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城市 風行綠墻》教學設計
(6)用對比論證把中國的圍墻和外國的“綠墻”作對比,更能體現出“綠墻”的優越性與為什么受歡迎。
(7)“圍墻雖具有安全、分界的功能,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已沒有多大作用。”“多大”用詞嚴密,說明有作用,但作用已不大。
(8)“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綠色圍墻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墻’”。本句中的“最”與“首推”用極其肯定的語氣點出巴西城市的代表性,體現說明文語言的精當嚴密。
(9)第五段采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舉了巴西的植物墻,真切,有力地說明了綠墻給生態和環境帶來的好處。
(10)“所謂‘綠色圍墻’,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磚、石或鋼筋水泥‘砌墻’”。作詮釋,簡潔準確地說明何為綠墻。
(11)“建筑物在‘圍墻’內若隱若現,既不損壞城市的環境整體美,也不妨礙市民的視野空間!薄叭綦[若現”體現了建筑物與圍墻搭配產生朦朧的美,用詞形象。
(12)第二段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提到的是“壯觀”一詞,加上引號有諷刺之意,針對前文提到的“圍墻之長,占地之多,浪費之大”。
(13)“小草便從里面長出來,綠滿墻面!边@里“綠”作動詞用,生動地突出了綠墻的盎然生機,語言十分有情趣。新課 標第 一 網
(14)第13段“砌墻壘門的材料是填滿泥土的塑料磚,磚的空洞向外,里面種植花草蔬菜。苗木出土后,伸出洞外,彎曲向上吸取陽光,怒放各色花朵,結出苞米棒、向日葵、辣椒等,長短不一地垂掛著絲瓜、葫蘆等,真是一墻青菜,滿門鮮花!边@一小段生動活潑,既是準確的說明,又是形象的描繪。段中“伸出”一詞具有很強的動態感,“彎曲向上”寫出了苗木生長方向和形態,“怒放”一詞寫出花的數量之多,也寫出花那生機盎然的情態。
四、拓展遷移
如果我們學校的圍墻換成綠墻,請你來設計,你會怎樣設計呢?小組合作四人一組討論,得出一個小組方案。
小組合作交流。
成果展示。
五、課堂總結,作業布置:完成《同步導學》本課練習題“學后鞏固強化”部分。
板書設計:
環球城市 風行綠墻
說明對象:環球城市的圍墻
說明方法:作比較、舉例子、列數字、作詮釋
說明語言:準確科學又不乏生動
教案審核 曹衛萍
《環球城市 風行綠墻》教學設計二
揚中樹人 華玉英
教學目標:
1、 能說說什么是“綠墻”及世界各地“綠墻”的特色,了解綠墻的創意和價值。
2、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寫批注。
3、學習本文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并體會其作用。
4、認識到美化凈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環保建議,并為自己的學校設計“綠墻”。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要求略讀的科學說明文,且學生已在前面兩篇課文中學會圈點勾畫進行批注的閱讀方法,所以這篇文章當以引導學生自學、自讀為主,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文章內容,確定本文重點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世界各地綠墻的特點。
2、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3、造成中外圍墻不同的歷史根源與文化根源。
4、進一步學會圈點勾畫作批注。
教學設想:
作為初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多較強,加上這是一篇略讀說明文,所以盡量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又由于只有一課時,且文章篇幅不短,所以在課前預習方面作出嚴格而明確的要求,課上以交流、討論為主,老師相機引導,增強課堂學習的有效性。