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冊十三課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13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施耐庵
教學目的
1.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
2.理解魯提轄的人物形象。
3.理解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4.理解小說的主題。
重點難點
1.重點
(1)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
(2)理解魯提轄的人物形象。
2.難點
(1)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2)小說的主題。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廝(si1) 聒噪(guo1) 腌贊(a1 za1) 賒(she1)
揸(zha1) 掇(duo1) 逕(jing4) 臊子(sao4)
眼棱(leng2)磬兒(qing4) 缽兒(b6) 鐃兒(nao2)
告稟(bing3)親眷(juan4) 懦弱(nuo4 ruo4) 實膘(biao1)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親眷:親戚,眷屬。本課指親戚。
文書:指公文、書信、契約等。本課指賣身契。
懦弱:軟弱無能。
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觸犯:冒犯,因言行無禮而沖撞了對方。
高抬貴手:把您的手抬高一點,好讓我過去。比喻請求別人通融寬恕。
投托:投靠。
拜謝:行禮辭別。
唱喏:一面拱手作揖,一面出聲致敬。
詐死:裝死。
理會:評理。
3.閱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
二、導人
1.作者簡介
關于<水滸傳>的作者,歷史上有各種不同的記載,現在一般認為是元代末年的施耐庵和羅貫中,而施耐庵又是主要作者。
施耐庵可能是錢塘(今杭州)或江蘇興化縣(淮北)人。據稱他生于1296年,死于公元1370年由元入明。一生“郁郁不得志,赍恨以終”。他曾出任過知縣,“以不合當道權貴,棄官歸家”。之后,出入于民間藝術團體“書會”,在民間藝術團體中執筆寫作,參加過元末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
2.作品簡介
從北宋末年到元代末年是水滸故事產生的時期。由于當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銳,貧苦農民流離失所,最后被逼拿起武器進行戰斗。<水滸傳>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問世的。它反映了我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深刻地挖掘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揭露了當時統治階級的罪惡,寫出了“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塑造了起義英雄群象。
<水滸傳>是在長期群眾創作的基礎上,經過接近人民的作家的綜合加工再創作而逐步形成的。杰出的作家施耐庵在此基礎上,把那些流行在人民中間的口頭傳說、民間雜劇、話本中彼此不相聯綴的水滸故事搜集整理起來,進行創造性的藝術構思,將其典型化,寫成一部反映宋江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它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3.與課文有關的情節
魯智深在<水滸傳>中是出場很早的人物。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他原是渭州經略府的提轄(一種軍官職稱),名叫魯達。魯達的出場是因九紋龍史進尋找師父王進而導出的。東京80萬禁軍教頭王進惱了高球,高球想乘機打擊王進以報宿怨,王進私走延安府,途中巧逢史進,結成師徒,后來依然前往延安投奔老種經略府,九紋龍史進為救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三個頭領。中秋之夜,大鬧史家村,從華陰縣出走,在少華山小住。不久離開少華山去延安府尋找師父王進,卻誤到小種經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遇見魯達。魯達聽說史進要找的是久已聞名的王進,加上慕名重義,一見如故,引為知己,便邀史進一同上街喝酒。二人要往酒樓的途中,又碰上了正在耍槍賣膏藥的李忠,因為李忠是史進的開手師父,便又拉了李忠同上酒樓。
接下去的情節便是課文內容。
魯達因打死鄭屠,逃避官府追捕,到五臺山文殊院出家,取法名叫智深。此后,魯達提轄便成了花和尚(他身為花繡)魯智深。幾經轉折,最后上了梁山。
三、正課
1.速讀課文,理出小說故事情節。
討論并歸納:
第一段(第1—7自然段):魯達傾聽金氏父女的控訴。這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段(第8—9自然段):魯達救助金氏父女逃出虎口。這是故事的發展。
第三段(第10—19自然段):魯達打死鎮關西,伸張正義。這是故事的高潮。
第四段(第20一21自然段):魯達棄官出走,以避大禍。這是故事的結局。
2.根據提綱,復述故事。
四、小結
小說按照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寫人敘事。先寫金老父女的遭遇。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再寫魯達救人和拳打惡棍,敘述事情的經過;終寫鄭屠身死,魯達出走,點明了事情的結局。全文眉目分明,脈絡清楚。
五、板書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施耐庵
發生l酒樓上,問緣由,魯達贈銀。
發展l客店里,救父女,魯達安良。
高潮I肉鋪前,打鄭屠,魯達除暴。
結局l南門外,急生智,魯達出走。
六、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閱讀全文。質疑。
2.思考課后練習二、三題。. 二、導人
上節課我們已經了解了小說的故事情節,這節課我們將深入探究課文,理解魯智深這個人物形象和小說的主題。
三、正課
1.提問:請分析魯提轄的人物形象。
討論并歸納:
(1)魯提轄慷慨大方,重義輕財。比如他請史進,贈金老。一聽說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邊帶來的五兩銀子全放在桌上,還向史進、李忠借錢來幫助他逃生。當李忠不爽利只摸出來二兩銀子時,便將這銀子丟還了他。
(2)魯提轄性急如火,又心細如發,如他聽到金老父女哭訴之后。不能忍受,馬上就要去打死鄭屠。但從他救助金氏父女脫身的安排來看。又是非常細心、周到的。從這里也反映出他性急如火的缺點,如在酒樓聽到隔壁哭聲,“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
(3)魯提轄嫉惡如仇,見義勇為。從拳打鎮關西這一段充分說明這一點. ’
(4)魯提轄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如他救助金老父女,不顧風險;戲耍鄭屠,不畏強暴;出逃避禍,頗有機智。
總之,魯達長期闖蕩江湖,對社會上的壓迫和不平,懷有強烈的憤慨。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沖鋒陷陣,不畏刀槍;抗暴除惡,舍生忘死。他相貌粗惡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力大藝高而處事謹慎。他是水滸英雄人物中深受人們喜愛的一位。
2.提問:魯提轄既有魯莽的一面,也有細心的一面,他的性格特點并不單一。試分析小說是怎樣通過細節來刻畫魯提轄的多重性格的。
討論并歸納:
(1)魯提轄起初為哭聲“攪俺弟兄們吃酒”氣憤憤地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待酒保說明之后,又說“可是作怪!你與我喚得他來。”然后問金老父女為什么啼哭。說明魯提轄雖是性情暴躁,粗野,卻粗中有細。他同情被損害者、痛恨黑暗勢力的思想性格使他敏感地覺得其中必有緣故,想必這父女倆有什么遭遇,所以他要問個明白。
(2)魯提轄贈銀給金氏父女,身邊只有五兩來銀子,便向史進借,史進去包裹里取出一錠十兩銀子,向李忠,李忠只摸出二兩來銀子,便覺得李忠小氣,不爽利,表現魯提轄是一個慷慨豪爽的人,看不慣李忠的吝嗇,并不打算用李忠的銀子,但他也不乏理智,對自己的感情有所控制,他避免當著金老父女倆的面過分傷害李忠的面子,所以等金老父女拜謝去了,才把這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
(3)魯提轄打發金老父女動身后又尋思,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里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表現魯達粗中有細,很有主意,救人須救徹底的思想性格。
(4)魯提轄沖動起來即刻便要“去打死了那廝”,但到了狀元橋卻并不馬上打,而是施了一套計策,先激怒鎮關西,這說明魯提轄粗中有細,很有計謀。
(5)魯提轄看到鄭屠快死了,就假意罵他“你這廝詐死,灑家再打!”又尋思打死人要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走為上計,于是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回到下處急急收拾了行李一道煙走了。表現魯提轄很講究斗爭策略,粗中有細。
3.提問: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寫得十分精彩,細分析是怎么寫的?
討論并歸納:三拳均是先罵后打,罵的話不同,打的方式也不同。
第一拳打時先罵:“你是個賣肉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先舉罪狀,然后再打;打得有理。
“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進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先寫打的落拳點和外觀,然后從味覺寫打得感覺。
第二拳打時先罵:“直娘賊!還敢應口!”
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并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先寫打的落拳點和外觀,然后從視覺寫打的色彩。
第三拳打時先罵:“咄!你是個破落戶!若只和俺硬到底,灑家倒饒了你!你如今對俺討饒,灑家偏不饒你!”
又只一拳,太陽穴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饒兒一齊響。先寫打的落拳點,再從聽覺寫打的感受。
三拳的描寫,基本格式相同,比較起來,有同有異,同中求異。
同的是:魯提轄怎么罵他,打在什么地方,打得怎么樣,好像什么,鍵關西外觀如何,或什么感覺,格式一致。句式也一致,構成排比。
異的是:三次罵法各不相同,三次打的地方也不同,三次打的感覺也不相同。三拳三個比喻,三個喻體分別從味覺、視覺、聽覺去形容,全憑想象。三拳三個落點,一拳比一拳厲害。
4.提問:思考練習三。
討論并歸納:正因為所謂的“法”是維護地主階級惡霸勢力的利益。所以貧民百姓的性命利益得不到保證,正義得不到伸張。從這里正可以看出封建社會的黑暗。 .
四、小結
魯提轄是<水滸傳>刻畫得最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拳打鎮關西。救助金氏父女,表現了他富有正義感,嫉惡如仇,慷慨豪爽,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的性格。魯提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行為,表達了被壓迫人民伸張正義的愿望。拳打鎮關西也是他生活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后,他亡命江湖,最后被逼上梁山。這正是封建社會黑暗,惡人橫行,好人遭殃的社會現實所致。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三、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