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名著復習資料
父親______,另外的那個白人是__西班牙______(國家)人,是魯濱遜前幾年看見的那艘在島上觸礁的船上的一個幸運者。(二)、簡答:
1、英國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魯濱孫漂流記》。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寫出這部小說的內容提要(100字左右)。
答:《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魯濱遜離家三次航海的經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寫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第三部分敘述他從荒島回來以后的事情,主要經歷是由陸路從葡萄牙回英國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2、《魯濱遜漂流記》中寫魯濱遜十二次到那條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東西都搬到住處后,感到暫時的棲身之處不宜久住,要找一個新的住所。他認為新住所要符合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是什么?
答:要有益于身體健康(或:地勢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曬;要能抵御野獸的襲擊(或:要安全);要能望見大海(意思對即可)
3、魯濱遜在流落孤島之前,都有過什么經歷?對他今后歷險有什么影響和意義?
答:流落島前的經歷使他積累了一些必要的航海知識,使其在性格上逐漸成熟,另外,他在巴西作種植園主的經歷和財產也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物質基礎。4、魯濱遜宗教信仰的動機是什么?答:魯濱遜在流落孤島后,在病痛和寂寞的狀態下發現了一本《圣經》,而且他開始反省自己,面對上帝發自肺腑的懺悔,而圣經中的“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求你,你也要榮耀我”使魯賓遜看到了希望,《圣經》成為他的精神食糧。5、《魯濱遜漂流記》的結局與一般小說相比不同之處是什么?答:它的結局是開放性的結局,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魯濱遜說他以后還有更驚人的遭遇,留待將來記述,給人一種充滿期待,意猶未盡之感,留下懸念,吸引讀者。6、《魯賓遜漂流記》的藝術手法極富特色,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現在,小說采用了第一人稱和回憶錄的形式,并用日記的穿插方式生動記下了書中人物內心的感受和對事物的思考;文體簡樸明晰、情節生動逼真;語句樸素淺顯、文字通俗易懂;敘議結合、虛實相生等方面。(三)閱讀:
<一>
(a)我于1632年生于約克城一個體面人家。……我有兩個哥哥。大哥是駐佛蘭德的英國步兵團中校……在但刻爾可附近陣亡的。至于二哥的下落,我至今一無所知,就像我父母后來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樣。
我是家里的小兒子,父母親沒讓我學謀生的手藝,因此從小只是喜歡胡思亂想,一心想出洋遠游。當時,我父親年事已高,但他還是讓我受了相當不錯的教育。他……一心一意想要我將來學法律。但我對一切都沒有興趣,只是想航海。我完全不顧父愿,甚至違抗父命,也全然不聽母親的懇求和朋友們的勸阻。我的這種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來不幸的命運。
(b)我認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因為,我既然被兇猛的風暴完全刮出了原定的航線,遠離人類貿易正常航線好幾百海里以外,流落到這個荒島上,那么,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是老天爺的意思,要我在這個孤零零的地方,在這種孤獨凄涼的情況下度過我的余生。一想到這些,我的眼淚就不由得奪眶而出。有時我會發出疑問,為什么蒼天要作踐他所造出得生靈,害得他這樣不幸,這樣孤獨無援,這樣沮喪無聊,以致使人找不出理由對這種生活產生感謝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