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教學實錄
說:他還是骨干教師呢!這樣一種良心的不安可能就背負一學期,甚至更長的時間。要是今天的課同學老師都滿意,我想我也會快樂好長時間。所謂讀出自己的影子,就是把自己放到文中,和作者感情共鳴,和作者思想碰撞,就是邊讀書邊想文中所說的有沒有道理。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準某一處細細品味,看是否能讀出自己的影子,待會我們一起來分享。
(生活動后交流。)
生1:“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這句話很形象。上周老師布置的作業我沒有完成,就總是擔心老師找我、罰我,害怕老師當眾批評我,可謂是戰戰兢兢!
師:你是應盡的責任沒盡到,所以苦了。
生2:讀“答應人做一件事……”這段話,我深有感觸。上學期放假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約定出去好好輕松一下。可結果父母以不安全為由怎么也不讓我出來,于是我失約了。我覺得很沒面子,都怕見到這幾個同學了。
師:守誠信是一種責任。
生3:我對這句話不太贊同,“人生沒有苦痛,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更加重的了”。我想要是一個人得了重病,生不如死又無法治愈,那應該比這更痛苦吧!
生4:我不贊成,生老病死的痛苦乃人生難免的事,想穿了也就無所謂了。但是沒盡責任的痛苦是人為造成的,是心理的苦,無法排解。身體的苦只是身體疼痛罷了,那種良心的煎熬才是真苦。
師:這說明心里的苦大于身體的苦。
生5:“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我昨天晚上為了一個數學題熬夜至十二點鐘了,幾次都想放棄了,但是苦思冥想做完了以后,產生了一種成就感,特別快樂! 生6:“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我覺得我們學習就是盡責任。一學期結束了,期末考試又考得好,這就是我們學生最大的快樂了。像班上的趙俊年同學,我想他一定很快樂!
師:你說了不算,我們聽聽他自己怎樣說。
(生笑。)
生7:我有時也不快樂,就是作業沒有做完的時候。不過有一件事曾使我感到最快樂:今年春季開學的時候,我坐在窗邊,發現玻璃破了,寒風直往教室里灌,我想可能是我在上學期放假的時候忘記了關窗,所以玻璃被風吹破應是我的責任。隨后,老師重新排了座位,我沒有坐在窗邊,但是看到坐在窗邊的同學忍受著寒冷,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第二天,我把這塊玻璃補上了,看到同學們不再寒冷,我心里真的感到很快樂。
(掌聲。)
師:趙俊年是個勇于承擔責任的同學,值得我們學習。
苦樂有時是相輔相成的,俗話說苦盡甘來,先苦后甜,苦中作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然樂的時候也不能忘形,否則就會樂極生悲! 三、寫法探究析特點
師:通過交流,我想大家應該形成了共識,大家一起說說,最苦的事是——
生(眾):未盡責任。 師:最樂的事是—— 生(眾):盡了責任。 師:那么作者是怎樣把這么大
的話題說得入情入理,讓我們感同身受呢?請大家再挖掘一下課文,找一找你最喜歡的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看能不能從寫作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