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精選11篇)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1
濮陽市第五中學 卜德民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2
濮陽市第五中學 卜德民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3
(一)教學目的
1.知道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常識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的簡單工作過程和原理。
3.常識性了解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和打氣筒的簡單原理。
4.常識性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管、注射器、紅水、活塞式抽水機模型及掛圖、離心泵模型及掛圖、玻璃杯、打氣筒。
學生用:玻璃杯(或其他口杯)、小竹筒兩端開口約10厘米長(或毛筆的竹筆筒)。(以上器材由學生課前自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1標準大氣壓約為多少帕?1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銀柱?(學生舉手回答)
2.1標準大氣壓又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請全班同學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算一算,另請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算)
二、新課引入:
1.對在黑板上算的結果進行講評。
2.問:既然1標準大氣壓可支持約10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這個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呢?本節課將對這一問題及其有關的問題進行研究。(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1.活塞式抽水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1)學生隨堂實驗:將竹筆筒豎直插入口杯內的水中,然后提出水面,竹筒內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沒有);又豎直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的口,提出水面一定高度后,放開堵住竹筒口的手指,竹筒中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有一大滴水從竹筒中流出)。
(2)講述:
第一次竹筒口未堵住,筒內水面與大氣相通,杯內水面也與大氣相通而平衡,竹筒提起后沒有水留在竹筒內。
第二次竹筒上端開口處被手指堵住,杯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支持著一段水柱;手指放開后,筒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流出筒來。
(3)講述和演示:將注射器(去注射針),活塞推到底端(講述:排出注射器內的空氣),插入紅水中,保持注射器在水中,提起活塞,紅水隨著活塞的提起進入注射器內(講述:因為排出了注射器內空氣,注射器內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紅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進入注射器內);將注射器整個拿出水面,注射器內的水,并不流出來(講述:表明注射器內的水,由于大氣壓的作用而支持著)。
(4)教師設置疑問,引起學生思考,刺激求知欲:問:當活塞再往下壓時,水從注射器插針孔噴出。能不能設計一種活塞向上提,水進入注射器,活塞向下壓,水不會流出,也就是說,只準水進,而不準水出,誰能想出辦法來,請舉手回答。當學生說出在下面安裝一門,這個門又只能向上開讓水進,向下關閉而不能讓水流時,接著又問:水越進越多,總要找個出口,這個出口要開在什么位置,就能達到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目的?
(5)講述和演示:
①出示活塞式抽水機模型,講述它的簡單構造和閥門的關閉情況(并肯定同學們剛才的積極思考,而想出的辦法),拿出掛圖,講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和原理,并進行演示。
②學生讀課文中的圖11—12,并填寫圖旁的空格,填好后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的)。
2.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1)學生隨堂實驗:利用竹筆筒作棍子,在口杯內的水中不停的轉動(回答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中心部分凹下去,水沿口杯邊緣上升)。
(2)講述:同學們所做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叫做離心現象(教師還可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
(3)出示離心泵模型及掛圖,講解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指出水泵起動前灌滿水的目的是排出泵內空氣,使泵內中心部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在大氣壓強作用下,水進入泵內,隨葉輪旋轉,把水甩入出水管,接著進行演示(演示時可請一位或兩位學生協助)。(教師板書:離心泵也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吸到泵殼內的)。
講述離心泵的揚程(課本圖11—14)。
(4)簡單介紹設備的選用(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條件、根據需要選用物品,而不貪大求詳的思想)。
3.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請一學生上講臺演示圖11—15的實驗,演示后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全班同學,再請一位同學演示,說一說是否有同樣的感受。
(2)講述:根據大量實驗表明: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教師板書)。講述后,結合課文舉例。
(3)抽氣機、打氣筒、空氣壓縮機都是利用了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制成的。講述打氣筒的構造和工作過程。
請學生講圖11—16,活塞向右拉和活塞向左壓時,筒內的氣體體積和壓強大小的變化。再請學生上臺用打氣筒,照圖11—16那樣試一試(出口堵住,并向全班同學說一說其感受是否跟剛才一位同學照圖講的情況相同。
(4)講述:利用打氣筒,獲得了比通常大氣壓大兩三倍的壓縮空氣。在一些機器設備上,還可以得到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簡介圖11—17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火車的簡單過程,并要求學生填寫出圖旁文字說明中的空格。接著再舉出一些壓縮空氣在工業上的應用的例子。
四、小結本課內容:
1.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利用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利用這一道理可以獲得比通常大氣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在工業生產中壓縮空氣有廣泛的應用。
五、布置作業 :
1.閱讀本節課文。
2.復習全章內容,并將全章課文后的“學到了什么”的空格填寫好。
(四)說明
1.本課是大氣壓強的應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實驗、教師演示實驗,使學生弄明白它們的原理。利用課文中的圖,圖旁文字說明中又有空格,通過這些活動,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學得積極,理解深刻,又有趣味。
2.講述離心泵前,安排一個學生隨堂實驗,使學生對“離心”有一定的認識,這類離心現象,學生并不陌生,除了教師再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外,還可讓學生自己舉一舉。但是,在這里不要解釋離心現象,木然就會干擾重點內容的學習,同時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也不會真正理解。
3.對于根據合適條件選用設備,其本質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素質,不僅選用設備要這樣,做其他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物力、財力和自身的基本條件,不能無條件的追求。
4.第四節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是選學內容,在本課時內只作簡單介紹,不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也可以不講,留給學生自己課后閱讀。講完離心泵后,可結合全章后面的“學到了什么”對全章內容作簡要歸納復習,使學生對全章知識有一整體概念,以達到學生把知識加以系統化。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4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5
(一)教學目的
1.知道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常識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的簡單工作過程和原理。
3.常識性了解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和打氣筒的簡單原理。
4.常識性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管、注射器、紅水、活塞式抽水機模型及掛圖、離心泵模型及掛圖、玻璃杯、打氣筒。
學生用:玻璃杯(或其他口杯)、小竹筒兩端開口約10厘米長(或毛筆的竹筆筒)。(以上器材由學生課前自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1標準大氣壓約為多少帕?1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銀柱?(學生舉手回答)
2.1標準大氣壓又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請全班同學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算一算,另請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算)
二、新課引入:
1.對在黑板上算的結果進行講評。
2.問:既然1標準大氣壓可支持約10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這個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呢?本節課將對這一問題及其有關的問題進行研究。(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1.活塞式抽水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1)學生隨堂實驗:將竹筆筒豎直插入口杯內的水中,然后提出水面,竹筒內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沒有);又豎直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的口,提出水面一定高度后,放開堵住竹筒口的手指,竹筒中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有一大滴水從竹筒中流出)。
(2)講述:
第一次竹筒口未堵住,筒內水面與大氣相通,杯內水面也與大氣相通而平衡,竹筒提起后沒有水留在竹筒內。
第二次竹筒上端開口處被手指堵住,杯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支持著一段水柱;手指放開后,筒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流出筒來。
(3)講述和演示:將注射器(去注射針),活塞推到底端(講述:排出注射器內的空氣),插入紅水中,保持注射器在水中,提起活塞,紅水隨著活塞的提起進入注射器內(講述:因為排出了注射器內空氣,注射器內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紅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進入注射器內);將注射器整個拿出水面,注射器內的水,并不流出來(講述:表明注射器內的水,由于大氣壓的作用而支持著)。
(4)教師設置疑問,引起學生思考,刺激求知欲:問:當活塞再往下壓時,水從注射器插針孔噴出。能不能設計一種活塞向上提,水進入注射器,活塞向下壓,水不會流出,也就是說,只準水進,而不準水出,誰能想出辦法來,請舉手回答。當學生說出在下面安裝一門,這個門又只能向上開讓水進,向下關閉而不能讓水流時,接著又問:水越進越多,總要找個出口,這個出口要開在什么位置,就能達到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目的?
(5)講述和演示:
①出示活塞式抽水機模型,講述它的簡單構造和閥門的關閉情況(并肯定同學們剛才的積極思考,而想出的辦法),拿出掛圖,講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和原理,并進行演示。
②學生讀課文中的圖11—12,并填寫圖旁的空格,填好后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的)。
2.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1)學生隨堂實驗:利用竹筆筒作棍子,在口杯內的水中不停的轉動(回答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中心部分凹下去,水沿口杯邊緣上升)。
(2)講述:同學們所做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叫做離心現象(教師還可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
(3)出示離心泵模型及掛圖,講解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指出水泵起動前灌滿水的目的是排出泵內空氣,使泵內中心部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在大氣壓強作用下,水進入泵內,隨葉輪旋轉,把水甩入出水管,接著進行演示(演示時可請一位或兩位學生協助)。(教師板書:離心泵也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吸到泵殼內的)。
講述離心泵的揚程(課本圖11—14)。
(4)簡單介紹設備的選用(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條件、根據需要選用物品,而不貪大求詳的思想)。
3.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請一學生上講臺演示圖11—15的實驗,演示后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全班同學,再請一位同學演示,說一說是否有同樣的感受。
(2)講述:根據大量實驗表明: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教師板書)。講述后,結合課文舉例。
(3)抽氣機、打氣筒、空氣壓縮機都是利用了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制成的。講述打氣筒的構造和工作過程。
請學生講圖11—16,活塞向右拉和活塞向左壓時,筒內的氣體體積和壓強大小的變化。再請學生上臺用打氣筒,照圖11—16那樣試一試(出口堵住,并向全班同學說一說其感受是否跟剛才一位同學照圖講的情況相同。
(4)講述:利用打氣筒,獲得了比通常大氣壓大兩三倍的壓縮空氣。在一些機器設備上,還可以得到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簡介圖11—17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火車的簡單過程,并要求學生填寫出圖旁文字說明中的空格。接著再舉出一些壓縮空氣在工業上的應用的例子。
四、小結本課內容:
1.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利用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利用這一道理可以獲得比通常大氣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在工業生產中壓縮空氣有廣泛的應用。
五、布置作業 :
1.閱讀本節課文。
2.復習全章內容,并將全章課文后的“學到了什么”的空格填寫好。
(四)說明
1.本課是大氣壓強的應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實驗、教師演示實驗,使學生弄明白它們的原理。利用課文中的圖,圖旁文字說明中又有空格,通過這些活動,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學得積極,理解深刻,又有趣味。
2.講述離心泵前,安排一個學生隨堂實驗,使學生對“離心”有一定的認識,這類離心現象,學生并不陌生,除了教師再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外,還可讓學生自己舉一舉。但是,在這里不要解釋離心現象,木然就會干擾重點內容的學習,同時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也不會真正理解。
3.對于根據合適條件選用設備,其本質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素質,不僅選用設備要這樣,做其他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物力、財力和自身的基本條件,不能無條件的追求。
4.第四節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是選學內容,在本課時內只作簡單介紹,不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也可以不講,留給學生自己課后閱讀。講完離心泵后,可結合全章后面的“學到了什么”對全章內容作簡要歸納復習,使學生對全章知識有一整體概念,以達到學生把知識加以系統化。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6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7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8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9
(一)教學目的
1.知道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常識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的簡單工作過程和原理。
3.常識性了解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和打氣筒的簡單原理。
4.常識性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管、注射器、紅水、活塞式抽水機模型及掛圖、離心泵模型及掛圖、玻璃杯、打氣筒。
學生用:玻璃杯(或其他口杯)、小竹筒兩端開口約10厘米長(或毛筆的竹筆筒)。(以上器材由學生課前自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1標準大氣壓約為多少帕?1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銀柱?(學生舉手回答)
2.1標準大氣壓又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請全班同學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算一算,另請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算)
二、新課引入:
1.對在黑板上算的結果進行講評。
2.問:既然1標準大氣壓可支持約10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這個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呢?本節課將對這一問題及其有關的問題進行研究。(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1.活塞式抽水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1)學生隨堂實驗:將竹筆筒豎直插入口杯內的水中,然后提出水面,竹筒內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沒有);又豎直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的口,提出水面一定高度后,放開堵住竹筒口的手指,竹筒中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有一大滴水從竹筒中流出)。
(2)講述:
第一次竹筒口未堵住,筒內水面與大氣相通,杯內水面也與大氣相通而平衡,竹筒提起后沒有水留在竹筒內。
第二次竹筒上端開口處被手指堵住,杯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支持著一段水柱;手指放開后,筒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流出筒來。
(3)講述和演示:將注射器(去注射針),活塞推到底端(講述:排出注射器內的空氣),插入紅水中,保持注射器在水中,提起活塞,紅水隨著活塞的提起進入注射器內(講述:因為排出了注射器內空氣,注射器內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紅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進入注射器內);將注射器整個拿出水面,注射器內的水,并不流出來(講述:表明注射器內的水,由于大氣壓的作用而支持著)。
(4)教師設置疑問,引起學生思考,刺激求知欲:問:當活塞再往下壓時,水從注射器插針孔噴出。能不能設計一種活塞向上提,水進入注射器,活塞向下壓,水不會流出,也就是說,只準水進,而不準水出,誰能想出辦法來,請舉手回答。當學生說出在下面安裝一門,這個門又只能向上開讓水進,向下關閉而不能讓水流時,接著又問:水越進越多,總要找個出口,這個出口要開在什么位置,就能達到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目的?
(5)講述和演示:
①出示活塞式抽水機模型,講述它的簡單構造和閥門的關閉情況(并肯定同學們剛才的積極思考,而想出的辦法),拿出掛圖,講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和原理,并進行演示。
②學生讀課文中的圖11—12,并填寫圖旁的空格,填好后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的)。
2.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1)學生隨堂實驗:利用竹筆筒作棍子,在口杯內的水中不停的轉動(回答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中心部分凹下去,水沿口杯邊緣上升)。
(2)講述:同學們所做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叫做離心現象(教師還可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
(3)出示離心泵模型及掛圖,講解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指出水泵起動前灌滿水的目的是排出泵內空氣,使泵內中心部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在大氣壓強作用下,水進入泵內,隨葉輪旋轉,把水甩入出水管,接著進行演示(演示時可請一位或兩位學生協助)。(教師板書:離心泵也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吸到泵殼內的)。
講述離心泵的揚程(課本圖11—14)。
(4)簡單介紹設備的選用(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條件、根據需要選用物品,而不貪大求詳的思想)。
3.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請一學生上講臺演示圖11—15的實驗,演示后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全班同學,再請一位同學演示,說一說是否有同樣的感受。
(2)講述:根據大量實驗表明: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教師板書)。講述后,結合課文舉例。
(3)抽氣機、打氣筒、空氣壓縮機都是利用了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制成的。講述打氣筒的構造和工作過程。
請學生講圖11—16,活塞向右拉和活塞向左壓時,筒內的氣體體積和壓強大小的變化。再請學生上臺用打氣筒,照圖11—16那樣試一試(出口堵住,并向全班同學說一說其感受是否跟剛才一位同學照圖講的情況相同。
(4)講述:利用打氣筒,獲得了比通常大氣壓大兩三倍的壓縮空氣。在一些機器設備上,還可以得到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簡介圖11—17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火車的簡單過程,并要求學生填寫出圖旁文字說明中的空格。接著再舉出一些壓縮空氣在工業上的應用的例子。
四、小結本課內容:
1.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利用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利用這一道理可以獲得比通常大氣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在工業生產中壓縮空氣有廣泛的應用。
五、布置作業 :
1.閱讀本節課文。
2.復習全章內容,并將全章課文后的“學到了什么”的空格填寫好。
(四)說明
1.本課是大氣壓強的應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實驗、教師演示實驗,使學生弄明白它們的原理。利用課文中的圖,圖旁文字說明中又有空格,通過這些活動,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學得積極,理解深刻,又有趣味。
2.講述離心泵前,安排一個學生隨堂實驗,使學生對“離心”有一定的認識,這類離心現象,學生并不陌生,除了教師再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外,還可讓學生自己舉一舉。但是,在這里不要解釋離心現象,木然就會干擾重點內容的學習,同時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也不會真正理解。
3.對于根據合適條件選用設備,其本質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素質,不僅選用設備要這樣,做其他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物力、財力和自身的基本條件,不能無條件的追求。
4.第四節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是選學內容,在本課時內只作簡單介紹,不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也可以不講,留給學生自己課后閱讀。講完離心泵后,可結合全章后面的“學到了什么”對全章內容作簡要歸納復習,使學生對全章知識有一整體概念,以達到學生把知識加以系統化。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10
(一)教學目的
1.知道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常識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的簡單工作過程和原理。
3.常識性了解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和打氣筒的簡單原理。
4.常識性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管、注射器、紅水、活塞式抽水機模型及掛圖、離心泵模型及掛圖、玻璃杯、打氣筒。
學生用:玻璃杯(或其他口杯)、小竹筒兩端開口約10厘米長(或毛筆的竹筆筒)。(以上器材由學生課前自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1標準大氣壓約為多少帕?1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銀柱?(學生舉手回答)
2.1標準大氣壓又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請全班同學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算一算,另請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算)
二、新課引入:
1.對在黑板上算的結果進行講評。
2.問:既然1標準大氣壓可支持約10米高的水柱,那么,能不能利用這個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呢?本節課將對這一問題及其有關的問題進行研究。(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1.活塞式抽水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1)學生隨堂實驗:將竹筆筒豎直插入口杯內的水中,然后提出水面,竹筒內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沒有);又豎直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的口,提出水面一定高度后,放開堵住竹筒口的手指,竹筒中是否有水流出(實驗結果:有一大滴水從竹筒中流出)。
(2)講述:
第一次竹筒口未堵住,筒內水面與大氣相通,杯內水面也與大氣相通而平衡,竹筒提起后沒有水留在竹筒內。
第二次竹筒上端開口處被手指堵住,杯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支持著一段水柱;手指放開后,筒內的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流出筒來。
(3)講述和演示:將注射器(去注射針),活塞推到底端(講述:排出注射器內的空氣),插入紅水中,保持注射器在水中,提起活塞,紅水隨著活塞的提起進入注射器內(講述:因為排出了注射器內空氣,注射器內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紅水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進入注射器內);將注射器整個拿出水面,注射器內的水,并不流出來(講述:表明注射器內的水,由于大氣壓的作用而支持著)。
(4)教師設置疑問,引起學生思考,刺激求知欲:問:當活塞再往下壓時,水從注射器插針孔噴出。能不能設計一種活塞向上提,水進入注射器,活塞向下壓,水不會流出,也就是說,只準水進,而不準水出,誰能想出辦法來,請舉手回答。當學生說出在下面安裝一門,這個門又只能向上開讓水進,向下關閉而不能讓水流時,接著又問:水越進越多,總要找個出口,這個出口要開在什么位置,就能達到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目的?
(5)講述和演示:
①出示活塞式抽水機模型,講述它的簡單構造和閥門的關閉情況(并肯定同學們剛才的積極思考,而想出的辦法),拿出掛圖,講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和原理,并進行演示。
②學生讀課文中的圖11—12,并填寫圖旁的空格,填好后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的)。
2.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1)學生隨堂實驗:利用竹筆筒作棍子,在口杯內的水中不停的轉動(回答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中心部分凹下去,水沿口杯邊緣上升)。
(2)講述:同學們所做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叫做離心現象(教師還可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
(3)出示離心泵模型及掛圖,講解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指出水泵起動前灌滿水的目的是排出泵內空氣,使泵內中心部壓強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在大氣壓強作用下,水進入泵內,隨葉輪旋轉,把水甩入出水管,接著進行演示(演示時可請一位或兩位學生協助)。(教師板書:離心泵也是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低處吸到泵殼內的)。
講述離心泵的揚程(課本圖11—14)。
(4)簡單介紹設備的選用(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條件、根據需要選用物品,而不貪大求詳的思想)。
3.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請一學生上講臺演示圖11—15的實驗,演示后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全班同學,再請一位同學演示,說一說是否有同樣的感受。
(2)講述:根據大量實驗表明: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教師板書)。講述后,結合課文舉例。
(3)抽氣機、打氣筒、空氣壓縮機都是利用了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制成的。講述打氣筒的構造和工作過程。
請學生講圖11—16,活塞向右拉和活塞向左壓時,筒內的氣體體積和壓強大小的變化。再請學生上臺用打氣筒,照圖11—16那樣試一試(出口堵住,并向全班同學說一說其感受是否跟剛才一位同學照圖講的情況相同。
(4)講述:利用打氣筒,獲得了比通常大氣壓大兩三倍的壓縮空氣。在一些機器設備上,還可以得到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簡介圖11—17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火車的簡單過程,并要求學生填寫出圖旁文字說明中的空格。接著再舉出一些壓縮空氣在工業上的應用的例子。
四、小結本課內容:
1.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利用大氣壓強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的。
2.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利用這一道理可以獲得比通常大氣壓強大得多的壓縮空氣,在工業生產中壓縮空氣有廣泛的應用。
五、布置作業 :
1.閱讀本節課文。
2.復習全章內容,并將全章課文后的“學到了什么”的空格填寫好。
(四)說明
1.本課是大氣壓強的應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實驗、教師演示實驗,使學生弄明白它們的原理。利用課文中的圖,圖旁文字說明中又有空格,通過這些活動,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學得積極,理解深刻,又有趣味。
2.講述離心泵前,安排一個學生隨堂實驗,使學生對“離心”有一定的認識,這類離心現象,學生并不陌生,除了教師再舉出一些離心現象的例子外,還可讓學生自己舉一舉。但是,在這里不要解釋離心現象,木然就會干擾重點內容的學習,同時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也不會真正理解。
3.對于根據合適條件選用設備,其本質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素質,不僅選用設備要這樣,做其他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物力、財力和自身的基本條件,不能無條件的追求。
4.第四節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是選學內容,在本課時內只作簡單介紹,不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也可以不講,留給學生自己課后閱讀。講完離心泵后,可結合全章后面的“學到了什么”對全章內容作簡要歸納復習,使學生對全章知識有一整體概念,以達到學生把知識加以系統化。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篇11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