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詞五首教學設計(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級上第六單元《詞五首》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本課選錄了五首詞:溫庭筠《望江南》、范仲淹《漁家傲·秋思》、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李清照《武陵春》和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宋詞正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奇葩。正所謂詩言志、詞言情,我們正是透過這些古典詩詞的字里行間,去聆聽古人的心聲,去觸摸歷史與文化的脈博。中學階段,是學生各種情感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開始關注自然,反思生活,感悟人生,但歷史的久遠、作者經歷的復雜,使得詞中所描述的景與情與學生的理解產生了一定的距離,這就使得了解每首詞的背景材料,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對學生準確把握與理解作品至關重要, 并且只有準確理解才能準確記憶。在教學本課時,可以按其詞風的不同(豪放與婉約),分成兩個課時,即:一課時講婉約風格的《望江南》和《武陵春》,另一課時教豪放風格的《漁家傲》、《江城子》和《破陣子》。教材分析:本單元共五課,前四篇為文言文,內容也多為人物傳記,在閱讀理解上有一定難度。而本課選取的五首宋詞,簡短而精美,如果單從中考的角度進行學習,那么,只要學生合時代背景和詩人生活經歷、思想風貌理解詩詞中蘊含的情感,達到能熟記默對就可以了。但如果是作為一篇精讀課來處理,則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欣賞古詩詞的方法,理解本課中的作品。其實,每首詞都有一些需要揣摩的地方,可采用討論式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將作品與同一時代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比較賞讀。對于在理解中存在的問題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可結合作者背景查找一些資料,掌握這五首詞的精髓。最后,要求學生在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對這五首詞熟讀成誦默對,并能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其中的名句。學情分析:作為一名初三的學生,早已對古典詩詞的學習不陌生了,但他們的學習往往是停留在記憶與背誦默寫上的,認為只要能背熟默寫對就可以了。實際上,由于對作品的理解不夠深入,在記憶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作品數量的增多而導致記憶的混亂,出錯率也比較高。因此,本課的學習,教師應引導學生賞析作品、引導學生反復吟誦古詞,互相討論朗讀節奏與語氣、引導學生收集背景資料、品味詞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得學生在體驗與品味的基礎上,能夠將自己的感受與評價表達出來,并以討論爭鳴形式,讓學生進行思想與理解的碰撞,找到正確的理解途徑,開闊學生學習的視野。教師應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在互相討論與反思中,發揮其學習主體的地位。學法指導:1、誦讀品味法:通過讀使學生體會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思。2、研討探究法:質疑解難,合作研討,互動探究,教師相機誘導點撥,引導學生鑒賞詞作。3、描述法:激發學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語言再現詞的畫面,品味詞作的意境美。4、競賽法:通過同學間的競賽,打破古詩文教學單調沉悶的格局。教學目標1、知識能力目標: ⑴ 了解著名詞作家生平,詞的風格及代表作品。
⑵ 學習詞的基本知識。 ⑶ 掌握吟誦欣賞詞的技巧與方法。(4) 能準確背誦并默寫作品。 2、過程方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