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精選2篇)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 篇1
教學目標
①認識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②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難點: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
實驗準備
投影儀及相關圖片。
實驗用品: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點評
教師:(投影顯示)市售過氧乙酸\[c2h4o3\],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
名稱 質量分數
過氧乙酸 40%
水 55%
雙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義有哪些?
學生:過氧乙酸的質量分數為40%,表示每10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含4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55份質量的水和5份質量的雙氧水。
復習舊知拓展視野。教師:你們回答得很不錯!同學們,我們家住農村,你們在家有沒有看到過父母在種地時選種的過程啊?
學生:(不少同學)見過。
教師:你們能簡單地說說這個過程嗎?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藥水,然后把種子放到藥水中,就把好種子選出來了。
教師:那么,你知不知道,他們配的是什么藥水啊?
學生:不知道!
教師:其實,他們配的藥水只不過是鹽水,但卻規定了一定的溶質質量分數,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藥水時幫幫父母呢?
學生:當然想了!
選種子的藥水原來是鹽水!學生頓悟。緊接著教師再拋出一個新問題,將學生引入到下一個環節。教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兩種方法來配制16%的食鹽水。我們先一起來看桌子上的儀器和藥品(師生一起: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20%的食鹽溶液)。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配制選種液。在此之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歸納一下。
學生:(看書,并通過討論,進行歸納)
師生共同總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為:
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了自學能力。教師:下面我們開始用第一種方案配制該選種液:請你用水和食鹽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師生一起:計算要配制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食鹽各多少克?(學生思考、計算;師生交流,教師適時加以點撥)
教師:(板書)
解:已知溶液的質量是5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6% ,
所需溶劑的質量為:50 g×16%=8 g
所需溶劑的質量為:50 g-8 g=42 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42克,食鹽8克。
教師:我們已經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計算。下面進行探究實驗。
講練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學生:用天平稱取食鹽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做巡回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師:好了,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實驗小組已經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最后一步操作:裝瓶,貼簽。注意:你認為在標簽上要注明什么?
學生:應注明溶液的名稱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學生進行操作)
教師:好!第一種方法用食鹽和水來配制溶液同學們完成得相當出色。但有時候,我們用到的藥品不是純凈的溶質,而可能是某溶質質量分數的濃溶液,那在配制時又該怎么操作呢?
不紙上談兵,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師指導細膩、得法。
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引導思維。
學生:往濃溶液里加水啊!
教師:不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試,用20%的食鹽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其步驟與第一種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學生:先計算:要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各多少克?
教師:請你繼續談談你的具體計算方法。
學生:因為是加水稀釋,所以整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我們不妨設所需20%的食鹽水的質量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質質量就為20%x,而100克16%的食鹽水中含有的溶質質量為:100 g×16%=16 g。
教師:接下來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試著做一做。(投影顯示解題格式與要求)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合作探究。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并進行展示和交流。
教師: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計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質量,可是液體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體積表示,那該怎么辦呢?
學生:用密度公式換算一下就行了。
教師:一般情況下,16%的鹽水的密度大約為1.03 g/l。
學生:(進行計算)
教師:我們的計算結果是:需要水的質量為 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為 ml。完成以上計算后,接下來應該怎樣操作呢?
學生: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倒入一只干凈的燒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的體積,加入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后裝瓶,再貼上標簽。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重點研習“計算”這個步驟,而略講“稱量”“配制”“裝瓶、貼簽”幾步。重難點突破措施得力。教師:同學們的計算和實驗操作都做得很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獲得了哪些新知識和技能,請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學生:(學生分組交流看法和觀點,達成共識)
教師:(布置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課堂總結形式新穎。
點 評
本節課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計算演繹成學生的實驗、生活體驗,用一系列探究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點撥思維、訓練方法,既豐富了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的化學意義,又做到了講練結合、落實基礎,在教學方法上是一節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好課。
點評: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樂天溪中心學校 陳光榮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 篇2
教學目標
掌握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難點: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及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實驗準備
投影儀及相關圖片。
實驗用品:燒杯,試管,藥匙,玻璃棒,量筒,水,食鹽,硫酸銅固體,雞蛋。
課時安排 共2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夏天喜歡游泳嗎?
學生:喜歡。
老師:那你們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還是沉在水下呀?
學生:(七嘴八舌,有的說沉入水里,有的說漂在水面上,但大數人認為會沉到水下)
老師:請同學們看下面幾幅圖片:(死海圖片)
老師: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嗎?
學生:鹽份多,濃度大。
老師:說得好!下面我們來做下面的實驗,來具體說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奇景!
活動與探究
分小組進行探究實驗。(在下面兩個方案中自選一個進行探究并填寫表格)
①雞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個燒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雞蛋。按下面的步驟進行實驗并如實填寫下表。分析,在此過程中所得的幾種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次序
清水量
加入的食鹽量
雞蛋
小結
1
250 g
不放食
沉?浮?
2
250 g
1匙(約5克)
沉?浮?
3
250 g
2匙(約10克)
沉?浮?
4
250 g
3匙(約15克)
沉?浮?
…
…
…
…
用死海圖片導入,簡明扼要。
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
②硫酸銅溶解于水
在三只試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別加入約0.5 g、1.0 g、1.5 g固體硫酸銅。比較三種硫酸銅溶液的顏色。分析,在這三支試管中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編號
溶液顏色
清水量
硫酸銅的質量
溶液質量
1
2
3
師生一起歸納小結:
①對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據顏色來粗略的區分溶液是濃還是稀:一般來說,顏色越深,溶液越濃。
②但對于像實驗1中形成的無色溶液來說,顯然就不能用顏色來判斷溶液的濃與稀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知道這種溶液的組成呢?
教師:其實,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是溶質的質量分數。什么是溶質的質量分數呢?請同學們看教材p42,找出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
學生:(一下子就找到,并大聲念出來)(教師跟著板書:
溶質的質量分數=
教師:同學們歸納得不錯,這正是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剛才在同學們實驗中出現了多組數據,請你在表中任選1~2組數據來計算對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學生:嘗試練習,并很快順利完成。
師生共同歸納,課堂氣氛融洽。教師:同學們完成得非常不錯。其實,溶質的質量分數這個概念,在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如這個例題,同學們可以先嘗試著做一做:冬天,人們常給皮膚抹上一點甘油溶液,使皮膚保持濕潤。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該甘油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學生:(有不少學生在一分鐘之內就完成了)
教師:(板書講解解答過程)
解:甘油的質量是400克,水的質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質量為:400 g+100 g=500 g
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0%。
教師小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用到了另一個等式: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如果我們能將這兩個等式熟練運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四個量中的任何兩個,我們就可以求出另外兩個。
下面同學們再做這樣一個練習:在一次探究活動中,小江同學收集到如下標簽:
葡萄糖注射液
規格:250 ml
內含:12.5克葡萄糖
5%
醫療用葡萄糖注射液
請你利用標簽中的數據設計一個簡單的關于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的題目,設計好后與同桌交換練習。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學生進行設計并交換完成。
教師(在教室巡回指導后):好,剛才我看到同學們設計的題目以及同桌同學的批改后,發現同學們的想像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像,看來,同學們這節課還是挺有收獲的。現在我們一起閉上眼睛,好好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都有哪些收獲?
學生:(閉上眼睛,開始思考、回憶)
師生共同敘述:進行本課小節。
教師:(布置練習)生活中你們都見到了哪些溶液,請你找到溶液標簽、記錄的內容并計算其中各種溶質的含量。
貼近生活,體現了化學學科的實用性。
靈活處理教材“學完本課你應該知道”,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點 評
本課題的教學思路清晰,教師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景,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其主要特色如下:
①以“死海”的真實情景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②在幾個教學環節的過渡中,有“嫁與春風不用媒”的效果;
③在小結時,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讓學過的知識如電影般在大腦回放,著實收到了“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效果,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④在設計反饋練習時,教師的安排更是另辟蹊徑,讓學生的理解和應運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訓練和提升。
點評: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峽初級中學 周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