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拧±斫狻⒎e累“干癟、疲憊、簇新、迷惘、緋紅、噴薄”等詞語。
⑵ 了解舒婷的濤在委婉曲折中表達心聲的特點。
、恰「星檎b讀并背誦全詩。
2、能力目標:
、拧±斫庠娭械乃囆g形象,領會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培養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
⑵ 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⑶ 把握詩歌的情感歷程,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誦讀,理解詩歌中新穎的意象所表現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學難點】
探究詩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體內涵,準確把握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歷程。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
通過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深沉情感。
2、聯想想象法:
用于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
3、討論點撥法:
用于對詩歌主題的分析。
【教具準備】
多媒體 cai 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感知詩意,分析詩中意象含義,把握全詩的情感歷程,探究詩歌主題。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同學們,愛國是個古老的主題,從《詩經》發軔,《楚辭》登程,在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了以屈原為代表的眾多的愛國詩人,他們在詩中抒發的愛國之情總是和憂慮國家的命運相聯系的。經歷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朧詩人舒婷,以其沉重的歷史積淀,將個體的“我”匯注于祖國的大形象,抒發了富有時代特征的一代人的嚴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頑強追求。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與傳統一脈相承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去體會詩中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ò鍟念}、作者)
設計二:
同學們,我們為中國古典詩歌而自豪,因為它凝練、雋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華。但這還不是中國詩歌寶庫的全部。一批錦繡滿腹、才華橫溢的新一代詩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著新時代的清新氣息,創作了一大批精彩華章,裝點了中國以及世界詩壇的盛裝。欣賞現當代詩歌,我們會得到另一種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朦朧詩人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去領略它別樣的審美特征。
。ò鍟念}、作者)
二、資料助讀
多媒體顯示:
舒婷及《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碼鎮。祖籍晉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廈門。
1969年插隊落戶于閩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調福建文聯。插隊期間,開始試筆,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開始發表詩作。著有詩集《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集優秀獎)、《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散文集《心煙》。她的詩被譯成多國文字,介紹到西德、法國、美國、荷蘭、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國家。是新時期以來,最受青年歡迎的詩人。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于1979年7月,即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一個春天.詩人把壓抑中釋放出不定期的執情釋出來的執情化驗室作對祖國新興的謳歌。
三、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1、學生默讀,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