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同步訓練
1.根據拼音寫漢字
根深dì( )固 zī zī( )不倦 jí( )取
qiè( )而不舍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并造句。
①不言而喻——
造句:
②持之以恒——
造句: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選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國籍)的________。課文開頭非常精彩,以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維方式,接著又以設問的形式告訴我們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告訴我們人人都具有創造力,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4.對“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句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因為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
b.因為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
c.因為如果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后,就會止步不前。
d.因為“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才會去尋求第二種答案,或是尋求解決問題的其他途徑和新的方法,這是激發創造性思維,成為具有創造性的人的最基本因素。
5.不能說明“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的事例是
( )
a.約翰·古登貝爾克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開發了一種新式機器。這就是印刷機和排版術。
b.羅蘭布歇內爾用電視接受器做實驗,發明了對戰型乒乓球游戲。
c.牛頓因成熟的蘋果掉在頭上而發現了“萬有引力”。
d.麥哲倫于1519年出海航行發現了南美洲,并證明了地球是球型的。
閱讀下面五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一)
(1)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辯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2)對于別人的話,不經過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3)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4)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5)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6)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7)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8)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9)一切學問家,不但對于流俗傳說,就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生。(10)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產生的。(11)若使后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6.本段文字的論點是
( )
a.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
b.懷疑是從消極方面辯偽去妄的必要步驟。
c.懷疑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