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的壓強”教學實錄
· 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說
師:根據剛才的討論,請你談談對液體壓強有關因素的看法。
生: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不同的深度壓強不同,不同的液體中同一位置的壓強也不同。
(說明:將對研究問題的探索內容進行進一步探討,形成假說。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比較高的素質,把研究熟悉的問題所得的體會,一一對應到原來的問題上,形成新的假說。找到研究的課題。教師應當強調事物的類似效果。學生對熟悉事物的研究激發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對自己的假說深信不疑,這時教師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假說僅僅是假說,我們還得進行下一步。)
· 檢驗論證
師:如何證明假說是否正確?
生:通過實驗。
師:現在有這樣一種測液體壓強的儀器—壓強計(教師簡介:這樣,我把手指壓在橡皮膜上,在右側的“u”型管中出現高度差,我們一看到“u”型管中出現高度差,我們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壓強),那我們想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規律,這個壓強計如何使用?
生:討論。
師:我給大家準備了大的可樂瓶子,用它來裝水,這樣就能使水足夠深,研究起來方便。下面就請大家一起討論試驗方案。
生:學生討論,找到實驗方案。
師:咱們一起交流你的實驗方案,看其他同學的想法是否跟你一樣,有沒有你想不到的,有沒有更好的想法是你想不到的。
生:交流。
師: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用你認為好的做法,去實驗,驗證咱們的假說。
生:進行實驗。
師:巡視,指導:如何控制變量,如何注意開始使“u”型管中的水面高度一樣。
師:你的實驗能得出結論吧?
生:能。
師:大家交流一下你得出的結論,看別的同學是否跟你的結論一樣。
生:討論,得出: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體、同一深度壓強是相等的。不同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說明:這一環節,學生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驗證,熱情很高,實驗方法比較好。在以前的實驗時,使用的燒杯太淺,實驗時很不方便。自制的教具,用剪刀從大可樂瓶的頸部剪掉,用其裝水,這樣水就較深,在實驗時,很容易完成。小組合作也很到位,一學生動手做,另一學生提醒、觀察、記錄—這都較好地體現了合作精神。)
· 評估
師:盡管大家意猶未盡,但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實驗只能到此為止。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實驗:
(1)實驗設計有無不合理的地方?
。2)操作中有沒有什么失誤?
。3)測量結果是不是可*?
生:(分組討論、總結、交流)
。ㄕf明:評估這節課,不僅僅局限在得出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學生對過程的回顧、體驗,從過程中,得出方法之類的東西,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學著運用這些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本節課,最重要的是學會用類比的方法,把一些新的問題先分析,找到的特征,然后,類比到熟悉的事物,從熟悉的事物當中找到一定的規律,用這個規律類比出新問題的規律,形成假說。然后,想方設法驗證假說,得出規律。)
· 知識應用
師:我們這一節課,共同學習了液體壓強的規律,下面讓我們一起閱讀書上材料,了解液體壓強規律的應用。請看課本,邊閱讀,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