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之一
【作業】(略)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溶解度與此溫度下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
2.掌握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
3.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題的能力。
重難點
化學反應方程式與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
教學方法 綜合法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區別與聯系各是什么?
【投影】
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區別和聯系
【練習】填寫上表
【講評】上表
【新課引入】
“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涉及“溶液”,“溶質”和“溶劑”等概念。由上表可看出它們的區別與聯系。那么如何進行“溶解度”與“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呢?
【板書】 3.“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投影】 例1:氯化鈉在20 ℃時的溶解度是36 g,計算20 ℃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提問】 溶解度表示的意義是什么?舉例說明。
【講解】
由溶解度表示的意義知道,食鹽在20 ℃時的溶解度是36 g,即用100 g水配成飽和溶液時,溶質的量是36 g,溶劑的量是100 g,則飽和溶液的質量為100+36=136 g。用求溶液濃度的基本公式可解此題。
【教師指導學生用“測讀法”看例1。一個學生板書,教師巡視評講】
【小結】
此題是“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換算關系應用的例題,要好好掌握。能否將它推擴到一般的換算公式呢?如果用s表示溶解度,在t ℃時某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w%。請有興趣有余力的同學寫出用w表示s的關系式。
【板書】 4.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
【投影】 例2: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5%的鹽酸73 g與足量碳酸鈣反應,可以制得多少克二氧化碳?
【講解】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汁算時,必須換算純量代入方程式。因此本題應首先由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本公式算出實際參加反應的純hcl的質量。寫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二氧化碳的質量。
【板書】解:73 g鹽酸溶液里含純hcl是73×25%(g)
設反應后可生成二氧化碳x(g)
caco3+ 2hcl=cacl2+h2o+co2↑
73 44
73×25%(g) x
73∶44=73×25%∶x
x=11 g
答:反應后可生成二氧化碳11 g。
【課堂練習】
1.在10 ℃時氯化銨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4.8%。計算在10 ℃時,氯比銨的溶解度是多少?(答案:33 g)
2.65 g鋅跟100 g稀硫酸恰好反應完全。求反應后硫酸鋅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答案:15.l%)
學生限時練習,兩個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并評講
【小結】
1.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互換計算,可由它們各自表示的意義及其基本公式計算。
2.溶質的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的有關計算應注意:
(l)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所需量時,必須換算成純量代入方程式;
(2)必須找準溶質的量和溶液的量,再代入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本公式求解。
選自《新編初中化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