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精選2篇)
五年級語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在人們眼中,灰塵通常是污染環境、傳播病菌、危害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
然而,這篇課文卻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
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天空將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為嚴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會越來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也將會變得非常單調。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全文共5個自然段,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首段先從人們對灰塵通常的認識寫起,指出灰塵的危害,接著筆鋒一轉,以問句設疑,發人深思,自然導入下文。
第2自然段簡要介紹了灰塵的大小和主要來源。
第3至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詳細說明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問題。
第5自然段是重點段,由“灰塵大多具有吸濕功能”這一特性入手,層層推進,說明了灰塵的重要作用。
此外,這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先介紹灰塵的特點,然后再具體說明灰塵的作用,結尾都運用“假如沒有灰塵”這樣的句式,對其重要作用加以強調和總結。
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基礎知識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單調、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重、難點目標:
1、繼續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
2、讓學生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課時目標: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引入新課。
1、同學們看見這個詞,會想到什么?(大屏幕出示“灰塵”)
2、假如沒有灰塵,你覺得會怎樣?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說明文,看看同學們的猜測準不準,
4、跟老師一起板書,一筆一畫地寫。板題
5、在學習課文之前,先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①多媒體課件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讀,齊讀。
②學生本課多音字,注音并組詞。
二、研讀,學習課文。
1、應該先讀什么?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①默讀課文,說說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②和同學們討論一下,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2、瀏覽課文,哪幾段寫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剩下的幾段分別寫了什么?梳理本課文脈。
3、默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和同伴讀一讀。
4、再和同學討論一下,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5、小組匯報。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①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②指導朗讀文中重點的句段。
6、你能用排比句式,用上“假如——”把灰塵的特點與作用連起來說一段完整的話嗎?
7、學生練說,指名說,師生評價。
三、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1、剛上課的時候,大家不了解灰塵,都不喜歡灰塵,課學完了課文,覺得灰塵又是那么可愛,沒有它這世界還真不行,這有說明什么呢?
(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真正地認識他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2、那么,在生活中你還了解哪些具有兩面性的事物呢?說說看。
(電腦、電視、書籍呢、網絡,糖,可以補充身體的糖份,好吃,但卻引起肥胖損壞牙齒。)
四、作業設計。
請以“灰塵的自述”為題寫一篇文章,告訴人們它的兩面性。
五年級語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⒈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削弱、柔和、朝暉、龐然大物……”。
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⒊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⒋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⒈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喜歡灰塵嗎?師生交流。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灰塵有哪些危害。
⒉灰塵在平時真的令人討厭,因此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談談對這句詩的理解。
⒊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⒈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假如沒有灰塵,到底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呢?
⒉出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塵埃(āi ) 直徑(jìng ) 散射(sǎn) 較(jiào)短
削(xuē)弱 朝(zhāo)暉 單調(diào) 調(tiáo)節氣候
⒊交流:假如沒有灰塵,到底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呢?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⒈默讀課文,看看為什么沒有灰塵就會這樣,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灰塵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⒉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⒊全班交流匯報。
⑴灰塵的特點:
①小。從哪兒感受到?
句子: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這句話是怎樣寫出灰塵“小”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龐然大物”是指龐大的東西。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說明的事物更加具體、真實、生動。)
朗讀體會。
②散射光線(散射七色陽光)
③具有吸濕性能
⑵灰塵的作用:
①陽光變柔和
②天空色彩富于變化
③形成小水滴(小水滴形成云霧、雨、雪、晚霞朝暉、閑云迷霧、彩虹日暈等自然現象)
⑶最后的嘆號,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灰塵的贊美,我們真的離不開灰塵,讓我們借用書上的幾個假如再來贊美一番這灰塵
①引讀幾個假如。
②說一說從這幾句話中發現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強調了灰塵的作用大,但強調的角度不同。這三個句子都采用“假設”的說明方法寫的。)
4、5、6三個自然段都先寫了有了灰塵怎樣,然后寫假如沒有灰塵怎樣,這又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呢?
⒋補充課外資料:作者運用假設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向我們介紹了灰塵的作用之大,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作用外,你還知道灰塵有哪些作用?
⒌灰塵的作用可真大呀,就讓我們再一次來贊美并感謝它們吧。
從第4-6自然段中任選一段,細細品讀,用“正因為大氣中有了灰塵, _______________。”這個句式來說說。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維
⒈怪不得作者第一自然段中說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讓我們在來看一看第一自然段,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⒉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舉例說明。(如鳥糞、電視、網絡……)
板書設計:
假如沒有灰塵
大小及來源
列數字
散光 柔和
散射七色光 色彩富于變化
對 比
吸濕 小水滴 氣象萬千 假 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