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
教學目標 及重難點
1、古今義不同的實詞及“夫”的用法。
2、判斷句式。
3、記敘戰爭的方法及剪裁上詳略恰當的特點。
教學設想
1、指導學生預習、自學,理解生字、難詞。
2、在預習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大概內容,然后進行課文分析。
3、結合課文向學生進行在學習上也要有正確的學習目的(戰略)和正確的方法(戰術)等思想教育。
4、教學時數:三課時。
總第1課時(2005-1-29)
教學內容
指導預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提問:革命戰爭能取得勝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老師概述,引入新課:革命戰爭能取勝的最根本原因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人民是基礎,也是強大的后盾,這是戰略;另外,也重視了各個戰役的戰術。得當的戰略戰術是戰爭取勝的主要原因。古代的軍事家,在戰略戰術方面也很重視。今天我們來讀讀我國《左傳》中記載的,看看曹劌是怎樣在這兩方面論述戰爭的。(板書課題)
二、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題目是編者加的。《左傳》是根據我國春秋時代魯國歷史編寫的編年史書。作者據說是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這部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后的200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題目是一個主謂短語,點明曹劌談論戰爭是本文的中心。
三、指導預習。
1.給下面的字注音:
劌 鄙 間 徧 帛 勺 轍 軾 夫 靡
2.解釋下面的詞語,并注意黑體詞的古今含義:
師 伐 肉食者 間 鄙 犧牲 加 信 孚
屬 敗 績 既克 夫 一鼓作氣 獄
四、讀全文
1.個人默讀。
2.全班齊讀。(訂正讀錯的音)
總第2課時(2005-1-29)
教學內容
翻譯全文,難句,判斷句式。
教學過程
一、檢查自學預習情況
讓學生試翻譯全句,然后辨析黑體詞的古今義:
(1)肉食者鄙 (2)又何間焉
(3)犧牲玉帛 (4)大小之獄
(學生回答后,老師提示:古今異義的詞,如何確定古義?一是靠比較記憶,二是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分析。文中除了上面加黑的,還有一些這樣的詞,自學時要加以注意。)
二、進行新課
學生逐段試譯。
學生譯后,教師訂正,提示重點。
(1)古今義不同的重點詞。
(2)判斷句式:有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譯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語,有的省略賓語,有的省略介詞等等,翻譯時要補出來。
(4)倒裝句式:按照現代漢語的常式是主—謂—賓順序,但有的文言句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情況,翻譯時要按現代漢語的順序。
下面是各段中的重點詞、句,學生翻譯時教師相機板書。
三、小結強調
1.判斷句的常見形式:
2.“也”表判斷,也有表語氣用的,如:“弗敢加也”
總第3課時(2005-1-29)
教學內容
分析,總結,指導練習。
教學過程
一、請學生翻譯全文
二、進行新課
1.提問:(1)文中講了哪些具體的事?(2)哪些詳寫?哪些略寫?(3)以什么為線索?
(上面三個問題答完一個再答一個,學生邊回答,老師邊作如下板書。)
2.提問:前面四件事為什么略寫?后面三件事為什么詳寫?還有什么事沒提到?
學生回答后老師小結:
課題的中心是“論戰”,文中緊扣“論戰”來寫。曹劌論戰前的政治準備和作戰中的戰術以及總結勝利原因詳寫。從這些言論中表現了他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詳寫。對無助于表現曹劌性格的事,如戰爭的起因、雙方實力、戰斗場面和戰后處理一概不寫。而一些與“論戰”有關的事,也只是一筆帶過,使文章能銜接就可以了。
3.提問:我們寫記敘文在材料剪裁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學生能答出: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起銜接、交待、照應作用的材料略寫;與中心無關的材料不寫。)
4.根據以上的分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提問。
①文章記敘了什么?(以弱勝強的長勺之戰史實。)
②說明了什么?(要講究正確的戰略戰術,戰爭才能取得勝利。)
③表現了什么?(曹劌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2)讓學生把上面分析回答的內容整理在筆記本上。
5.聯系實際。
(1)古代戰爭要注意戰略戰術,現代戰爭也同樣要講究戰略戰術。長勺之戰是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毛主席很重視。他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評論了這次戰爭。請同學們聯系革命戰爭的實際,談談對戰略戰術的認識。
(2)不但戰爭要講究戰略戰術,我們的學習、工作也得講究戰略戰術。請大家想想,談談這方面的認識。(可以先幾個人議論,然后發言)
三、復習鞏固,指導作業
1.生字、重點詞、幾種句式。
2.自己做課后練習,有不懂的要提出來。
板書設計 : 《左傳》
曹劌論戰 剪裁得當 結構嚴謹 語言精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