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說案
一讀:讀出節奏與重音,把握好語速和語調。
二讀:把感情加進去。
三讀:在二讀的基礎上進行指導,爭取讀得更美 。
第三個環節:美美地品——評頭論足
品詩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請大家從詩的語言、結構、情感幾個方面,自選內容,說一句品評詩歌的句子。(讓學生自由發揮)
第四個環節:美美地說——揮灑詩情
品味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我就帶領學生進入美美地說這一環節,讓學生嘗試著仿句練習,以“鄉愁是……”的句式說一兩句或一段有詩意的話。
例如:鄉愁是一輪皎潔的明月
鄉愁是 (天邊那輪圓圓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隨我到哪……)
設計理念:能力訓練。教學如何將抽象的意象物化成形象的東西,掌握比喻的修辭手法。
(三)深情朗讀,課堂小結
設計理念: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為了檢驗全體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掌握情況以及所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從內容、語言、音韻等方面引導,鼓勵學生對課文作小結,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最后再以朗讀結束課堂。
(四)布置作業:
1、 背誦《鄉愁》——下節課課前背誦比賽。
設計意圖:寓教于樂,讓學生自愿而又歡快地背誦詩歌,同時掌握如何完整地背誦詩歌。
在語音、感情、流暢度上下功夫。
2、課后搜集古今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歌,準備下節課共同探討。
3、選取課文中任選一節詩,發揮想象,給它補充情節,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注意要突出原詩的感情——鄉愁,可借助景物描寫來渲染。想象情節應緊扣郵票、船票等。準備下節課共同賞析。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課文,并給學生以優美的享受。本課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內容和形式統一。
板書設計:
鄉愁
托物寄情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 個人故鄉之思
長大后-船票-夫妻分離 主題
后來—-墳墓-母子死別 升華
現在--海峽-兩岸分離 普遍家國之思
六、說課結語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對于它的內涵絕非一兩節課能夠講盡。考慮到這些我決定設計一些開放性題目推薦給學生選做。1、習作園。請以大陸小詩人的身份寫一首呼喚中國臺灣歸來的詩。2、收藏室。收集有關鄉愁的詩詞、散文、小說。收集有關中國臺灣地理概貌、風土人情、文化教育、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資料。3、三味書屋。課后閱讀《余光中作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