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2政治方面,處于最上層的是西班牙白人官吏,其次是土生白人。混血人種集團構成了殖民地小資產階級的基本核心,是反對殖民統治的一支骨干力量。印第安人和黑人處于社會最底層,最受歧視和壓迫,成為日后革命軍隊的主力。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種經濟、政治的雙重壓迫,必然會激起人們的反抗。出示拉美人民受壓迫的幾幅圖片讓學生思考:假如你是當時圖景中的一員,你最渴望和最想做的是什么?而引出獨立運動爆發的必然性并深入理解“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
投影:玻利瓦爾圖像及他作戰的畫面介紹南美獨立戰爭的概況。
人物介紹:玻利瓦爾
課堂討論:(1)南美獨立戰爭有何特點?
(2)討論一下你是如何看待玻利瓦爾這個歷史人物的?
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分析歷史問身臨其境,把問題放到當時歷史環境中去思考。客觀公正地認識戰爭評價歷史人物。對于戰爭特點,學生回答后可總結為時間長、范圍廣、南北國家聯合作戰。
述戰爭的經過,明白玻利瓦爾為何被稱為“南美的解放者”,投影“南美解放者杯博卡青年隊奪冠”,歷史與現實相聯系,更加深入理解玻利瓦爾人格的偉大,使學生獲得愛國主義的教育,明白一個人活著就應該有所作為,要做一個對社會和人民有用的人。投影“圣馬丁”,簡講其領導獨立運動的經過及被人們譽為“祖國之父”。講述拉美運動后教師總結其結果:
①趕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義者,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
②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獨立國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國家的格局;
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3.小結:可先利用幻燈片小結圖表,要求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并填表。
教師總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大地區:即印度和拉丁美洲,同時我們也學到了兩大主題:壓迫和抗爭。本課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1.英國工業革命完成后,加劇對外擴張,選擇了印度,而印度人民在章西女王的領導下奮起反抗,表現了殖民地人民勇于抗爭不屈不撓的精神。2.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加劇對拉丁美洲的侵略,拉美人民在幾位民族英雄的領導下最后取得了獨立。從章西女王,玻利瓦爾兩個英雄人物身上我們學到了熱愛祖國,不畏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深深地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使我們認識到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攻克難關,作為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將來建設我們偉大祖國。
4.延伸探究
學習本課后回憶一下我國當時的現狀是怎樣的,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中外對比)
回答時引導學生回憶初中一二年級時所學的主要內容,也可分組討論,當時在我國發生了哪些事件,這些事件和本課我們所學的事件有什么異同?中外聯系,得出結論,深化本課的主題,那就是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也就是本課的標題: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5.鞏固練習(可選擇一些本課的重要內容,或與本課相關的主要問題加以強化訓練。
例題:
材料一:她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的領導者之一。在戰斗中,她獨自一人還擊包圍她的敵人。女王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把前面那個敵人砍翻在地。女王犧牲時年僅23歲。
材料二:他18xx年開始進行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帶領他的人民、軍隊取得了很多勝利。被稱為“南美的解放者”。他在南美獨立戰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根據材料回答:1.分別敘述的是誰?各有什么事跡?
2.你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什么?
6.板書設計
第16課 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