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 —— 初中化學第一冊教案
10.氧氣的性質和用途1(新授物質課)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能力培養: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優良品質。 科學方法: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 重點 、難點: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引入]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空氣,而空氣中有氧氣。 [提問]請你舉例說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氣的地方 [講解]氧氣與人類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是人類和動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質。 傾聽 回答:人和動物呼吸,急救病人。 傾聽 激發興趣。 [提問]氧氣具有哪些性質呢? [引言]化學上要系統的研究某種物質一般都有一個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再通過性質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設疑創設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質的程序。 [提問]什么是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包括什么內容? 回答:1 不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 [展示]一瓶氧氣 [討論提綱] 1. 說出氧氣的色態 2 .氧氣有氣味嗎? 3.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 4.在1升水中僅溶解30毫升的氧氣怎樣表示氧氣的溶解性? [講解]如果我們改變條件,氧氣會由氣態變為液態,所以說氣體時必須要注明在通常狀況下。 觀察、討論,一位學生回答(別的學生補充) 1氧氣是無色的氣體 2氧氣是無味的(聞氣味) 3氧氣比空氣重 4氧氣不易溶解于水 領悟 培養學生的面容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聞氣味的方法。 [板書]一、物理性質 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 2.比空氣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氣 無色 淡藍色 淡藍色 看課本第14頁、記錄 加深記憶 [課堂練習]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____色___味的____,____溶解于水,比空氣____。 2.液態氧為____色,由氣態氧變為液態氧屬于____變化。 做課堂練習 及時反饋 [提問]什么是化學性質? [引言]氧氣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氧氣的化學性質。 回答: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思考、猜想 復習提問,引出新知識。 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板書]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1. 氧氣與木炭反應 [演示] [觀察提綱]1木炭的色態 2用坩堝鉗夾住木炭伸入氧氣瓶中有什么現象? 3用坩堝鉗夾住木炭在酒精燈上點燃后在空氣中可看到什么現象,再把點燃的木炭伸入純凈氧氣中可觀察到什么現象? 4觀察反應后生與物的色態,再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可看到石灰水有什么變化? 記錄 觀察、記錄。 木炭是黑色固體,用坩堝鉗夾住木炭伸入氧氣瓶中沒有發生變化,點燃的木炭在空氣中發出紅光,在純凈的氧氣燃燒發出白光,生成物是氣體。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石灰水變渾濁。 設疑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討論]木炭與氧氣發生反應的條件是什么?說明提綱2中不能發征反應的原因。 [小結]上述實驗說明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講述]用文字表達式表示出化學反應,寫法如下: 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名稱,即反應物寫在左邊,生成物寫在右邊,中間劃箭頭。 2.箭頭上寫反應條件。 下面表示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板書]木炭+氧氣 二氧化碳 討論并回答: 反應條件是點燃,因為2中反應條件沒有達到,所以反應不能發生。 記憶 領悟 試著書寫文字表達式 記錄 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準確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 加深對文字表達式的認識。 加深記憶。 [板書]2.氧氣與硫反應 [演示]展示硫粉 [觀察題綱]1觀察硫粉的色態 2 點燃硫粉后放在空氣中可看到什么現象 3 把點燃的硫粉伸入純凈氧氣中可看到什么現象 4 生成物有氣味嗎 [討論題]這種氣體對空氣有污染嗎? [講述]這種氣體叫做二氧化硫,近年業我國禁止燃放鞭炮,是因為放鞭炮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污染環境,所以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從我做起,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 思考、猜想。 觀察并記錄。 硫粉是淡黃色固體,點燃的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淡藍色,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火焰為明亮的藍紫色。生成物有刺激性氣味。 討論并回答:有 傾聽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提問]怎樣寫出硫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寫出文字表達式、記錄: 加強記憶。 [板書]3.氧氣與磷反應 [設問]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什么? [講解]產生的白煙是白色的固體小顆粒。 [提問]怎樣寫出磷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引言]氧氣能與碳、硫、磷發生反應,能否與鐵絲發生反應,通過實驗來驗證。 [板書]4.氧氣與鐵反應 [演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題綱]1.觀察鐵絲的顏色、狀態 2.觀察集氣瓶底放的是什么? 3.將鐵絲點燃后伸入氧氣瓶中有什么現象發生? 4.觀察生成物的色態。 [討論題]集氣瓶底部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或細沙 [提問]怎樣寫出鐵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回憶成分的實驗。 回答:產生大量的白煙 傾聽寫文字表達式、記錄 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 傾聽。 猜想。 觀察、記錄。 鐵絲是銀白色的固體,繞成了螺旋狀,集氣瓶底部放了少量的水,被加熱的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回憶實驗現象。 記憶物質色態。 加強記憶。 質疑,激發興趣。 培養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加強記憶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討論]1.氧氣能與碳、硫、磷、鐵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那么氧氣是不是活潑氣體? 2.物質在空氣中與純氧氣中燃燒哪個劇烈? [小結]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 [討論]如何檢驗一個集氣瓶中是否是氧氣? [講解]一般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檢驗,請看實驗 [演示]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提問]有什么現象發生? [小結]用帶火星木條來檢驗氧氣。 討論并回答: 自由回答。 思考 觀察 回答: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會檢驗氧氣的簡便方法。 [課后小結] 1.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 2.初步掌握氣氣的化學性質(會寫文字表達式及對反應現象的描述)。 分析、歸納并回答。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明確各知識點要達到的目標。 課后記:從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起,初中化學開始具體研究物質,物質的性質決定其有何用途。而物質的性質主要從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方面起,因此,掌握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區別與聯系;物理化學性質都包括哪些方面是要求學生熟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