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貓洞》練習設計
1.請給下面字詞注音。泮宮( ) 仆役( )
2.作者是如何看待牛頓給貓開兩個洞的?
答案與提示:作者認為牛頓不是不靈活,而是講科學,尊重客觀,不由人的主觀,考慮事情全面。
3.思考一下本文語言和結構的特點。
答案與提示:本文看似拉拉雜雜,東拉西扯,但是結構嚴謹,語言質樸,行文流暢,如話家常,給人啟迪,發人深思
◆個性練習設計
1.講一個有關晏子的故事給大家聽。
答案與提示:一天早晨,天已經大亮了。齊景公披散著頭發,駕著六馬大車,帶領后宮嬪妃從宮中出來,卻被受過刖刑(斷足之刑)的守門人攔住,并對景公說:“你不像是我們的國君。”景公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缺乏禮教的行為,于是慚愧得不愿親臨朝政。晏子聞訊,便入宮求見景公,問景公為何這樣。景公說:“是我有過錯。我一國之君,如今被斷足的守門人羞辱,我有何臉面呢?”晏子一笑,回答說:“這是國君的福氣呀,我特向國君慶賀。屬下無直率的話,上邊就會有受蒙蔽的國君,百姓如果忌諱不講真話,國君就多驕奢的行為。如今您有失禮的舉動,斷足的守門人就敢于對國君直言,這說明老百姓對您忠誠呀。請賞賜他,以表明您喜愛直言善勸。”景公笑了:“這可以嗎?”晏子說:“可以。”于是景公下令給這個守門人雙倍的俸祿,并免征賦稅。
2.講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看自己是不是能從中發現新的道理。
3.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300字的小文章,談談你對“中國歷來實行的楚國式,不是齊國式”的認識。
教學探討與反思
通過教學,教給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議論文的特點,是教學的關鍵。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議論文的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進行辯證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他們多發言,多發表觀點。在議論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品味、思考相結合的原則,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議論文的風格和特點。
板書設計
金克木(1912年8月一2000年8月),祖籍安徽壽縣。歷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教授。他是我國梵學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學貫東西,通曉多國語言,對東西方文化很多領域有廣泛研究,是著名的詩文、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