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荷
引導學生分析:
人們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種各樣的物質帶電。帶電后的物體凡是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歸納:
這些事實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
(1)正電荷和負電荷
正電荷:指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可用“+”表示。
負電荷: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可用“-”表示。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4.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1)利用帶電體的性質來判斷。
例1:如果一個帶電體吸引一個輕小物體,能否判斷這個輕小物體也帶電?
例2:如果一個帶電體排斥一個輕小物體,能否判斷這個輕小物體也帶電?
(2)用驗電器來檢驗。
觀察實物知道驗電器的主要構造,通過實驗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和作用。
實驗(演示、分組):用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此時金屬箔片帶_______電,用力多摩擦幾下玻璃棒,再去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角度變____________。
換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重做上面的實驗。
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角度不同,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小結:驗電器是實驗室里常用的一種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它是由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等幾部分組成的。它利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原理,當用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就有一部分電荷轉移到驗電器的金屬箔片上,這兩片金屬箔由于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張開。
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帶電體傳給驗電器的電荷的多少不同。
5.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電量的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是c。
庫侖是一個比較大的單位。一根摩擦過的玻璃棒或橡膠棒上所帶的電量,大約只有10-7庫侖,一片帶電的云上所帶的電量,大約有幾十庫侖。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物質的組成、元電荷的概念。
元電荷:最小的電荷。
電子:帶有負電的最小的電荷。
6.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
演示實驗:取兩個驗電器a和b。用金屬桿把a和b連接起來,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屬箔都張開了。
改用橡膠棒把a和b連接起來,重做上面實驗,可以看到只有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而b仍然閉合。
實驗現象說明:電荷在金屬桿中定向移動。
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
絕緣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鞏固小結(板書設計):
5.1 電荷
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摩擦起電。
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2.
3. 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正電荷“+”、負電荷“-”。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4.
5. 電荷量的多少叫電量,單位是庫侖(庫),符號是c。
元電荷:最小的電荷
電子:帶有負電的最小的電荷
6. 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
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
絕緣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金屬靠_____________________導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