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把握詩中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
2、提高詩歌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3、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及難點】
1、了解什么是朦朧詩。
2、這首詩是如何表現對祖國母親赤誠的愛和神圣的責任感的。
【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加強直觀效果,營造詩畫合一的氛圍和意境。
2、指導學生朗讀,追求聲情并茂。
3、指導學生把握同類詩歌的特點和寫法,學會鑒賞比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代的中國有一批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們借鑒外國詩歌的表現手法,感受新時代的清新氣息,創作了一大批獨具時代特征的樂章,欣賞這些詩我們會得到另一種美的熏陶,另一種情的感染。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女詩人舒婷的詩《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二、介紹作者及其作品
舒婷,當代詩人,1952年生于福建廈門,原名龔佩瑜,朦朧詩的代表人物,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等。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叛逆精神又有執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自內心而優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歷史積淀,表達了一種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摯情,從中可以體會到詩人對祖國的深情和摯愛。這是一首將愛心獻給祖國的深情力作。
三、欣賞品評
1、教師范讀全詩,要求學生注意體會這首詩蘊含的情感。
2、思:請同學把你聽讀后的感受告訴老師。
讀這首詩你有什么感悟?字里行間,哪個詞或哪句話給你的感受最深?
學生討論、發言:
感受到祖國苦難的歷史;祝愿祖國的明天會更好;愿意把一切獻給祖國……
3、找一組學生朗讀全詩,然后評析剛才朗讀的效果如何?
教師點評:
⑴ 朗讀時注意以下幾點:
① 語速要適中;根據詩的內容,注意音調或低沉或高昂。
② 修飾語、中心詞注意要重讀,語速放慢。比如“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
③ 朗讀時要注意節拍和停頓,讀每一小節最后一句“祖國啊”前要稍微停頓,醞釀感情,因為每一節詩表達的感情不一樣,每一節詩之間需要轉換感情,朗讀時要注意。
⑵ 朗讀要作到:把握好情感。
讀:以聲傳情,以情感人。
⑶ 準確把握詩中的意象。什么是意象?就是以象表意,以常見的平凡的具體事物來表達一種抽象的思想感情,這是朦朧詩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
可以適當讓學生了解中國當代朦朧詩的特點,便于更好地了解課文內容。它涌現于20世紀八十年代左右,其特點是:
① 內涵上意蘊深厚,不求顯露,思考人的本質,探索人的自我價值,體現人的主體意識。
② 藝術上意象迭加,撲朔迷離,一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以普遍的暗示來代替過去的直接體現,代表作家主要有舒婷、顧城、梁小斌等人。
4、同學們四人一組討論這首詩的一、三節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蘊涵和象征了什么?
學生交流:
第一節詩中的意象有: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
這一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筆觸,追溯祖國的貧窮、落后、破敗、凋敝,表達了對祖國深沉悲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