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四校聯考語文學科試題
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論,終夜不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入內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于中,只說是絹匹在內,載入府中。修知其事,徑來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門伺察之。丕慌告吳質,質曰:“無憂也:明日用大簏裝絹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載絹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絹也,回報曹操。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
7、對選文中三件事的內在邏輯關系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
a.三件事在揭示曹楊矛盾這一方面不分輕重
b.三件事各自獨立毫無關系
c.三件事揭示曹楊矛盾由平常到不平常,件件深入
d.以上都正確
8、對選文中所體現的曹操的性格特征概括全面的一項是:( )(2%)
a.殘暴、多疑、愛才、虛偽 b.仁厚、愛才、多疑、虛偽
c.虛偽、*詐、多疑、殘暴 d.自私、多疑、仁厚、虛偽
9、選文第二段中楊修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 )(2%)
a.丞相不在夢中,你才是在夢中
b.丞相很清醒,你卻在做夢
c.丞相沒做夢,你卻在做夢
d.丞相殺了你并不是在夢中,而你才是像在夢中一樣,不知道自己是怎
么死的
10、選文第三段楊修向曹操告發曹丕私結吳質的秘密,反遭曹操厭惡,是
因為他:( )(2%)
a.恃才放曠,得罪了曹操 b.做事草率,以疏間親
c.耍小聰明,做事草率 d.恃才放曠,毫無策略
二、古詩文默寫與閱讀(35%)
(一)古詩文默寫(15%)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
, ,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魚我所欲
也》)(3%)
12、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曾鞏《墨池記》)(1%)
13、 ,舉杯銷愁愁更愁。 ,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書云》)(2%)
14、遂對曰:“ ,不沾圣化, ,
。(班固《龔遂治渤海郡》)(3%)
15、 ,料知短兵不敢接,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1%)
16、郴江幸自繞郴山, ?(秦觀《踏莎行》)(0.5%)
17、 ,坐斷東南戰未休。 ?曹劉。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1.5%)
18、杜甫的《登高》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名詩,請任意寫出其中一聯:
, 。(1%)
19、請寫出兩句前后相連的,以“愛國,報國“為主題的古詩句:
, 。(2%)
(二) 課內文言文閱讀:(14%)
閱讀下面文言文片段,回答問題
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未對,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而右將軍獨下吏,當死,贖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