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之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
2.掌握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表示方法及有關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化學計算能力。
難點、重點
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表示方法及基本計算。
教學方法 綜合法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我們知道溶液有稀濃之分,它對化學反應關系很大。請看下面的實驗:
【投影實驗】取兩個培養皿分別放入大小顆粒相同的鋅粒各一粒,并分別注入4 ml濃硫酸和1∶4的硫酸溶液。觀察兩種現象之不同。
【講解】
溶液的稀濃只能粗略地表明溶液中溶質的多少,但這不能準確表明一定量溶液里溶質的確切含量。例如施用農藥于農業生產,需要準確地把握一定量藥液中所含農藥量。否則過濃過稀都不利于甚至危害農作物的生長。因此需要研究溶液組成的問題。
【板書】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思考】觀察下圖(掛小黑板或投影)并回答下列問題。
a,b,c,d四個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哪一杯最濃?哪一杯最?哪兩杯濃稀相等?你能說出判斷的根據嗎?
【講解】
只有在溶液質量相等時比較溶質質量的多少,才能準確判斷溶液的稀與濃。因此,我們用溶液組成來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濃稀,它的具體含義是指溶質和溶液之間的比值。溶質和溶液的量選用不同單位溶液組成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初中主要學習溶質的質量分數。
【讀書】 課本
【板書】 二、溶質的質量分數
【提問】 如果200g 的食鹽溶液中有2 g的食鹽和100 g的食鹽溶液中有1 g食鹽。它們的食鹽質量與食鹽溶液質量的百分比分別是多少?這兩個百分比相同嗎?
【講解】 為什么相同呢?因為它們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百分比都是1%,那么“質量分數”是什么呢?能否用一個式子來表示?
【讀書】 課本“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及數學表達式。
【板書】 1.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定義(見課本黑體字)
2.使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應注意的問題:
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而不是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比。這個比必須用%表示。
【講解】如5%的食鹽溶液表示,每100份質量此食鹽溶液,其中含溶質5份(質量),其中溶劑(水)100-5=95份(質量);
【板書】(3)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區別。
(4)表達式中有三個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利用這個式子可“知二求一”。
【板書】三、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有關計算
1.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的計算
【投影】 例1:從一瓶氯化鉀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2.8g氯化鉀固體,試確定這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提問】 氯化鉀溶液的質量是多少?溶質質量是多少?如何求它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用“測讀法”作例1】
【投影】 例2:在農業生產上,有時用質量分數為10%~20%食鹽溶液選種,如配制150 kg質量分數為16%食鹽溶液,需食鹽和水多少千克?
【提問】 這題中“已知”是什么?需求的是什么?如何求溶劑的質量?
【板演】 一個學生板演 例2.氯化鈉在20 ℃的溶解度是36 g,計算20 ℃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講解】 已知溶液的濃度和溶液的質量,因此可利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公式先求出溶質的質量,再求溶劑的質量。
【教師指導學生用“測讀法”看例2,并評講學生的板書】
【課堂練習】 (掛小黑板或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