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詞五首教學設計(人教版)
(4)從“斜暉”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從全文,我們卻能讀出,以前她可能在這里等過,而以后,她也將繼續她的等候,直到愛人歸來。(5)白頻洲又可能是她和愛人分手的地方。5、教師總結:本文短短27個字,卻容納了很多內容:1) 語言美:美在精練。全詞僅僅27字,卻寫得情韻兼勝。2) 構思美:美在情感的婉轉起伏,頓挫有致。3) 意境美:船盡江空,希望落空,這時映入思婦眼簾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融情于景,含意雋永,引人沉思遐想。1、學生匯報學習心得,朗讀作品并背誦。2、將作品改寫成小小說并與同學交流。6、學習作品二:《武陵春》介紹李清照及其作品的創作背景,展示幻燈片資料。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學生了解寫作背景,交流自己搜到的資料
本詞是她后期的作品。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作者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當年她是五十三歲。那時,她已處于國破家亡之中,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離異鄉,無依無靠,所以詞情極其悲苦。7、教師播放《武陵春》動畫,并朗誦作品
學生朗誦作品,并正音
舴艋(zé měng)8、引導學生根據注釋讀懂作品,教師指正大意。暮春時節,鮮花經過春風的搖動已經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無心梳洗。春天里花開花落年年如此,而人與以前卻不一樣了,我對一切都喪失了興趣,即使有心訴說,也是言未出而淚先流。聽人說雙溪春色還不錯,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雙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載不動自己的哀愁。學生概述作品內容,與組員交流作品抒發的情感。9、展示課件,引導學生品味詞句。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罷”,而文中作者卻“日晚倦梳頭”,從中,你能體會到作者什么心態?
(2)“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詞說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發作者感情的?1、分小組討論問題,分組匯報。在教師引導下分享本詞所抒發的情感,并品讀語言的精妙。
2、觀看課件內容,加深理解。
參考答案:
(1)梳洗罷,是一種信心,一種希望,而“倦梳頭”是一種放棄,一種對生活毫無興趣的悲涼。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滿懷愁緒。
(2)“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動詞寫出了作者試圖排遣愁緒的做法,前兩個詞給人一種希望,好像可以為作者松一口氣,而“只恐”又讓人跌落到作者的萬丈愁緒中,三個詞寫出了作者的沉重、無奈。又緊緊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過景色、典型細節來抒情,即間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使文章的風格既含蓄又直樸、率真。10、引導學生將《望江南》與《武陵春》進行比較與品味。學生分組討論比較,各組派一名代表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