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的召喚》教案2
廢墟的召喚ⅰ.課外古詩背誦
【原文】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賞析】 山野中的云煙,繚繞著隱現的小橋,我佇立在石磯上,詢問劃來的漁船。桃花隨著流水,不分晝夜地漂走,漂流的哪邊,是仙境桃花洞?本文的作者張旭,以草書著名,這首七言絕句,以《桃花源記》為素材,抒發自己的感慨。末句提問,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想,清遠含蓄、耐人尋味。
ⅱ.課前準備
一、生字識記
廓(kuò):1.廣闊。如:廓落。 2.擴展,擴大。如:廓張。 3.物體的外緣。如:耳廓。本文取此義。
藻(zǎo):1.藻類植物。如:水藻。本文取此義。 2.華麗的文辭。如:辭藻。
瀛(yíng):大海。如:瀛海。
胄(zhòu):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子孫。如:貴胄。2.古代打仗時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如:甲胄。本文取此義。
觀:1.(guān)①觀看。如:坐井觀天。②景象或樣子。如:奇觀。③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如:悲觀。2.(guàn)道教的廟宇。本文取此義。
囁嚅(niè rú):形容想說話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的樣子。
迤邐(yǐ lǐ):曲折連綿。
窸窣(xī sū):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
綺(qǐ):1.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如:綺羅。2.美麗,美妙。如:綺麗。本文取此義。
蘸(zhàn):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的東西里沾一下就拿出來。
二、詞語識記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
奇恥大辱:極大的恥辱。
醒悟:在認識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錯誤而正確。
慷慨激昂: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并充滿正氣。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因而說話有氣勢。
瞬息萬變:形容極短的時間內變化快而多。
憑吊:對著遺跡懷念舊事。
三、預習效果反饋
1.作者為什么會產生“好像歷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感覺?
2.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標題“廢墟的召喚”使用了何種修辭手法?你能從文中再找出一處嗎?
4.你認為“廢墟”召喚的是什么?
ⅲ.課堂跟講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1.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 地站著,顯得四周那樣 ,那樣 。
2.宗璞,現代 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 、 和
。她的童話 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二、整體把握板書設計
(一)板書設計
(二)段落層次
1.第1~3段: 。
2.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號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