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 第三章 第四節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第四節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化學式的含義;能依據物質組成、利用元素化合價書寫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能根據化學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逐步形成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和定量處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養成尊重客觀實際,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
學習目標:
1.能說出化學式的含義;
2.能依據物質組成、利用元素化合價書寫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3.能根據化學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逐步形成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和定量處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養成尊重客觀實際,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
內容要點:
1.通常用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
2.可以利用元素化合價書寫化學式。
3.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通常寫在左邊,負價元素通常寫在右邊。原子的數目用阿拉伯數字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在金屬化合物中,金屬元素一般呈正價,非金屬元素一般呈負價;在非金屬氧化物中,非金屬元素一般呈正價。根據化合物中各種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等于零的原則,確定化合物中各種元素原子的數目。
4.簡單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則。
5.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在兩種元素中間用“化”字連接,如氧化銅(cuo)。
6.化學式中元素的名稱從右向左讀,與化學式的寫法剛好相反,如氯化鈉(nacl)。
7.元素的原子個數在該元素之前先讀出,如五氧化二磷(p2o5)。
8.含有復雜原子團的化合物,要根據其特征來稱呼,不需讀出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如氫氧化鈉(naoh)、碳酸鈣(caco3)、硫酸鈉(na2so4)等。
教學內容:
一、化學式反映物質的組成
1、化學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來表示純凈物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據:任何純凈物都有固定的組成,不同的物質組成不同。
2、化學式所表示的含義(一般包括宏觀和微觀角度)
微觀上:表示某物質;表示該物質由哪些元素組成的。
宏觀上: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或者一個原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還可以表示一個分子的構成情況。
我們以水(h2o)為例說明
化學式的涵義
以h2o為例
宏觀
表示一種物質
表示水這種物質
表示該物質有哪些元素組成的
表示水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
微觀
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表示一個水分子
表示一個分子里有多少個原子
表示一個水分子中由2個氧原子和1個原子構成
質量
表示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mr(h2o)=2ar(h)+ar(o)=2+16=18
表示物質中各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
水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1
表示物質中各種元素的質量比
水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
3、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周圍的數字的意義,如 arbc
a表示有a個這樣的微粒
b 表示一個微粒中有b個原子或原子團
c 表示一個該離子中帶有c個正(負)電荷
如:3h2so4 ca2+表示鈣離子,一個鈣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
注意:同元素符號的意義相似,在化學式前有數字后,就不能表示宏觀含義,只能表示微觀含義
二、如何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
1、各種物質的化學式都是通過實驗方法測定出來的,一種純凈物只能由一個化學式來表示,不能主觀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