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慕尼黑陰謀從狹義上講,是指1938年,英法等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出賣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是一個大陰謀。從廣義上講,人們把帝國主義大國為了自身利益,縱容侵略,出賣其他國家的陰險行徑,統稱之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是英法美等國對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縱容的延續,是綏靖政策的頂峰,它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國對侵略的縱容,便得寸進尺,與1939年3月吞并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德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增強了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在戰略上處于更有利的地位,隨即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了波蘭,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英法所推行的縱容政策,不僅損壞了弱小國家,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戰爭的爆發和擴大
1.德軍突襲波蘭(1939.9)
英國首相張伯倫參加完慕尼黑會議回到倫敦后曾自鳴得意地稱自己為歐洲帶來了和平,但怎么也沒料到,不足一年,《慕尼黑協定》墨跡未干,德軍就在1939年9月突襲波蘭,華沙陷落。德國悍然入侵波蘭,和波蘭有盟約的英法此時作何反應?
(小結)面對法西斯德國的侵略,英法走投無路,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盡管英法對德宣戰,但是,英法既不在德國西線發動攻勢以減輕波蘭的負擔,也不進行其它任何援助措施。他們的優勢兵力隱藏在堅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動數月之久,這場戰爭因此也被稱為“靜坐戰爭”。波蘭人民孤軍奮戰,在德國閃擊戰的打擊下,僅20多天波蘭就滅亡了。波蘭人民慘遭法西斯的踐踏,在整個戰爭中,被殺害的波蘭人多達600萬。
教師提問:英法既然已經對德宣戰,為什么坐視自己的盟友波蘭滅亡呢?
教師歸納:這一行徑是英法縱容政策在新的歷史階段的應用。波蘭滅亡了,按照原來的設想和希特勒的宣傳,英法滿心以為德國法西斯會繼續東進攻打蘇聯,可德國卻把戰火燒向北歐和西歐。
2.德國進攻西北歐和法國的潰敗
英法的綏靖政策沒能避免戰爭,反而更迅速地把他們拖入戰爭的深淵。1940年四五月間,又向歐洲北部和西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很快占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直逼法比邊境。這里有一條被法國政府譽為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簡介《馬其諾防線》的資料)。
馬其諾防線再堅固,也是消極的防御體系。法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攻占色當,幾十萬英法軍隊從敦刻爾克撤退至英國。法國元氣大傷失去抵抗能力,最終在1940年6月,德軍淪陷巴黎,德軍直接控制法國北部,南部由維?苷茌。擁有世界上最強大陸軍的法國僅僅六個星期就宣告滅亡,西方大國推行縱容政策終自食其果,對鼓吹綏靖政策的達拉第之流無疑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3.英國堅持抗戰
法國投降后,德國準備大舉進攻英國,為取得制空權,德軍對英國實施猛烈空襲,英國軍民在新任首相邱吉爾的帶領下,頑強抗拒,德國入侵英國本土的計劃無限期地擱淺了。
縱觀西歐戰事,北歐被占,法國淪陷,英國損失慘重,這是英法長期推行縱容政策的必然結果。
三、蘇德戰爭的爆發
1.蘇德戰爭的爆發(1941.6)
德國要獨霸歐洲,還有兩個障礙,分別是西邊的英國和東部的蘇聯,在英國它碰了壁,因為空戰和海戰德軍沒有優勢。于是希特勒決定改變原來的軍事部署,先攻蘇聯,再取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