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四校聯(lián)考語文學科試題
26、文中所述,魏尚獲罪被削職的直接原因是( )(2%)
a.市租盡以饗士卒 b.出私養(yǎng)錢,五日一椎牛,饗賓客軍吏舍人
c.首虜差六級 d.漢文帝“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
27、選文中的事情后來成為歷史典故,并被宋代文學家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引用,請寫出該詞中包含這一典故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詞中蘇軾以________自比,表達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
三、課外現(xiàn)代文閱讀(25%)
小橋
①橫在山之陬,水之濱,臥在江南煙雨里,北國迷茫風雪中,無論石拱的,木架的,無論藤編的,舟浮的,簡素、玲瓏、野樸,永遠是小橋的品格。比之現(xiàn)代的長堤大壩,小橋沒有宏麗的橋頭堡,沒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連雕龍繪鳳的欄桿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簡簡單單,瀟灑出塵的“一”撇。
②然而,這一撇,曾經(jīng)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險灘,茫茫歲月,給行路人帶來希望和信心向著遙遠的彼岸不停地追索著。
③小橋是一道凄美的風景。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寬寬窄窄的橋板,臨水兀立,幽獨而自憐。是誰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又是誰小橋人獨立,望盡天涯路?
④自古以來,橋頭就是折柳送別的最佳所在。在那細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詩人王摩詰在灞橋頭與友人依依相別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這似海的深情,不僅讓橋下的流水為之動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們仰慕不已,歷盡人生坎坷的南宋詩人姜白石過垂虹橋時詩興大發(fā):“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小橋,演繹了幾多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
⑤然而,小橋上佇立最多的應是無盡的離愁吧?“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板橋,霜橋,不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種鄉(xiāng)愁的具象。而馬致遠的秋思小令,更是道盡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情懷。眼前是小橋流水的幽雅環(huán)境和安居其間的人家,而自己的故鄉(xiāng)卻還在山重水復的迢迢遠方不正襯出旅人的奔波不定,以及由此引發(fā)的羈旅愁思?
⑥當然,小橋還是一種閑適與靜遠。你看那位歸隱詩人,當他帶月荷鋤歸,又在橋下清且淺的溪水里濯足,洗去躬耕的汗塵與勞累,洗去一腔曠達的胸臆,然后邀鄰呼友,或斗酒吟詩,或手揮五弦,目送歸鴻。小橋載著他陶然自樂的心境,載著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與氣節(jié)。
⑦就這樣,小橋成了人生的各種象征,成為一幅幅千古不朽的詩畫。這里,除了小橋本身的古樸、空靈的氣質(zhì),還因為小橋總是與流水舟楫、漁歌號子,以及岸邊的草屋農(nóng)舍、牧童短笛緊緊相連,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寧靜閑適的田園風景畫。那些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在官場失寵、情場失意之后,拖著疲憊的身心走荒村野店。一座蒼古的小橋,可以慰籍他們飽經(jīng)滄桑的心靈,又是散懷寫意的最美筆觸,還是尋求哲理禪意的去處。張繼進京趕考落榜之后,駕一葉小船到姑蘇城外楓橋邊停泊。在那悔恨煎熬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烏啼,那紅楓,那漁火,那江橋,正與寒山寺鐘聲,撞擊在張繼的心坎上。于是他推枕而起,摸黑寫下了“楓橋夜泊”四字,成就了一首流傳千載的好詩,讓世世代代的游客有了一方尋夢的去處。而當代詩人卞之琳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更是深沉含蓄地道出了人與橋之間乃至宇宙萬物之間息息相關(guān)、互為依存地哲學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