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何嘗殺妻》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1.給加線字注音。
暫時( ) 豁然( )
2.本文屬于議論文中的駁論文,文中所反駁的觀點是什么?
3.在文中繞線處填上相應的詞語,依次是( )( )( )
a.雖然 b.往往 c.偶而 d.而且 e.而 f.所以 c.因此
4.文中在追溯“不求甚解’’的出處時,引用了《五柳先生傳》中的話:“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5.第3段的主旨句是哪句?(標出序號即可)
6.文中在具體論述“不求甚解”的含義時,作者引用了哪兩個事例?
(1)
(2)
7、對文末“開卷有益”的正確理解是什么?
8.根據“不求甚解”的正確含義,本文在論述讀書的方法時,又具體論述了哪兩種方法?
(1)
(2)
9.文中對“不求甚解”四字含義的概括有兩層,請指出。
⑴
⑵
(參考答案:1.略 2.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3.bec 4、指讀書重在領會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多花工夫,每當讀到妙處時,便高興得忘記吃了。 5.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成是很重要的。 6.(1)列寧批評普列漢諾夫在讀馬克思著作時的曲解。(2)諸葛亮“觀其大略”的讀書方法!7.讀書便會從中受益!8.(1)不能死摳一字一句而因小失大。不應為某一局部而放棄整體。(2)看不懂的書可以通過反復閱讀達到理解!9.(1)虛心。(2)讀書的方法。)
【同步訓練】
一、基礎訓練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捏造( 。⌒S啠ā 。〈_鑿( 。〈畚唬ā 。∽载兀ā 。
2、翻譯下列語句。
⑴往來燕薊間,所至皆交結豪杰。
⑵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
3、本文引用了四則史料,各是從哪一方面駁斥《斬經堂》的情節的?
⑴
⑵
⑶
⑷
4、你認為如何看待歷史題材的文學樣式?(如電影、電視劇等)
5、本文作者 ,筆名 。
二、同步解讀
⑴然而,這些證明還不夠有力,還不足以推翻“殺妻”之說,必定要從正面找出更有力的證明材料,才可以令人心服。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查究:吳漢的家庭和夫婦關系到底怎樣?
⑵上述《后漢書》《吳漢傳》中,有一段關于吳漢家庭關系的重要敘述。它寫道:“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庇纱丝梢,吳漢的家庭關系很正常,看不出有過“殺妻”之類的變故。
⑶如果對于《后漢書》的記載還認為不足的話,那末,我還可以舉出漢代劉珍的《東觀記》中的一段文字做證明。劉珍是后漢安帝永初年間的史官,曾奉詔校定東觀諸書,并且負責編輯建武以后的名臣列傳。他的著述自然是可*的。據他說:“漢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祠堂也!边@樣看來,吳漢的夫人名位也很正常,并沒有引起吳漢“殺妻”之類變故的可能。
⑷而且,照《后漢書》所載,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自達”。這又證明,從來歷史記述都沒有把吳漢描寫成《斬經堂》的人物。如果吳漢確曾殺過王莽的女兒而后投奔劉秀,那末,在《后漢書》上一定要大書特書,夸獎他的忠孝,決不至于一字不提。
⑸從我們現在的觀點來說,假若要把吳漢的故事編成戲劇,雖然不必要完全照《后漢書》記載的史實,原封不動地搬上舞臺;但是也不應該捏造情節,胡亂編出象《吳漢殺妻》這樣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