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筆記做法的輔導資料
第一篇范例
當代中國第一博學鴻儒——錢鐘書,成就始于筆記
已故的著名學者、作家錢鐘書,被譽為“文化昆侖”。其《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等學術著作,援引的參考書目數以萬計,且涵蓋了文、史、哲、心理學等多門學科。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書卻很少,他的書齋中有兩三個不大的書架,放著一些工具書和出版社、作者贈送給他的書籍。他藏書不多,著書卻不少,這當中博覽圖書館書籍時所作的大量的讀書筆記發揮了重要作用。
讀書須作筆記,錢鐘書開始并不以為然。他在清華大學讀書時,自恃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連課堂上聽講都不作筆記,更不屑于課外讀書作筆記。他進清華后雖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看書時卻只在書上用鉛筆寫劃,并不作筆記。他的同學饒余威在《清華的回憶》一文中寫到錢書時說:“他自己喜歡讀書,也鼓勵別人讀書。他還有一個怪癖,看書時喜歡用又黑又粗的鉛筆劃下佳句,又在書旁加上他的評語,清華藏書中的畫線和評語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筆。”錢鐘書在清華,“宋以后集部殆無不過目”,畢業后到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時,在備課、寫文章的實踐中,方認識到讀書單憑記憶是不行的,遂開始讀書必作筆記,并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錢鐘書的讀書筆記本很厚,有普通練習本的四倍,上面寫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別人很難看懂。他每讀一書,都作筆記,摘出精華,指出謬誤,寫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讀書筆記,“文革”期間,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勞動,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幾本字典、詞典和讀書筆記,一有空便反芻似地閱讀。
他著書時,主要是參考讀書筆記。從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頗有影響的文藝理論著作《談藝錄》,為何采用了傳統詩話的札記式的寫法?其原因就在于利用讀書筆記之便。1956年,錢鐘書接受了編寫《宋詩選注》的任務之后,到北大圖書館和社科院文研所圖書館借到大批有關宋詩的書籍,諸如《宋詩紀事》、《宋詩鈔補》、《宋詩鈔續補》及各種宋人筆記、詩話、文集、方志等,在閱讀時作了大量筆記,糾正了前人的錯誤,遂將一本普及讀物編寫成了學術價值甚高的宋詩選本。1972年3月,錢鐘書夫婦從河南“五七”干校返京,開始偷著寫《管錐編》,這部洋洋百萬言的學術宏著,主要資料來源就是錢鐘書寫下的五大麻袋讀書筆記,這些素材是他多年讀書心血的積累,整理成書稿又費時三年,自然還是用札記形式。1979年此書一出版,便轟動了學術界,此后一版再版,成了學者們書架上的必備書。
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此言不差。熟悉錢鐘書的學者都認為,錢的記憶力是驚人,幾十年前讀過的東西還能記住,在現代中國學者中,除了史學大師陳寅恪外,沒有第二人能與他相比,外國學者說他的記億是“照相機式”的記憶。即便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筆記是錢鍾書攀上學術高峰的重要階梯。
第二篇 方法
八種最常用的讀書筆記做法
現在同學手中的書籍、報刊比比皆是。平時如何養成博覽群書的習慣,充分發揮書籍的作用?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筆頭勤。”勤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讀書的效果,克服邊讀邊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轍。這里向大家介紹六種讀書筆記的寫法。
一、摘錄式。讀書時,把書報上精彩的、有意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斷摘抄下來。摘錄時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書中的優美詞語按人物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摘抄下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寫作文需要時,就可以從“詞語倉庫”里搬出來,參考使用。
二、體會式。讀書之后,有自己的收獲、心得、體會或認識、感想等,再聯系自己實際寫下來,這叫讀書體會或讀后感。這種體會式的筆記,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寫出真情實感來。如有位同學讀了《少年毛澤東》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毛澤東放牛,把一份草送給窮孩子的事,從中總結出毛澤東從小同情、關心窮人的好思想。聯系到“我”與小伙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同少年毛澤東一比,心里很慚愧、內疚,這樣聯系實際合情合理,真實感人。又如李賀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體會也可以是札記。札記多為旁征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借題發揮。沈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三、提綱式。蓋房子要按圖紙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進行房子裝修;寫文章也一樣,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內容、層次結構,這叫做列提綱。我們讀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隱含的提綱找出來,記下來,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編提綱可以采用文中語句和自己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寫,提綱的語言要簡潔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綱式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抓住中心,記住要點,理清思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如讀了《媽媽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思路編列提綱:(1)媽媽犯了一種“怪”病,既不上“醫院”,也不讓人說;(2)媽媽給奶奶送年禮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雞;(3)媽媽給外婆送年禮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雞和一大包的年禮;(4)作者抨擊少數婦女對母親和婆婆的兩種不同態度——孝敬與不孝順。這樣列提綱,對文章內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以及自己獨創的符號和評注。比如“注意”“說得對”“辯證的精華”等提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了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提要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了然。
四、批注式。在閱讀自己訂閱的報刊和購買的書籍時,為了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邊讀邊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寫寫畫畫,把書中的重點詞句和重要內容用圈、點、畫等標記勾劃出來,或在空白處寫上批語、心得體會、意見,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是一種最簡易的筆記作法。
馬克思、列寧、毛澤東就常用這種筆記方法在書頭批注。拉法第在回憶馬克思讀書時說:“他常折迭書角、畫線、用鉛筆在頁邊上作滿記號,他不在書上寫批語,但當他發現作者有錯誤的時候,他就常常忍不住打一個問號或一個驚嘆號。”(《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讀書時常在字里行間畫著五顏六色的記號,在書的空白處,往往還有評語。毛澤東在讀《倫理學原理》一書時,全文逐字、逐句用朱墨兩種色筆圈圈點點,遇到他認為觀點正確、文字優美的地方,就批上“此論頗精”、“此言甚合我意”,認為不對的地方就畫“×”,或批上“不通”、“荒謬”之類詞句。
五、書簽式。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以記在書簽上。把書簽夾在課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間專放書簽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讀一讀、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滾瓜爛熟,記得牢為止,再把它存放起來。這種書簽式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如此反復,腦子里積累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了。
六、卡片式。就是用厚紙剪成大小一樣的卡片。讀書時,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分門別類地摘記下來,再按書卡分類存放。存放的位置還要按類別,編上號碼,寫出標題,以便使用時查找。卡片還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每天拿出幾張卡片讀一讀,背一背,日積月累,腦子積累的詞匯材料就越來越豐富。寫作時,就可以從腦子的“儲蓄庫”里搬出來用,就不愁寫不好作文了。做卡片時有四點小的要求: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于分類整理裝訂成冊。二是每張卡片須注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碼等,便于查找。三是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化和深化。四是一定要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條理起來。
七、剪報式。凡是遇到處理的廢報、廢書,在完全拋棄之前,可以檢查一下其中是否有適合留下的文章。不管是一句名言還是一幅圖畫,都可以剪下在粘貼在自己準備好的剪報本上,空閑時象翻相夾那樣隨意閱讀,也是一種享受呢。
八、索引式。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陣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了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索引筆記只需要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后查找方便。
第三篇 讀書報告寫法
讀書報告寫作格式
一. 讀書報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
對初學寫讀書報告的同學來說,老師會介紹一般的格式給他們,讓他們有所遵循。
已經掌握讀書報告基本寫法的同學卻可以隨意。只要有書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讀后感來寫。最浪費筆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讓別人知道你看過這本書。
至于寫讀后感的方式卻是種種式式,沒有任何規范。可以寫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銳的評論,很精闢的分析,很周詳的比較……要看書的性質,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質。
二. 寫讀書報告的第一步
寫讀書報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書一面寫,不論有甚么感想,疑問和見解,都隨即把它們寫下來。如果書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寫在書上;如果書不是自己的,可以準備一本讀書札記簿,寫在本子上。
書看完了,把自己寫下來的那些感受瀏覽一次,就會發現幾個重點可以發揮的。把這幾個重點列出來,有時間的話,把書有選擇地再看一遍,為你想論述的重點,找尋更多的資料或例證。
有需要時,還可以再找其他有關的書籍來補充你的論點。這樣,你閱讀的收獲會豐富得多,你寫的讀書報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讀一本書
要把一本書的讀書報告寫好,除了對這本書要有較透徹的了解之外,還要對作者、對作者所處的時代,對這本書寫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同時找到其他有關的書來看,包括﹕
1. 作者的傳記;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別人對這本書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顧或有關著作(如巴金的《回想錄》與楊緯的《干校十記》、嚴家其的《文革十年史》等)。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有條件或需要這樣做,但能夠這樣做,寫出來的讀書報告一定扎實得多,豐厚得多。
四. 贊與彈
初學寫讀書報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誇獎一番。可以贊與彈都需要見地,公式化的贊美之詞﹕內容豐富,描寫細膩,刻劃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麗‥‥‥全是廢話。贊要贊到作品的節骨眼上,最好是這本書獨有的、最突出的優點。
彈當然比贊更難,因為寫讀書報告的人學養往往遜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書的缺點,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實在並非易事。但不容易並不表示不可以這樣做,如果做得到,這篇既指出優點又指出缺點,當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變成一種公式,四平八穩的結果是不湯不水。因此贊不容易,彈更難,又贊又彈也不簡單。
五. 點與面
讀書報告可以對一本書全面論述,全面的結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樣樣都談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論,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幾點來談。因為你談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給讀者比較深刻的印象。
六. 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讀書報告應以寫報告人自己的意見為主要內容,原文可以作為舉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對這本書的看法也要適可而止,不要連篇累牘的抄。否則看過之后,只覺得大部分是別人的唾餘。寫讀書報告的只是一個人云亦云的抄錄者。
第四篇相關書目
(一)教育部《大綱》指定書目中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必讀書目
⑴《西游記》吳承恩著;(2)《水滸傳》施耐庵著;⑶《朝花夕拾》魯迅著; ⑷《駱駝祥子》冰心著;
⑸《繁星·春水》冰心著:⑹《魯濱孫這漂流記》(英)笛福著;⑺《格列佛游記》(英)斯威夫特著;⑻《童年》(俄)高爾基著;⑼《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俄)奧斯特洛夫斯基著;⑽《名人傳》(法)羅曼·羅蘭著。
(二)中學生課外文學閱讀不必讀書目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悟空傳》、《此間的少年》、《告別薇安》、《向左走,向右走》、《蛋質女孩》、《面包樹上的女人》、《撒哈拉的故事》、《菊花香》、《你別無選擇》、《47樓207室》、《三重門》、《幻》、《銀河英雄傳說》、《時震》、《射雕英雄傳》、《歡樂英雄》、《頑主》、《黃金時代》、《活著、《火與冰》、《重瞳》、《傾城之戀》、《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手機》、《挪威的森林》、《麥田里的守望者》、《變形記》、《百年孤獨》、《鼠疫》、《一分成兩半的子爵》、《鐵皮鼓》、《小徑分叉的花園》、《生》、《人性的證明》、《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小王子》、葵花走失在1890》、《窗邊的小豆豆》、《新詩三百首》、《先鋒劇檔案》。
(三)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擴展版
文學名著
1.《論語譯注》 李申編 中華書局 2000年8月第1版
2.《三國演義》 羅貫中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3.《西游記》 吳承恩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年5月第2版
4.《水滸傳》 施耐庵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7年8月第2版
5.《紅樓夢》 曹雪芹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6.《魯迅作品選讀》(自編)(凡自編者可以書名相同或相類似書籍代替,下同,且不再說明)
7.《子夜》 茅盾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0年4月第3版
8.《家》 巴金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年9月第3版
9.《駱駝祥子》 老舍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5年1月第1版
10.《圍城》 錢鐘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2月第2版
11.《男生賈里全傳》 秦文君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12.《花季·雨季》 郁秀 海天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13.《射雕英雄傳》 金庸 三聯書店 1999年4月第1版
14.《汪洋中的一條船》 鄭豐喜 華夏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15.《湯姆叔叔的小屋》 (美)斯陀夫人 王家湘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16.《少年維特之煩惱》 (德)歌德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17.《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蘇)奧斯特洛夫斯基 梅益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5版
18.《哈利。波特》 (英)J.K.羅琳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19.《唐·吉訶德》 (西班牙)塞萬提斯 楊絳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20.《第二軍團》 張之路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21.《簡愛》 (英)夏綠蒂·勃朗特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22.《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 陳敬榮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年6月第1版
23.《紅與黑》 (法)司湯達 郝運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年8月第1版
24.《復活》 (俄)托爾斯泰 汝龍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年10月第1版
25.《歐也妮·葛朗臺》(法)巴爾扎克 張冠堯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26.《匹克威克外傳》 (英)狄更斯 蔣天佐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79年4月第1版
27.《老人與海》 (美)海明威 趙少偉譯 漓江出版社 1987年7月第1版
28.《雪國》(日)川端康 葉渭渠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9.《麥田里的守望者》 (美)塞林格 施咸榮譯 譯林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
30.《莫泊桑短篇小說選》 趙少侯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31.《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汝 龍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32.《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 葉冬心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33.《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王永年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34.《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選編 陳婉俊補注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35.《中外微型小說讀本》(自編)
36.《中學生宋詞選讀》(自編)
37.《中學生元曲選讀》(自編)
38.《中外抒情詩選》(自編)
39.《女神》 郭沫若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年6月第2版
40.《毛澤東詩詞鑒賞》 吳功正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
41.《泰戈爾詩選》 冰心 鄭振鐸等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年5月第2版
42.《普希金詩選》 盧永選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1版
43.《中國戲劇選讀》 (自編)44.《莎士比亞戲劇選》(自編)
45.《繁星·春水》 冰心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4月第1版
46.《文化苦旅》 余秋雨 東方出版中心 1992年3月第1版
47.《蒙田隨筆集》 (法)蒙田 潘莉珍譯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48.《紀伯倫散文詩集》(黎巴嫩)紀伯倫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49.《中國散文讀本》(自編)
50.《外國散文讀本》(自編)
51.《當代雜文讀本》(自編)
人生修養:
52.《美學散步》 宗白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5月第1版
53.《談美書簡》 朱光潛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年2月第1版
54.《美的歷程》 李澤厚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年7月第1版
55.《歌德談話錄》(德)愛克曼 朱光潛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8年9月第1版
56.《藝術欣賞入門》 陳平
57.《中外影視經典》58.《中外建筑經典》59.《中外美術經典》
60.《漫話圣經》 (美)房龍 施旅 于一譯 三聯書店 1988年2月第1版
61.《希臘的神話和傳說》斯威布 人民文學出版社
62《音樂的故事》 (德)保羅.貝克 馬立 張雪燕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11版
63.《人類征服的故事》 (美)房龍 常莉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64.《東方哲學的故事》(錫蘭)L。A。貝克 傅永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65.《文明的溪流》(美)H。G。威爾士 袁杜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66.《產生奇跡的行動哲學》(日本)德田虎雄
67.《史記選》 1998年5月第2版
68.《菜根譚》 洪應明69.《傅雷家書》 三聯書店 1998年10月第5版
70.《知識改變命運》 潘燕 劉縣書 三聯書店 2000年1月第1版
71.《本領恐慌》 王小平 海南出版社出版 . 2000年12月第1版
72.《媽媽的心有多高》 趙定軍 北京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73.《成功之路》 (美)拿破侖·希爾 海南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74.《培根人生論》(英)培根 何新譯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75.《致加西亞的信》(美)阿爾伯特·哈伯特 趙立光 艾柯譯 哈爾濱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76.《科技英語閱讀》 金煥榮主編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1版
77.《英文名篇誦讀本》 顧佩婭 蘇曉軍編譯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78.《人文知識讀本》 陳思和 海南出版社
79.《名人的中學時代》(自編)80.《感動中學生的100個故事》(自編)
81.《蘇菲的世界》(挪威)喬德坦。賈德 蕭寶森譯 作家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
82.《寫給中學生》 (自編)
名人傳記:
83.《馬克思傳》(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 三聯書店 1978年12月第1版
84.《名人傳》 (法)羅曼·羅蘭 傅雷譯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3年10月第1版
85.《居里夫人傳》 (法)艾夫·居里 左明徹譯 商務印書館 1984年版
86.《拿破侖傳》(德)艾密爾·魯特維克 陽若迅譯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7月第1版
87.《松下幸之助》(日) 針木康雄 新華出版社 1996年
88.《我生活的故事》 (美)海倫·凱勒 朱原譯 中國盲文出版社 2002年10月1版
89.《林肯傳》 (美)戴爾。卡耐基 葉維明譯 哈爾濱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1版
90.《梵高傳》 (美)歐文。斯通 常濤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科學技術:
91.《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路甬祥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92.《科學發現縱橫談》 王梓坤 中華書局 1998年3月第1版
93.《時間簡史》(英)史蒂芬·霍金 許明賢 吳忠超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94.《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美)羅伯特。K。G坦普爾 陳養正等譯21世紀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95.《過去2000年最偉大的發明》 約翰。布羅克羅 袁麗琴譯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0年8月第1 版
96.《數理化通俗演義》 梁衡 里藝出版社(?)
97.《暗淡藍點:展望人類的太空家園》 (美)卡爾。薩根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8.《發明啟示錄》 龔鎮雄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99.《你知道嗎?--現代科學中的100個問題》(美)艾薩克。阿西莫夫 科學普及出版社
100、《屋內旅行記》,(蘇)伊林 湖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