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能和勢能,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學習內容1、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2、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
3、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 學習目標要求:
1.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的初步概念,并能舉例說明。
2.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大小的影響因素,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
3.知道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4.了解水輪機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水力發電站的主要構造,知道水輪機在發電站的作用。
6.了解風力發動機的用途。
7.能說出一些人類利用風能和水能的實例。 中考基本要求:
1.知道什么是動能、勢能、機械能和彈性勢能,并能舉例說明。
2.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大小各與什么因素有關,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
3.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能解釋有關不同形式的機械能相互轉化的簡單現象。 中考常考內容:
1.判斷什么樣的物體具有能量,判斷一個物體具有何種形式的機械能。
2.比較物體具有的動能、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的大小。
3.分析有關動能和勢能間相互轉化的事例。 知識要點精析: 1.功和能的關系
能是一種狀態,能量的大小是狀態量;而做功是一個過程,功的大小是過程量。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即說明此物體具有能。但是有能不一定正在做功。物體能做多少功,就說它具有多少能。
功有大小,能也有大小,能量可以轉化或轉移,在機械能里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動能可以轉化為勢能,勢能也可以轉化為動能,功就是轉化多少的量度。功代表了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一另種形式的數量,因而功和能的單位也是相同的。
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時,說它具有了能,即物體能夠做功。但能夠做功與物體有沒有做功是有區別的。沒有做功的物體不能說它不能做功。有多少能量也不一定要做多少功。物體具有的能量也許一部分用來做功,而另一部分又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熱能等)。 2.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動能是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即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做功的本領叫做動能。
運動的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物體的質量,二是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其動能越大,物體的速度越小其動能越小。具有相同運動速度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小動能越小。 3.重力勢能及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例如:被舉高的重錘,空中的飛機,陽臺上的花盆等都具有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物體的質量,另一個是物體距零勢能面的高度。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物體距零勢能面的高度越大,其重力勢能越大,物體距零勢能面的高度越小,其重力勢能越小;當物體距零勢能面的高度一定時,物體質量越大其重力勢能越大,物體質量越小其重力勢能越小。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其重力勢能就越大。 4.彈性勢能及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由于發生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物體在外力作用下,它的形變會發生變化,稱為形變。如果將對物體施加的外力撤消,物體的形變能夠完全消失,恢復原狀,這種形變稱為彈性形變。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有恢復原來形狀的能力,具有做功的本領,因此具有能,這種能稱為彈性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