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伊達的理想
教學重點:通過對情節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學難點:了解小說提出的家庭教育這一主題。教學過程: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小說的結構:小說以奧伊達的成長為線索,記敘了他在追求理想中的幾樁趣事。第一部分:(1——9)寫奧伊達小時候堅持給自己取名。(故事的開端)第二部分:(10——23)寫上小學時,奧伊達不要特權,堅持要父母為自己買電影票。(故事的發展)第三部分:(24——60)寫奧伊達混上飛機去探險。(故事的高潮)第四部分:(61——末)在父母的啟發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道理,并獲得了真正的選擇的自由。(故事的結局) 二、人物形象分析:1、奧伊達:具有天真、頑皮、好奇、聰慧的兒童的天性,又具有獨立、自主、創新意識和執著追求的精神。2、奧伊達的父母:對孩子過分寵愛,對孩子給予很高期望,但不能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從自己的意愿角度培養孩子;知錯能改,并用巧妙的方式教育了孩子,是既重感情又理智的父母。 三、小說的主題:小說生動地記敘了奧伊達在追求理想中的幾件趣事,塑造了一個天真、頑皮、好奇、聰慧,又具有獨立自主和執著追求精神的兒童形象,藝術地展示了當代兒童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向父母及社會提出如何教育孩子這一社會主題。 四、總結寫作特點:1、人物個性鮮明,無論是奧伊達還是父母,性格的刻畫都很鮮明。2、選擇生活中的細小事情,體現人物的性格。3、略帶夸張的輕喜劇寫法,引人發笑,既符合人物年齡特點,又吸引讀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