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精選2篇)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篇1
[課前準備] [學習任務] 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互相轉化,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知識準備] 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 物質 如氧氣、氯化鈉、水、鐵等等 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這些物質相互沒有發生反應,混合物里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如:空氣、食鹽水等等。 [物質準備]:原子模型等。 二、[課堂練習] [資料查詢]:布朗運動、stm掃描隧道顯微鏡與“原子操縱”技術(網上或參考資料上) [問題研究] 1.物質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構成的。請列舉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見物質名稱,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構成原子的微粒及性質
構成原子的微粒
電子
原 子 核
質 子
中 子
電性和電量
質量/kg
相對質量
4.通過課本p67頁討論,請寫出原子相對質量計算公式: ( ) 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 ( ) ≈質子數+中子數 5.在化學變化中______可分,而______卻不可分。是由反應的______化分成______,然后由____________進行了重新組合,形成了________。所以,在化學反應前后________種類沒變,________數目沒有增減,________的質量也沒有改變,只是________的最外層電子數發生了轉移或偏移。 物理變化中主要由于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的不斷運動,造成微粒間隙的變化。 [觀察思考] 1.通過圖3-6實驗觀察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氧氣、氫氣、水分別由什么微粒構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列舉出氧氣、氫氣、水的主要性質(2~3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這三種物質的性質不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種物質間能否相互轉化?發生了什么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圖3-14用α粒子轟擊金箔,討論后回答: (1)解釋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從中得出哪些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研究] 1.
分子
原子
離子
定義
區別
相同點
聯系
2.
原子
陽離子
陰離子
區別
核電荷數__核外電子數
(—帶電)
核電荷數__核外電子數
(帶____電)
核電荷數__核外電子數
(帶____電)
聯系
1.同種元素原子、陽離子、陰離子都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它們同屬一種元素 ( ) ( ) 2.相互轉化:陽離子 原子 陰離子 ( ) ( )
舉例
[練習測試]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由于分子間有間隙且分子間的間隙可以改變,決定了物質有三態變化 b.一些物質的熱脹冷縮,證明了分子間的間隙是可以改變的 c.一個水分子很小,就象一粒細沙一樣不易看到 d.冰水混合的物質不是混合物 2.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10-15)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 ) a.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內部結構 3.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6個中子的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某種原子的質量是9.288×10-26kg,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 a. b. c. d. 二、填空題 4.俄羅斯科學家最近合成了核電荷數為114的元素的原子,經測定該原子的相對質量為289,則其中子數與電子數的差是___________。 5.將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或電子,分別填入下列有關空格里。 氧化汞______是保持氧化汞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氧化汞______分解為氧______和汞______,汞______直接構成金屬汞,而兩個氧______構成一個氧______。氧______的內部中心有1個帶8個單位正電荷的______,核外有8個______作高速運動。實驗證明:原子中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但______帶1個單位正電荷,______不帶電。_______帶1個單位負電荷。整個氧______不顯電性。 6.已知每個電子的質量約為每個質子(或中子)質量的1/1836。見下表
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
氫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鈉
11
12
11
23
鐵
26
30
26
56
通過此表,可總結出“在原子里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不能總結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 7.用原子和分子的觀點解釋: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以及水蒸發形成水蒸氣這兩個變化的實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盛半瓶水的薄塑料瓶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將塞子塞緊,過一段時間發現瓶子癟了,為什么?試用分子觀點加以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為什么說:“自從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物質的性質和變化以后,化學才有了較快的發展”?請結合你的理解回答此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空襲南聯盟發電廠時,除用一種“石墨炸彈”外,還使用一種“油氣炸彈”,這種炸彈爆炸時,首先釋放出大量可燃性氣體,然后將可燃性氣體引爆,這時躲在防空工事里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會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學習] [收集信息] 1.我們已經學習過我國化學家張青蓮的事跡,你還知道我國化學家為化學科學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哪些典型事例呢? [拓寬視野] 1.請你在老師的指導下畫出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并從中比較認識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農藥、復合化肥、藥用藥品、營養食品等成份和用途,以其中一種為例寫一則調查報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觀察并解釋濃氨水與濃鹽酸接近時的“空中生煙”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d 3.d 4.61 5.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電子。 質子 中子 電子 原子。 6.(1)在原子里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 (2)不同種原子的質子數不同 (3)相對原子質量通常等于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 (4)不同種類原子數相對質量一般不相同。等等 7.答:水通電是由于水分子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氫原子和氧原子,而每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分子分別構成了1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許許多多的分子聚集成氫氣和氧氣,分子變了發生了化學變化。而水蒸發是由于水分子不斷運動而散發到空氣里,水由液態變成了氣態。水分子本身改變屬物理變化。 8.由于二氧化碳分子不斷運動,分散到水分子間的間隙里,使得氣體體積減小,氣壓減小,故瓶子癟了。 9.[提示]科學是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 恩格斯所以認為“化學的新世紀開始于原子學說”。是因為在18世紀的后半期,化學研究中普遍應用了天平之后,開始重視定量研究,從而對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有了較深入、較細致的認識。19世紀的前50年代左右,化學從定性研究的方法或觀點逐步向定量研究的方法和觀點發展,以弄清物質的組成及化學變化中反應物之間和反應物、生成物之間量的關系為目的,由此建立了像質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信比定律、化含量定律等一些基本化學定律。為了進一步揭示這些基本定律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本質,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這一學說經過爾后的不斷完善,終于成為當時說明各種化學現象的統一理論。所以說,它標志著近代化學發展的新起點。 10.油氣炸彈爆炸時釋放了大量可燃性氣體,而大量可燃性氣體引爆時消耗了大量氧氣,使防空工事里缺氧,造成人的窒息死亡。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篇2
第三章 第二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一. 教學內容:
第三章 第二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二. 教學目標
1. 知道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3. 知道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原子和離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相互轉化;
4. 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重點
1. 知道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2. 知道原子的結構,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3. 能正確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難點
1. 知道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相互轉化;
2. 初步認識核最外層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三. 具體內容
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但這些微粒又是什么呢?科學家長期研究證實,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原子、離子和分子。
1. 物質是由哪些基本微粒構成的
不同的物質是由不同的微粒構成的,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
有的物質由原子構成,如常見的金屬(鐵、銅、鋁、汞等),稀有氣體和金剛石、石墨、硅等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有的物質由離子構成,如活潑金屬(鉀、鈉、鈣、鎂等)與活潑的非金屬(如氯等)化合時,形成的物質由離子構成。像氯化鈉就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還有的物質由分子構成。水、二氧化碳、氨氣、氯化氫、硫酸等是由分子構成的。
2. 分子
(1)分子是真實存在的。
(2)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3)分子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4)分子的基本特征。
①分子的體積很小;
②分子的質量非常小;
③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④分子之間有空隙;
⑤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⑥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
(5)分子知識的應用。
①分子性質的應用;
a. 根據分子不斷運動的知識可解釋物質的擴散(溶解、蒸發、揮發等);
b. 根據分子間有空隙可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物體的熱脹冷縮、氣體受壓體積縮小,兩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原兩種液體的體積和等現象;
c. 根據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可解釋液氧和氧氣的化學性質為什么相同,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化學性質為什么不同等;
d. 分子的體積很小可解釋粗鹽提純、水可以通過濾紙等;
e. 根據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可解釋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等;
②用分子的觀點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變,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其他物質的分子。
③用分子的觀點認識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宏觀:由不同種物質組成;
微觀:由不同種分子構成。(對由分子構成的物質而言)
純凈物:宏觀:由一種物質組成;
微觀:由同種分子構成。(對由分子構成的物質而言)
3. 原子
(1)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微粒。
(2)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3)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4)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
(5)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區別是: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6)原子的構成。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7)原子的性質和分子相似。
體積、質量很小;不斷運動;原子間有空隙。
(8)原子的全部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9)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定義: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l/12作為基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這一基準的比,稱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分子質量等于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4. 離子
(1)離子是由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形成的帶電荷的微粒。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之一。
(2)離子的形成。
5. 分子、原子、離子在化學反應中的關系
【典型例題】
例1.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微粒
b. 分子大、原子小
c. 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d.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答案:d
例2.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
a. 分子的質量比原子的質量大
b. 分子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
c. 分子間有間隔而原子間沒有間隔
d.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答案:d
例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原子核內不一定有中子
b. 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原子
c. 微粒得到電子一定變成陰離子
d. 陰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不可能相等
答案:a
例4. 已知在原子中每一個電子的質量約是每個質子或是中子質量的1/1836,通過下表:
原子名稱
質子數
電子數
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
氫
1
1
0
1
氧
8
8
8
16
鈉
11
11
12
23
硫
16
16
16
32
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質子數=電子數; (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3)質子數決定原子種類; (4)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5)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5分鐘)
一、選擇題
1. 水結冰是由于( )
a. 水分子不運動了 b. 水分子變小了
c. 水分子化學性質改變了 d. 水分子間的間隔改變了
2. 下列物質屬純凈物的是( )
a. 生理鹽水 b. 含冰的水
c. 澄清石灰水 d. 分離液態空氣后得到氮氣的剩余物
3. 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原子內有很大空間
b. 在原子里,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c.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d. 任何原子中的質子數一定等于中子數
4 .構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微粒是( )
a. 質子 b. 中子 c. 質子和中子 d. 電子
5. 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 )
a. 16 b. 16g c. 2.657×1026g d. 2.657×10-26kg
6. 原子變成離子時( )
a. 得電子 b. 失電子 c. 得或失電子 d. 既不得也不失電子
7.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
a. 分子間隔發生變化 b.物質狀態發生改變
c. 分子本身發生變化 d.物質顏色發生變化
8.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質子 d. 電子
9. 下列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是( )
a. 氯化鈉 b. 二氧化碳 c. 鎂 d. 空氣
10. 已知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n㎏,一個r原子的質量為m㎏,則r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 m/n b. n/m c. m/12n d. 12m/n
二、填空題
11. 物質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構成的,例如氧氣是由_______構成的。
12. 保持氮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
13. 分子雖然很小,但還能_______,分子是由_________構成的,如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構成的,氧化汞分子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構成的。
14. 有些物質是由_______構成的,如氧氣、________等;有些物質是由_________構成的,如汞、_______等。
15.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和核外________構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兩種微粒構成的。中子不帶電,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_________,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________。由于質子數和電子數________,所以原子不帶電。
三、簡答題
16. 乒乓球不慎被壓癟了,但沒有裂痕,怎樣才能使乒乓球恢復原狀?
17. 在20℃、101kpa的條件下,有水和氫氣各1l,將其壓強分別加壓到202kpa,溫度仍為20℃,試比較二者體積的大小,并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
四、計算題
18. 已知一個標準碳原子質量為1.993×10-26kg,求:
(1)一個氮原子的實際質量。
(2)若一個鋁原子的實際質量為4.482×10-26㎏,求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 d 2. b 3. d 4. a 5. a
6. c 7. c 8. b 9. a 10. d
二、填空題
11. 分子、原子、離子 氧分子
12. 氮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13. 再分 原子 氧原子 氧原子 汞原子
14. 分子 氮氣 原子 硫
15. 原子核 電子 質子 中子 正電荷 負電荷 相等
三、簡答題
16. 放到熱水中,就可使乒乓球恢復。
17. 當增大壓強時,氫氣體積明顯減小,而水的體積變化不大。因為構成水的微粒之間空隙較小,加壓后,空隙變化不大。而構成氫氣的微粒之間空隙較大,加壓后,空隙明顯減小,因而體積變小。
四、實驗題
18. (1)2.325×10-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