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廢墟的召喚
本文作者將歷史的回顧與現實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過畫面蘊涵的意象,傳達出一種渴望改革、渴望振興的呼聲。一、基礎知識積累1.給下列字注音墟(xū) 璞(pú) 廓(kuò) 皺(zhòu) 莽(mǎng)瀛(yíng) 胄(zhòu) 鏤(lòu) 悵(chàng) 囁嚅(niè rú)迤邐(yǐ lǐ) 綺(qǐ) 黛(dài) 窸窣(xī sū)蘸(zhàn)2.形近字┏綴(zhuì)點綴 ┏鏤(lòu)鏤空 ┏綺(qǐ)綺麗┣輟(chuò)輟學 ┗樓(lǒu)樓房 ┗倚(yǐ)倚靠 ┗啜(chuò)啜泣┏嚅(rú)囁嚅 ┏渺(miǎo)渺小┣儒(rú)儒家 ┗緲(miǎo)縹緲┗孺(rú)婦孺3.多音字 ┏(qiāo)靜悄悄 ┏(bó)停泊 ┏(guān)觀看悄┫ 泊┫ 觀┫ ┗(qiǎo)悄然 ┗(pō)湖泊 ┗(guàn)道觀4.詞語解釋【輪 廓】構成圖形或物體的外緣或線條,也指事物的概括。【宛 如】好像。【甲 胄】盔甲。【奇恥大辱】極大的恥辱。【欣然】愉快高興的樣子。【悵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觀望。【悄 立】默無聲息地站立。【如泣如訴】像哭泣又像傾訴。【暮色四合】形容天氣變黑暗,多指夜幕降臨。【慷慨激昂】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然而充滿正氣。【囁嚅】形容想說話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的樣子。【匹夫有責】普通百姓都有責任。【迤 邐】曲折連綿。【綺 輝】美麗的光輝。【宛 在】宛然還在,好像還在。【憑 吊】對著遺跡懷念舊事。5.文學常識真空(1)宗璞,現代__(性別)作家。原名___,作品有小說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_____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童話___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框外____的西山,這時卻全呈黛青色,___,一派____的模樣,似與這黃昏全不相干。(3)__如酒,__如夢。那不濃不淡處使想起春日的___,這鋪天的___需要多少個藤蘿___啊。【參考答案】(1)女 馮鐘璞 《紅豆》 《桃源女兒嫁窩谷》 《三生石》 《弦上的夢》 《總鰭魚的故事》(2)嬌紅 鮮嫩潤澤 雨后初晴(3)濃處 淡處 紫藤蘿 霞錦 花瓣 二、課文學習1.作者回顧【明確】宗璞,現代女作家。原名馮鐘璞。原籍河南省唐河縣。 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歲時隨家庭南遷到昆明,上過南菁小學和西南聯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后轉人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曾任《文藝報》《世界文學》等刊物編輯。1981年調到外國文學研究所英美文學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寫有《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等小說。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會員。1982年加入國際筆會為會員。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經澳中理事會、英中文化協會邀請,于1981.1984年訪問澳大利亞與英國。現列入1986年國際名人錄和國際著名作家名人錄。主要作品有:《弦上的夢》(1978年12月《人民文學》),《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說散文選》(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結》(1986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等。其中《三生石》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