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訴說》作文教學案例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3、注意作者側重表現的對象:
我不知道桑園的瓢蟲怎樣看待雨。雨水灌注它的洞穴時,瓢蟲是否用駝圓的背,抵在洞口?雨在天上一看,瓢蟲你別沒大沒小了,下!一夜的光景,把瓢蟲沖出六道街之外。鳥喜歡雨,它以為這是水珠的落地比賽,而且自己羽毛不沾水,它早就想讓昆蟲之類知道此事。但別打雷,即使是一分貝的噪音,鳥也很煩。鳥站在松枝上,看雨絲像門簾子一樣掛著下。老下,不見上來,不知雨,后來做什么去了。松樹在雨中睡著了——一下雨它就困——夢見自己穿上了黑禮服,偷偷散發著松香氣味,和后街的柏樹幽會。鳥看了一會兒,換一換腳。螞蟻前天就知道有雨,弄好了遮蔽措施。但洞里很小,螞蟻們只好整齊地坐著,像赴前線的士兵。走慣了,螞蟻感到六足不宜。后來,它們搞無伴奏合唱,用人類聽不見的 600赫茲的波長。
——鮑爾吉·原野《桑園的雨》
4、體會作者在敘述描寫中所表達的情感:
雨中旅行不一定是很愉快的,我以前在杭滬車上時常遇雨,每感困難,所以我于火車的雨不能感到什么興味,但臥在烏篷船里,靜聽打篷的雨聲,加上欸乃的櫓聲,以及“靠塘來,靠下去”的呼聲,卻是一種夢似的詩境。倘若更大膽一點,仰臣估腳劃小船內,冒雨夜行,更顯出水鄉住民的風趣。
——周作人《苦雨》
5、雨絲、綠海(羅蘭)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綠綠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這小樓就像一只船。遠遠那兩叢樹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點的那長著芒蒿的小丘,是這綠海上的島嶼;那環抱著我們的群山,在有霧的時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藍、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電桿呢?那是帆檣,悠然地點綴在這綠綠的海上。
雨,靜靜地落著,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無邊的綠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絲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變成那只在綠海上翩躚著的白鷺,撲在那柔細清涼的雨絲里,讓它沖刷撫慰著你的頭頸,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濕的稻浪里,泳著,拍打著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讓你瑩潔纖細的身體,沒入那深深沉沉的綠海,去捕捉那柔柔細細的雨絲。
而當有風的時候,雨絲如珠簾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暢快地斜斜地掃過去,掃過那波濤洶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霧,給稻浪涂染上一抹夢痕。
你更會愛那不知什么時候出現的兩朵深紅的傘花,持傘的人沒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兩朵圓圓的深紅,在淺綠的海面上飄著、飄著,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無目的地那么飄著,在斜風細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句嗎?
愛雨的人是不想躲開雨的。讓那雨絲的清涼,洗去你心靈上的塵;讓那雨絲的安閑,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讓那無聲的雨絲告訴你,那些躲在房中,關緊了門窗的人們,所永遠不會了解的,雨絲和綠海那心底的愛,和永恒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