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廣播電視與通信
新滬粵版《19.2廣播電視與通信》教師參考用書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電磁波中的無線電波的一些用途。
2.了解廣播、電視和現(xiàn)代通信的大致過程。
過程與方法
3.通過廣播、電視和通信大致過程的了解,感悟理論和技術的意義。
4.學習應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分廣播、電視和通信在利用電磁波方面的異同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進一步認識電磁波的價值,感悟理論與技術的價值,能把了解廣播、電視、通信的大致過程作為一種享受和樂趣。
2、教材說明
教材簡介電磁波發(fā)現(xiàn)之后廣播、電視和通信在諸多方面的技術突破才有今天廣播、電視和通信事業(yè)的繁榮。接著分別介紹無線電廣播與電視和現(xiàn)代通信中的衛(wèi)星通信、光纖通信和網絡通信,并在介紹中滲透技術的價值,體現(xiàn)sts理念。
3、教學建議
本節(jié)設了三個段標,即“無線電廣播和電視”、“衛(wèi)星通信”和“光纖通信”。本節(jié)課建議用“引言說明”、“介紹廣播、電視和現(xiàn)代通信的大致過程”兩個活動來完成。其中介紹廣播、電視和現(xiàn)代通信的大致過程是課的中心內容。
建議引言說明要突出三點:
1)電磁波應用廣泛,其中無線電波在廣播、電視與通信工程中應用,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2)電磁波的廣泛應用,得益于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3)告訴學生廣播、電視與現(xiàn)代通信的大致過程是大同小異的,初中生了解這些過程,應當是一種樂趣和享受。
無線電廣播和電視
教材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示無線電廣播和電視的大致過程的。由于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它們都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且過程大同小異。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先總體概述,然后再引導學生看圖,并閱讀圖下的文字。教師概述,最好配以板書提綱。板書的提綱建議如下:
(1)聲音和圖像信號 (2)轉變成電信號(音頻或視頻信號)
(在相關的理論和技術的支持下)
(3)轉變成調制信號加載到高頻振蕩電流上
(在相關的理論和技術的支持下) (在相關的理論和技術的支持下)
(4)通過天線發(fā)射載有調制信號的電磁波 (5)將載有調制信號
(在相關的理論和技術的支持下)
的電磁波接收下來并取出調制信號,加以放大和還原。
上述板書中多處出現(xiàn)“相關的理論和技術的支持下”,并非要說出具體的理論和技術,只要讓學生了解,在上述的5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均涉及到許許多多的理論和技術問題就可以了,目的使學生感悟理論和技術的重要性。
衛(wèi)星通信、光纖通信
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將教材中“衛(wèi)星通信”和“光纖通信”兩個段標下的內容綜合起來講解。因為衛(wèi)星通信和光纖通信,包括網絡通信,概括起來可稱作現(xiàn)代通信。告訴學生,它們的通信過程也是大致相同的,只不過分別利用的途徑不同,一個利用天上的衛(wèi)星,一個利用在地下的光覽,還有一個是利用天地結合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