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要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殖民統治和殖民掠奪的斗爭,19世紀爆發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和印度的民族大起義。
2、能力要求: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的原因,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正確運用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的基本方法和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概述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領導反抗殖民統治斗爭的主要事跡,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認識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杰出影響和作用,其愛國主義優秀品質、值得學習和推崇。
3、情感培養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和探究,引導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歷史和現實聯系的思維方法,來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亞洲長期落后的原因,激發學生奮發圖強的民族責任感。
二、本課重點和難點
重點: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原因,玻利瓦爾、章西女王。
難點: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原因。
三、教法
提問啟發教學、互動探究、讀書問答法等。
四:課型
新授課
五、教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
六、講授新課
1.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課內容后問:新航路開辟后哪些國家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后引導他們看英國艦隊打敗西班牙艦隊畫面,體會英國隨著完成工業革命后實力增加而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印度成為它首選的對象,導入新課。
2.講授新課
首先講明本課兩大地區為印度與拉丁美洲。兩大主題為壓迫與反抗(出示課件圖示)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講授印度民族起義的主要原因: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相關內容后思考:印度民族起義出現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反映英國在印度進行殖民統治和經濟剝削情況的材料,使學生了解印度民族起義前的社會背景:英國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使英國發展迅速,而此時的印度卻相對落后,與當時的英國形成反差,因此印度成為英國侵略的目標。充分認識印度民族起義爆發的必然性,結合英國對印度等地侵略的地圖及起義原因圖示,講解起義的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戰爭的特點,得出結論:在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有三個起義中心,密拉特、德里、章西,他們各成體系,沒形成統一領導,使得他們前后不能呼應。不利于戰爭的開展。
分析戰爭的結果得出:印度民族大起義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這場戰爭還是表現出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而且,沉重的打擊了英國殖民者的侵略氣焰。
通過引導學生談學習章西女王的事跡獲得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敢于為國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獲得“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在中國歷史中就已驗證的真理。
講授拉美的獨立革命,這也是本課的主要內容。首先通過兩幅地圖講明拉丁美洲與美洲的區別,使學生從地理概念上認識拉丁美洲,講到此教師可引導學生看書本中的主要內容,同時小組討論:
(1)殖民者到拉丁美洲給拉丁美洲人民帶來了什么?
(2)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先講清當時拉丁美洲的情況:18世紀后半期,英、法、荷也相繼侵入拉丁美洲,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然后講明運動的原因:○1經濟方面,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大肆掠奪財富,可是這些行為對于殖民地的經濟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