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說課稿
一、教材目標1. 本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是浙教版初二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初次接觸小說閱讀。新《語文課程標準》認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依據此標準,通過本課教材的學習,應教會學生體會小說描寫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在本單元中,本課教材應完成的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小說中外貌描寫和行動描寫的特點和作用,提高閱讀、欣賞小說的能力;同時,學習這兩種描寫方法,訓練記述人物的能力。針對以上分析,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
① 了解《水滸》的時代背景和作者。
② 理解兩種描寫方法對表現小說人物的性格特點的作用。
3. 教學重點、難點
① 本課教材后半部分(10——21段)是重點。
② 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這部分是難點。
二、教法闡釋
新《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課程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根據本課教材篇幅長,難度大的特點需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按照小說特點(三個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簡要復述故事情節,尤其是對課文前半部分(1——9段)在檢查時要祥于“前因”,將前半部分的內容理清;雜凇昂蠊保蠔蟀氬糠只掛釗胙啊?br>
處理好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小說中的難點,教師需要做適當的講述;重點部分,易于理解,側重引導學生思考,以學生分析為主;小說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教師應把啟發與講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三、學法指導
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歷來是一對矛盾。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為了以后的不教,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根據新《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材的特點,重要的是通過分析人物的行動,培養學生篩選重要信息、歸納思維的能力。通過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作用,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四、教學程序
1. 導入新課
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
同學們對這首歌都非常熟悉,那么你們知道這部連續劇是取材于我國的哪部古典名著嗎?(明確:《水滸》)教師板書《水滸》。請同學介紹這部名著。(明確: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著名章回體小說)《水滸》這部著作塑造了許多搖曳生姿的人物形象,你們最喜歡哪個人物?(林沖、武松、魯智深)順勢導入魯智深。你們都知道關于花和尚魯智深的哪些英雄故事?(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順勢導入,我們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段故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板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