通過合作交流互補的協作學習,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3、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師生之間探究研討、合作交流,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感情朗讀課文及學習資料深入體會“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出示課件:這是什么?(地球)對這就是我們的地球母親,是宇航員遨游太空時拍攝照片。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的母親與人類是息息相關的。本單元都是關于地球的文章,第一篇課文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事實: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清楚地告訴大家這個事實,再讀。
師:從這幅圖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地球?(地球真美麗。。。
師:可一位遨游太空目睹地球的宇航員卻發出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課件:“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把宇航員的感嘆自己讀一讀(學生讀完,然后齊讀)。連用兩個“太”字,注意體會。
師:有什么疑問嗎?
1:宇航員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感嘆?
2:為什么說地球容易破碎?
3:為什么說地球可愛的同時又說地球容易破碎?
師:同學們真的善于思考發現問題的!這些問題我們課堂上再慢慢解決。下面就請同學們在昨天預習的基礎上輕聲地把課文讀一讀。(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2、課文寫了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容?)
二、交流
(一)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看來同學們回去預習的都很認真老師來檢查一下生字
1、重點提示晶瑩是兩個字都是后鼻音,“資”和“賜”是平舌音。
2、課文寫了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容?
師:這篇文章段落非常分明,層次非常清楚,隨著作者的介紹我們因此看到了一個美麗的,渺小的,資源有限的,唯一可居的的地球,這也是作者圍繞地球給大家介紹的四個方面。
(二)交流課文中描寫地球可愛的部分
剛才同學們也提出質疑,為什么說地球可愛,同時又容易破碎。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的部分找出來讀一讀,認真體會體會。(教師巡視)
師:宇航員為什么感嘆地球太可愛了,你從那些句子中讀出來的。
師出示學生的回答:1、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讓學生多說,讀讀這句寫地球全貌的句子。
2、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師: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把地球比作母親的搖籃?說明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關系。比喻的使用使句子更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
師:還從生活中那些方面可以看出地球是母親,是搖籃。(地球為我們提供了氧氣,水,合適的溫度,陽光等等,衣食住行)引導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
師:還有哪里讀出了地球的可愛
師:還有嗎?
學生:我補充一點,。(板書:無私)
師:還有哪里寫出了地球的可愛?
師:所以宇航員不由得贊嘆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師:地球因無私而可愛
師:當我們走進母親時,就可以盡情欣賞到壯麗的河山,奇美的冰川及翠色欲流的草原。(出示課件)
師:看來,同學們看到的地球母親是那樣的美麗迷人,我們為能有這樣美麗的地球媽媽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師:請你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第一自然段。
(三)、體會地球的渺小。
師:雖然地球這么美麗壯觀,卻又是非常渺小的,課文的那個地方告訴了我們
生:你從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師:課文作者用了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來寫出了地球的渺小,準確,清楚而且生動。
光知道寫得好還不行,還要能把感受讀出來,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運用到朗讀去,這朗讀課文時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
(四)交流地球容易破碎的部分
1、師:因為地球這么美麗,宇航員會說地球太可愛了,為何宇航員有說地球卻又是那么容易破碎的,你從書上哪里知道的!
(指名說說)
師:我們把視野拉近從太空中回到地面上來,你從哪里體會到宇航員會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2、根據回答出示課件: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師: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說。不懂的話就再讀這句話再理解。)
(“不加節制”可以看出人類是多么自私呀?這些資源是要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那么慷慨無私的奉獻給我們,我們卻不加節制地開采。)
師,一個不加節制,把地球的無私和人類的自私明顯的對比起來了,你們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讀出氣憤、可惜的語氣(生讀、齊讀)
我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行為呢?還有誰想接著談。
3、根據回答教師出示課件: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生物資源、森林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的,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
師:注意“本來”一詞,是什么意思?你覺得去掉它行嗎?
(本來在這兒是“原先”的意思,用在這兒表示這些資源在原先的時候是可以再生的特點,現在不能再生了)
師:“本來”一詞體現了課文用詞的準確性,他突出了這些原先可以再生的特點,強調了現在已經不可再生了。
師:讓我們的地球母親變得如此不堪的罪魁禍首是誰呢?。
生:是人類,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看哪些詞語讓你觸目驚心。學生:隨意。濫用
師:人類破壞地球資源的行為僅僅這些嗎?聯系實際談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況。
人類大量地使用化學藥品,造成農作物農藥殘留!②人類大量捕殺、獵食動物!
③人類亂砍樹木,造成水土流失!)
師:看來你們課前認真收集了資料,不僅收集還整理成了自己的東西,匯報給大家,這點真棒,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看看
(邊看課件師邊說:工廠排放廢氣造成的工業污染,
(課件出示)現在我們的地球母親是怎樣的呢?
師:圖和數字還是不完整的,遠不能涵蓋地球母親所遭受的災難,也不能衡量出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傷害。此時,當你們面讀這些破壞行為的時候,你們心里有什么樣的體會?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說你此刻的心情!
生:慚愧、厭惡、憤恨、懊惱……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還有很多的話要說,但是,我們都不怎么忍心說下去,因為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的媽媽呀!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在讀這句話(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別以為我們這個母親強壯無比,其實我們這個母親也需要我們兒女的呵護,因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四、遷移內化
師:課上到這,真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以后我們該怎樣做呢?老師就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時間,用筆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生:保護地球,勢在必行!
師:剛才聽了同學們的自我表白,老師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情感體驗,那是兒女對母親的依戀,那是兒女對母親的真情!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以后一定能將自己的想法化作自己的行動,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讀: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警示眾人:(讀:只有一個地球)
五、布置作業,
師:課后請同學們可能的請找一找《田野里的哭聲》一篇文章好好讀讀,畫出自己感動的地方,并寫上自己的體會!并收集收集有關資料,了解我國資源狀況,如,森林的覆蓋率,煤、石油的儲藏量。
六、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可愛:美麗壯觀
無私
破碎:不加節制
生態災難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8
一、把握教材,確定目標:
1、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11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文字優美,行文嚴謹。文章從人類生存的角度簡要地介紹了地球的相關知識,運用數字、對比、比喻等方法闡明人類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
2、確定目標:根據本文的特點、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A、學會生字7個,能正確地讀寫下列詞語:恩賜、濫用、礦產、目睹、枯竭、渺小、慷慨、威脅、和藹可親。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C、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提高學生參與環保的性。
D、了解課文運用數字、對比、比喻等說明方法。
3、重點、難點:感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理解地球的“可愛”與“易碎”。
4、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二、突出主體,選擇教法:
課堂是學習的'場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以上的認識,我選擇教法如下:1、以讀為主,讀思寫結合法;2、邊讀邊想象,合作交流法,意在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與習慣。
三、重在實踐,指導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與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為此,我指導學生以讀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設身處地地多讀多想,體會文章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感悟作者運用數字、對比、比喻等進行說明的方法。1、朗讀疏通全文,2、默讀了解大意,3、輕讀想象探究,4誦讀品味內化。此外,還適時指導學生利用摘抄法、收集資料法等進行深入學習。
四、循序漸進,開放教學:
1、激趣導入厲其行:明代學者王陽明說過這樣一句話:“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心理學知識也告訴我們,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與能力的強大動力。上課伊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為此,我運用情境激趣法導入新課:播放有關地球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到地球的美麗和在宇宙中的渺小;接著播放人類在地球上美好生活的照片;然后問學生: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別的星球可供人類居住嗎?
2、初讀感知明其義:學生有了閱讀的欲望后,指導學生從整體入手,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做到讀對,讀順,邊讀邊用筆劃出生字、新詞;然后,運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新詞;接著,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學習成果和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最后,全班交流、評議對生字新詞和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
3、精讀探究悟其法:在學生大體了解課文內容后,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深入地進行研讀、探究,感受課文闡明人類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之精妙,感悟作者運用數字、對比、比喻等進行說明的好處,并適時地進行模仿、拓展練習。
4、品讀鑒賞化其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的段落,并邊讀邊想象地球的“可愛”與“易碎”感悟文章語言的優美與簡潔,然后反復誦讀,將書面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文,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
五、拓展練習,鞏固深化
1、繼續查閱與收集資料,出一期有關環境保護的手抄報;
2、以小組為單位編創一句保護地球的公益廣告詞。
六、美小
資源有限
不能移居
板書:
只有一個精心保護
七、小結:
本文教學遵循“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理念,以讀為本,在讀感知、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以上是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很粗糙,敬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9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多媒體課件播放地球美景,配以優美舒緩的音樂,將學生帶入一個清新美麗的境界,感悟地球的美,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為本課學習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師: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那里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你看,(錄像)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浩瀚碧水托起群群海鷗;晨光熹微,照耀山川河流;落日余暉,映照山野城鎮,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這個地方是哪兒吧?
生:地球!
師:對,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是人類成長的搖籃,而且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新課文。
(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自主質疑
(教師檢查生詞認讀。同學間互查,‘指小組輪讀)
課件演示:
貢獻 裹著 宇宙 慷慨 恩賜 濫用 目睹 渺小 資源枯竭 晶瑩透亮 一葉扁舟 群星璀璨
感嘆
師:同學們生字掌握得很好。那么,通過預習,你了解到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生:地球很可愛,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范圍很小。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資源已經被破壞。人類不能指望移居到別的星球。我們要保護地球。(教師相機板書:活動范圍小 資源有限 不能移居 保護地球)
師:預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生:“璀璨”什么意思?怎么叫“再生”?“枯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葉扁舟?為什么人類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人類是怎樣破壞自然資源的?
師:詞語方面不理解的,請同學們課后通過查字典解決。內容方面的問題我們將在本課學習中探討。
三、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1.學習“活動范圍很小”部分。
師:同學們先瀏覽課文,哪幾自然段寫的是“活動范圍小”這一部分內容?
師:請同學們輕聲朗讀這兩個自然段,想一想,這里告訴我們哪兩方面的內容?
生:地球的美麗可愛,人類活動范圍小。
師:哪些句子寫出了地球的可愛?有感情地讀一讀。
(學生個人試讀、小組合作讀。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師: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范圍很小,你是怎么體會出的?
生1:地球的表面積是五點一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生2:地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
師:是啊,同學們看, (課件演示直觀地展示地球表面積、陸地面積與人類活動范圍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人類
活動范圍很小的原因,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地球表面積五點一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占其中的五分之一,這五分之一人類都能居住嗎?
生: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區人類無法生存。
師:對,除去這些,人類的活動范圍就很小很小了。
(學生有感情地讀。一人試讀,其余人給予評價。再讀)
2.學習“自然資源有限”部分。
師:快速瀏覽課文,哪幾自然段講“自然資源有限”這一部分內容?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師:誰愿意把這兩段讀一下?其他同學思考:文中講到哪幾類自然資源?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交流。體會不再生資源和再生資源的特點)
教師故意質疑:不再生資源不能再生,我們說它是有限的,而再生資源可以無限循環,怎么也說是有限的?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第四自然段)
(課件顯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學生用自己的話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結合生活實踐舉例說明,小組討論,交流討論結果)
(教師播放錄像,展現自然資源毀壞的情況,激發學生對自然資源狀況的痛惜與焦慮。)
師:人類已經使不再生資源不斷減少,再生資源不能再生。我們面臨的將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你看大氣嚴重污染,水資源空前短缺,森林慘遭毀滅,可利用耕地不斷減少,大量物種滅絕,長空在嘆息,河流在嗚咽。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
生1:人類快覺醒吧! ,
生2:保護地球勢在必行!
生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趕緊行動起來,保護地球吧!
3、學習“不能指望移居到別的星球”部分。
師:如果人類再不覺醒,長此下去,終有一天,地球資源枯竭,人類將何去何從?
生:老師,我在科普書上看到很多科學家介紹尋找第二個地球的資料,人類科技不斷發展,將來移居到別的星球,不可以嗎?
師:是啊,老師也聽說過這樣的報道。人類到底能不能指望移居別的星球而無視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請大家認真讀書。 (學生各抒己見)
4.學習“保護環境”部分。
教師階段性總結,進入下文學習: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球美麗可愛但又渺小,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自然資源有限,而且不能指望移居別的星球,所以宇航員遨游太空時發出陣陣感嘆。誰愿意有感情朗讀宇航員的話?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中體會宇航員對地球既可愛又容易破碎的感慨的心情)
師: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生:保護地球。
(教師板書:保護地球)
師:你的想法和書中一樣嗎?(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你覺得應該怎樣保護地球?
生1:節約用水,植樹造林,保護水資源。
生2:有計劃地開發利用礦物資源。
生3:保護珍稀物種。不亂砍濫伐樹木。
生4:少用一次性物品,減少環境污染。
教師小結:我們不僅要保護地球的現有資源
用,還要注意開發新能源。
師:你知道哪些新能源?
生:利用水力、風力發電,利用核能合理開發利用
師:保護地球勢在必行。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每人設計師:保護地球勢在必行。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每人設計一個保護環境的宣傳標語,好嗎?
標語的文稿:
讓天空蔚藍,還大地綠色!
愛護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
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只有一個地球,舍它無家!
5.播放錄像,配樂,四名學生輪讀全文。
(錄像:與課文內容同步)
四、拓展延伸
調查周圍存在的環保問題,寫一份調查報告。可以手抄配圖,也可打印裝訂。一周內完成。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10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
2、知識與技能
⑴ 理解課文內容,弄明白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⑵ 領悟文章的思想進行小練筆,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
⑶ 電腦網絡操作,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自我評價、協作參與的能力和創新實踐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愛,同時有多么脆弱。
【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既是一篇很有科學性的說明文,又是一篇語言文字十分優美的文章。一方面它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范圍非常有限、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出路等角度說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另一方面文中描寫地球美麗的優美詞句讓學生積累了更多的語言,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
1、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地球上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再破壞資源了;為什么破壞了地球將別無去處。
2、教學難點
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認識目前地球面臨的危機,從思想深處接受愛護環境的教育。
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最優化的教學手段,改進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許多真實的、具有震撼力的畫面擺在學生面前,不必教師多做分析,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安排在五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本領,如預習,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等。所以在課前可以安排學生充分預習課文,這樣便給課堂留出更多的時間加強能力訓練,比如本課的朗讀、說話、寫小練筆訓練。
五年級學生也有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在網絡教學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使他們在查找資料,學習課文中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品嘗探索的樂趣,收獲的快樂。
新大綱要求我們: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更貼近生活實際,在生活實際中感悟。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cai的優勢,讓學生通過生活實際中的各種現象來感悟生態環境的破壞。
【教學媒體設計】
主題教學內容媒體策略使用方式時間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前2分鐘,利用蘇亞星在網絡上打開教師課件,出示電子相冊。
2、上課后:同學們一定還在回味剛才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所聽到的那活潑、愉快的旋律吧。這首歌的名字叫《熱愛地球媽媽》,它告訴我們要愛護美麗的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講述同樣內容的第9課──《只有一個地球》
3、齊讀課題
問:在讀題時,我們應該怎么讀?
為什么?
4、再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部分
1、過渡:同學們一定對地球的全貌充滿了好奇,今天,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回宇航員,一起來領會一下地球的風采。
[學生操作網上瀏覽]
2、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3、課文把地球描繪得如何呢?
學生操作: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運用課件中的鉛筆工具,把課文中描寫地球美麗的語句畫出來,并反復有感情地朗讀。
教師操作:教師網上瀏覽,相機指導。
4、交流:
利用蘇亞星把指名學生的操作結果調至全班學生的桌面上,全班學生共同參與交流,并進行品讀。
5、交流地球的另一特點──渺小
學生操作:利用課件中的計算器計算,同時利用課文中所給出的'數字,“地球的面積有5.1億平方公里,而適合人類居住的陸地只占地球的五分之一”,現今全球人口有70億,算出每人占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6、通過計算,你認識到了什么?
7、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它卻載著70億人類,人類的安危全系于這葉小舟。那么,我們人類又是如何對待這生命之舟的呢?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學生自學3、4自然段:
學生操作:
⑴ 自由讀3、4自然段
思考:課文從哪兩方面介紹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
⑵ 什么叫再生?
⑶ 提示:如文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點擊“再生”,上指定網站,并結合實際了解資源再生過程。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成果
3、教師小結
學生操作:
⑴ 學生登陸進入“救救地球”
⑵ 學生自主選擇觀看各種有關資源破壞的圖片、網站。
⑶ 選擇最令你觸目驚心的內容,說說你的感受。
4、網上交流
網上展示指名學生的桌面,讓學生練說。
四、學習第三部分
1、你們說得這么可怕,然而“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里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指名說)
2、做個假設
在離地球40億公里處發現有一星球適合人類居住,利用四年級學過的課文《太陽》中學到的知識:太陽離地球1.5億公里。人類乘飛機到達太陽需二十年,那么,人類要飛到離地球40億公里處需要多長時間呢?
學生操作:利用計算器計算。
3、發現需要用三、四百年的時間,所以人類要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4、引導再讀課題: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五、如果我們人類在這唯一的地球上再任意破壞,后果則不堪設想。地球這個生命之舟將不復存在,而人類將無處容身。所以,請大家愛我們的地球吧!
教師操作:網上放音樂《熱愛地球媽媽》。
六、延伸課題,準備小練筆
1、為了我們人類,對于這唯一的地球,我們不得不保護。那么我們將如何以實際行動來做呢?(學生網上暢談)
2、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金點子化成一篇篇富有號召力的文章。
3、學生操作:網上搜查作文資料
⑴ 學生登陸進入資料庫
⑵ 搜查資料
⑶ 自由練寫
(這一環節若課上時間不夠。可延續到課后進行。)
附錄:⑴ 《假如我是環保局長》存有指定網站的各種文字資料、圖片資料,以及有關環保局長的職責,讓學生對其有大概的了解,并寫出符合實際的文章。
中國潔凈煤技術網
⑵ 《我為母校設計綠化方案》設置了我校新校舍的平面圖,并結合一項電腦拼圖,以及相關網站,為學生提供寫作的各種資料。
上海綠化網
⑵ 《五十年后的家鄉》存有各種有關家鄉——無錫的網站,對無錫的歷史和污染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
中國無錫網
⑷ 自定,存有一篇有關《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的讀后感,供學生學習參考。
【教學設計目的】
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處理信息及運用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查尋資料,從而達到共享資源的目的。網上互相交流,可以培養學生自主選擇、協作參與、創造實踐的能力。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與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學生要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2.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生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按一定的順序寫:即學習時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增強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2.指導學生認真寫好讀后感。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你了解多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
二、教師范讀課文
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向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學生可簡單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讀課文,認讀10個生字,要讀準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遨游、璀璨(這兩個詞要讀準字音。)
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
以上9個詞語要求不但會讀,還要會寫。
2.指出難寫的字:
裹、濫、脅(注意讓學生練習、當堂記憶。)
3.讓學生說說自己查出生詞的意思。
五、學生再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想想每一個自然段都寫的什么內容。
3.根據自然段的內容給課文分成兩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據分段情況,說一說課文先講了什么?又講了什么?(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先記敘了地球的特點和人類對它的破壞,接著又講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之后,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我們要保護地球。)
5.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3.找找有關地球的材料。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從整體入手
1.課文共分幾段,為什么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從整體認識課文后,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學課文。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注意,講到此問題時要給予解決。)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己讀1~2自然段。
思考:從課文中你了解到關于地球的什么知識。通過具體的詞句談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大陸面積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數字表明了什么。
人類的活動范圍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認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類活動的范圍也很有限。
2.練習朗讀,體會地球并不大的含義。
3.默讀課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點?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請同學們在默讀的過程中、圈畫出重點句、關鍵詞語,然后談自己的理解。說話時要按課文的先后順序。)
(2)指導學生從這幾方面考慮:
地球的特點: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礦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這些自然資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課文從以下幾方面講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①不加節制地開采地球上的礦產資源,資源會越來越少。
②重點理解這兩句話,指導學生多讀多體會。投影。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就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還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看法,使學生認識到破壞地球、破壞自然,會帶來災難。如果這樣繼續下去,人類將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3)指導朗讀這一部分。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地球是渺小的,它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對它的破壞,將會給人類生存帶來威脅。)
第三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關鍵詞語談體會。)
2.組織學生討論
3.匯報。
4.引導學生從這幾處考慮:
①科學家證明,沒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個星球。
②去火星和月球的設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們別無去處,為了生存,我們應該怎樣做?我們應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
6.指導朗讀。
7.概括段意。
(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我們應精心保護地球。)
二、總結思考
請你談一談讀完課文想到些什么?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
(說完后,教師指導,然后寫成二百字左右的讀后感。)
三、指導造句
渺小、貢獻。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12
(整理說明:因陳老師第一課時的含量極大,自己的記錄水平還不行,不可能全部逼真地再現,有些語言細節只能*回憶來完成。但整個教學環節與課堂結構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我的整理對陳老師的精彩有影響的話,請朋友們諒解。)
一、師生互動
師:認識我嗎?
生:認識。
師:說說我是誰?
(老師介紹周圍的環境,空間大,聽課的老師多,說話時要就近話筒,聲音大一點)
生:全國特級教師。
師:厲害不厲害。那你們就是等級學生了。
師: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很簡單,但特容易答錯,你們現在在哪里?
生:在禮堂。
師:錯!
生:在宇宙間。
師:錯!
生:在地球上。
師:(板書:地球)我們一起來感覺地球的存在,用腳踏,大專喊。
二、課件展示
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地球在宇宙間的影片,老師作簡單介紹。
師:用一句話來夸夸你眼中的地球。
生1:地球真偉大。
生2:地球真漂亮。
生3:(課文里的一句話)
師:他很聰明,能找課文里的一句話來回答老師的問題,畫出來讀一遍。
師:(齊讀這一句)一起贊美地球。
三、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有一部分學生在齊讀)
師:我很感動,同學們神情專注,態度十分認真,也很流利。想讀一段的同學請舉手。班長推薦一位,說說為什么推薦她?
生:她成績好,上課認真。
師:你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生:有感情,流暢。
師:(對那位被推薦的同學)請你讀出你的特點來。
(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對讀書的那位同學)你幫我推薦一位,為什么推薦她?
生:讀書有感情,流利,準確。
師:比她的優點還要多呢。
(學生讀)
(共有四位同學補推薦站起來讀書)
師:下面我要同學們自我推薦。
師:請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師:你讀書有什么特點?
生:有感情,流利。
(學生讀課文,老師帶頭鼓掌)
師:那里有一位同學的手舉得很高,我一定給你一次機會。你讀書有什么特點?
生:他們有的我都有。
(學生讀課文)
師: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詞語
(課件展示)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師:小字的意思我們知道,誰解釋“渺”字的意思?
生:不廣闊。
生:渺茫。
師:把句子再讀一遍,不知道的就猜一猜。
生:很小。
師:對了。渺和小都是表示小的意思,選一個字的意思就可以了。想想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居住 枯竭 扁舟 遨游
(其中學生對扁舟一詞的理解花的時間多一點,最后師生把該詞理解為狹窄的小船。但感覺這個詞不是并列結構的詞,應該是偏正結構。選“扁”就不能作為扁舟這個詞語的意思。老師可以談談自己的觀點)
師:你找到什么方法嗎?
生:這兩個字的意思都相同,選一個字的意思就可以了。
師: 你姓什么?
生:柳。
師:我們就把這種解詞方法定名為“柳氏解釋法”
2、舉例解釋法
自然資源
師:在課文里找出哪些是屬于自然資源?
(課件展示分類內容)
自然資源
師:別急,請你們先靜心地看看書,三分鐘。說說為什么要這么分類?
三、朗讀解釋詞語
不是……而是……甚至……
生:這些都是關聯詞
師:你很聰明,但就是語法大師也無法解釋這些詞的意思,我們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把這些詞的意思讀出來。
(陳老師請一位同學通過三次朗讀,讀懂了這些詞的意思。)
師:再請一位同學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老師鼓勵這位同學說,態度很明確,讀得好。)
師:通過朗讀來理解詞語也是一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在課文里找一找這樣的句子,讀一讀。
a……本來……但是因為……不但……還……
b不錯……但是……即使……又……
回憶鞏固這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四、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課文的體裁
2、理解課文的內容
師:默讀課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識?
(學生默讀,理解,老師幫助學生用一個字來理解課文所介紹的知識)
五、討論交流
學生回答,老師輔導用最簡單的話概括文章內容,老師板書:資源有限、小、美、不能移居
六、理解課題:想一想,為什么是這樣的課題,不是地球,而是做只有一個地球呢?老師在課題上面加關聯詞,要求學生用“因為只有一個地球,所以……”來說理解課題。
七、課題引申
1、寫一句廣告詞。
師:我曾知道一個關于水的廣告詞,如果人們不珍惜水,那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們的眼淚。同學們為地球寫一句廣告詞,寫得好的推薦到中央電視臺。
2、學生寫。
3、廣告詞的評選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老師輔導學生要寫得簡單而震撼力。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時間是以秒來計算的,一秒就是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4、全體起立,舉手宣誓
保護地球是我們的責任。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13
【教學環境】網絡教室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2、感受作者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理的方法。
情意目標:
1、逐步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和合作探討的意識。
2、情感欣賞,步培養學生感受美和熱愛自然、熱愛地球的情感。
技能目標:
1、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培養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
2、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靈活性和獨創性,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明白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2、明確各種說明方法的用處并靈活運用。
3、利用網絡深化理解課文,進一步了解資源的寶貴和環保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發展
【學法指導】
了解作者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理的方法,根據需要搜集整理和運用資料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布置同學們從圖書館,網絡搜集有關資料,獨立或與他人合作研究一項環保小課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導入。
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母親。(看視屏)――齊說地球你還想叫地球什么?(搖籃、水球、母親……)
2、我們大家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和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一起,在天際遙望地球吧!(屏示:播放錄像,)
3、揭示課題。
看了剛才的錄像,你有什么感受?(生談感受)是啊!地球是如此美麗,同時又是如此渺小。據科學家觀察推測,在茫茫宇宙的無數個星球中,只有地球這一個星球適合人類居住。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屏示課題: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看老師的手勢再齊讀課題,強調“只有”
二、明確目標,理清條理。
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解決的重點問題。
三、搜集資料,合作探究。
1、初步質疑。
地球美而小這一部分,我們上一節課已經學習過了,剛才也作了回顧。看著板書,這節課你們還想了解哪些問題呢?(生質疑,師引導)
2、屏示學法指導。
一是讀書,看看課文中是怎樣介紹這幾個方面的知識的;
二是查一查你們收集到的有關地球資料,看看資料能不能幫助你解決不懂的問題;
三是合作交流,大家一邊讀書,一邊上網調出已經查找好的資料,和周圍的同學議論議論,互相交流一下已收集到的資料的意義和自己的感受;
四是匯報成果,學習結束后,每個小組要綜合本組的討論結果,編輯好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選兩名代表通過網絡傳輸演示資料給大家,并用慨括性的語言來匯報自己小組的學習情況,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學得最主動,最有成效。
3、分組布置任務。
第一組:人類是怎樣破壞地球的?
第二組:地球受到破環后的.后果。
第三組:為什么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第四組: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四、分組匯報,點撥啟導。
1、提出匯報要求。
代表匯報不完整的,小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也可以補充。
2、第一小組匯報。
(1)引用課文的事例;也可說你身邊發生的有關事例。
(2)教師點撥啟導,屏示:常見污染種類的圖片、影視資料。
的確,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人不經意間殘害了我們的地球,破壞有限的生態環境,那么,造成怎樣的后果呢?
3、第二小組匯報。
(1)引用課文內容和查找的資料。
(2)教師點撥啟導(屏示:資源有限),補充播放有關錄像。
4、第三小組匯報。
(1)辯論“當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人類可移居別的星球。”
(2)學生引用課文和查找的資料說服“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真的別無去處。”
是啊,地球母親無私的養育著我們,精心的保護著我們,曾經是那樣的美麗壯觀,那樣的和藹可親。但就在今天,就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就在人類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地球母親卻止不住發出了悲慘的哭泣,這哭聲是從哪里傳來的呢?(播放課件:地球被污染)
看到這些,你想說些什么?
我為人類感到慚愧,我們太對不起我們這位偉大的母親。
地球母親您真是太偉大了。
看到這些,我不禁想起了宇航員的那句話:“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然而又太容易破碎了。”
5、第四小組匯報。
概括總結課文內容:地球是可愛的(屏示:可愛);再結合第一二兩組的匯報說明地球又是容易破碎的(屏示:易碎)。
五、聯系實際,落實行動。
看著受傷的母親,蒼老的母親,青春不在的母親,此刻重溫她昔日的美麗,你的心情怎樣?要保護地球,就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學們,你們準備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地球呢?(生討論、匯報)善待地球,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近幾年,世界各國都呼吁環保,看人們已經行動起來了(有選擇的播放課件)
聯合國委員會發出了呼吁,制定了一系列的環保措施,制定了各種環保紀念日(出示課件)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六、提出口號,宣傳環保。
作為小學生,作為環保小衛士,我們不僅要自己注意環境保護,還應該向周圍的人們宣傳環保,讓更多的人一起來保護地球母親,保護我們的家園!宣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有宣傳口號。請大家想一想,哪些宣傳口號簡潔好記,震撼人心?你們可以把自己想好的口號打在自己電腦的屏幕上,傳給大家.我們來比一下,誰的口號有號召力,有創意!(教師在同學們討論后將好的口號再屏示一遍)
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屏示:精心保護,造福后代)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飽含感情地再來讀一讀這些宣傳口號吧,讓保護地球的思想深入到每一個人心中!
七、選擇作業,課堂延伸。
1、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一封信。
2、畫一幅環保的宣傳畫。
3、學習了課文請說說自己的感想。
4、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樹、一塊煤……你想對人類說什么?
5、朗誦一首贊美大自然的詩歌。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14
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實驗小學六(2)班 王琪
讀了《只有一個地球》之后,我掩卷沉思: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如今的地球,由于人類的肆意破壞,她美麗的外表已經千瘡百孔,她在無知的人類手中,已經接近毀滅了,救救地球吧!
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其奔騰不息的氣勢曾征服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然而,誰又曾想過,每天被黃河沖走的泥土又是多少呢?黃河上游的植被面積少之又少,又加上人們的大量砍伐,稀少的植被保不住泥土,被水一沖,泥土就溶入滔滔河水中,不僅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而且因為大量泥沙沉積,河床抬高,造成洪災泛濫,河水斷流,美麗的母親河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所以,保護森林,綠化家園責任重大,我們作為地球的兒女,更應該積極地行動起來,為我們的地球披上綠色的外衣。現代的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幸福。但是,在文明的背后,一個個問題便接踵而來。空氣污染、水資源污染等成了一個個不容易忽視的問題,工廠排出的污水、廢氣,造成水資源、空氣的嚴重污染。在如今,已很難再找到一處完全沒有被污染的河流了。現在的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同時地球表面的臭氧層也被嚴重的破壞。被破壞的臭氧層無法抵御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的放射,這給我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在非洲地區,那些投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在當地大量開設工廠,污水、廢氣隨意排放,這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報紙上不是刊登過美國動植物科研人員在非洲原野實地考察時遭到了變異動物的猛烈襲擊,其中由8人組成的勘探小組,僅有2人幸存嗎?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多么可怕的事實,這都是人類肆意破壞地球而種下的惡果,人類終于受到了自然的懲罰。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范文 篇15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2.分段、總結段意。
3.學習課文一、二段。
重點:
1.分段、總結段意。
2.學習課文一、二段。
難點:
了解地球有關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理解題意。
1.導入 新課。
我們學過了<<太陽>>,知道太陽與人類關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今天我們再學一篇課文,也是講和我們人類關系十分密切的--地球。(單擊課題)
2.理解題意。(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欄--問題1)
本文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二.默讀課文,找出生字新詞,利用字典、聯系上下文解釋。(單擊課前預習--字詞學習欄)(生查后,師總結)
三.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2)
四.學習第一段。
1.理解詞語。(單擊課文分析--品句析段欄)
宇航員(圖片)、遨游、遙望、晶瑩透亮、水藍、和藹可親、半徑、一葉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單擊熱句)
(1)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搖籃”?在量詞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2)課文從哪些方面說明了人類活動的范圍小?
3.總結。
這一段從三個方面介紹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類生活的陸地在地球中的比例。這一段主要是強調它的小,說明我們要更加愛護它。
五.學習第二段。
1.理解詞語。(單擊然詞)
上帝的恩賜、甚至、再生、生態、基地、火星(圖片)、月球(圖片)。
2.理解句子。(單擊熱句)
(1)請找出第四自然段的關聯詞語,理解句與句之間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2)比較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了嗎?
b.再說,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3)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4、5、6。
問題4: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課文講了哪幾個方面?
問題5:礦產資源為什么不能不加節制地開采?
問題6:人們毀壞自然資源,濫用化學藥品導致了怎樣的后果?
3.小結:這一段從兩個方面介紹地球的資源情況,一是地球的自然資源形成困難,如果對礦產資源不加節制開采,資源必將越來越少。二是人類生活需要的某些資源本來可以不斷再生,因為人類濫用化學藥品,破壞生態,給人類帶來威脅。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保護自然資源。
六.課題練習。(單擊鞏固練習--多音字--詞語補充欄)
七.布置作業 。
1.抄寫課后第三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目的要求:
1.通過了解地球和人類的關系,懂得應該精心保護它。
2.學習這一課怎樣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
重點:通過了解地球和人類的關系,懂得應該精心保護它。
難點:學習這一課怎樣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課文一、二段講了什么?
2.思考回答課后第一題。
二.學習第三段。
1.理解詞語。(單擊課文分析--品句析段欄)
破碎、目睹。
2.理解句子。(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 問題7:課文哪些方面說明人類不要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3.小結:除地球外,人類沒有其它星球可住。
三.學習最后一段.(單擊熱句)
(1)地球真的會“破碎”嗎?它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為什么用“破碎”這個詞?
(2)“別無去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如果地球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3)為什么要精心保護地球?(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8)
(4)小結:這一段說明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四.總結課文內容和寫法。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9)
2.課文的中心內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課文各段和中心的關系.
(1)因為地球美麗壯觀、很小,所以。
(2)因為地球資源有限,所以。
(3)因為地球資源可以不斷再生,所以。
(4)沒有別的星球可以供人類居住,所以。
五.漫談體會。
學到這里,我們對地球有了一定的認識,對地球、資源和人類的關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說說你看到或聽到那些是破壞地球的行為,為什么?那些是保護地球的行為?
六.課堂練習。(單擊鞏固練習--辨字組詞--選字填空欄)
七.總結。
1.學習了這一課,理解了地球和人類的關系,懂得了應該精心保護它。
2.學習這一課怎樣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
八.布置作業 。(單擊鞏固練習--練筆欄)
附板書設計 :
27.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 可愛 其他星球(小) 易碎
精 不
造 心 適
福 保 合
后 護 生
代 活
資源 破壞 災難
(有限) 保護 生存 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